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安徽搬运业主要分布在淮河沿线及其支流的蚌埠、正阳、六安、阜阳;长江沿线及其支流的安庆、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镇,主要靠肩挑、人抬等笨重体力劳动。全省解放后,为加强对城镇搬运业的领导,合肥、阜阳、安庆、芜湖、蚌埠等8个城镇先后成立码头工会,从业人员达15324人。随着搬运业的逐步发展,码头工会逐渐改为搬运公司(站),主要从事港、站和市区内的搬运装卸业务。运输工具仍以人力车、畜力车及肩挑、人抬为主。1952年6月,成立安徽省搬运公司,1953年撤销。这一年全省集体所有制货运汽车仅22辆,人力车11409辆,畜力车1057辆,从业人员达31781人。60年代末,货车发展到92辆,其他机动车43辆,人力车39575辆,畜力车313辆,职工达50722人,年完成货运量1182万吨,货运周转量5586万吨公里,其中汽车完成25万吨,1090万吨公里,分别占总数的2%和19%。70年代后,各地集体运输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运动,试制机动三轮车,研究制造“合肥一三O型”三吨货车,集体运输企业由经营民间运输工具为主,逐步转化为经营机动车为主。到1978年末,全省集体运输企业汽车发展到1117辆,机动车2390辆。80年代后,搬运公司改为运输公司,汽车运输由小吨位载重货车到大型客货汽车,由短途营运到长途营运不断发展。截至1987年,全省集体所有制公路运输企业,共有汽车6055辆,职工60008人,运输业务覆盖全省各地,年完成货运量2647万吨,货运周转量90764万吨公里,其中汽车和其他机动车完成1850万吨,,88755万吨公里,分别占总数的69%和97%。
一、合肥市运输公司
1952年10月21日安徽省搬运公司合肥分公司成立。1953年12月15日改称合肥市搬运公司。1958年8月2日合肥市搬运公司改称合肥市搬运管理处,属合肥市交通局领导。1963年6月28日,合肥市搬运管理处改称合肥市搬运公司,与市交通局合署办公。1968年8月18日合肥市搬运公司革命委员会成立,1973年11月取消革委会,恢复合肥市搬运公司原称。1981年元月,合肥市搬运公司更名为合肥市运输公司。1986年9月16日,公司所属合肥市起重运输分公司将1台高6米、宽4.9米、长8.9米、重119吨的15万千伏安变压器,从合肥变压器厂安全运至合肥电厂125工地,运送这样的大件在合肥公路运输史上还是首次。
1987年公司下辖汽车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八队、起重运输分公司、客运分公司、合肥旅行社、胜利汽车修配厂、玻璃钢制品厂、砂纸厂、大发商业服务公司、绿城旅社、交通运输服务处、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等单位,总占地面积为209.6亩,总建筑面积69368.1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498万元,拥有职工4898人,货车432辆,客车17辆,全年完成货运量170.5万吨,货物周转量9037万吨公里,客运31.7万人次,初步形成了“货物运输、旅游客运、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四大门类,以运为主,兼营他业的新型企业。
二、芜湖市第一运输公司
芜湖市搬运公司于1950年9月13日开始组建。1951年1月5日正式成立,统一管理全市搬运业务。1952年10月23日更名为安徽省搬运公司芜湖市分公司。1953年12月31日安徽省搬运公司撤销,恢复芜湖市搬运公司原称。1968年8月24日成立搬运公司革委会。
1978年5月再次恢复芜湖市搬运公司名称,隶属市交通局领导。1981年11月7日改称芜湖市第一运输公司。至1987年,公司下辖汽车队、知青汽车队、起重运输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运输大队、芜湖市汽车修理改装厂等八个单位,拥有职工1771人,载货汽车253辆,年货运量达63.8万吨,货物周转量3986万吨公里。
三、芜湖市第二运输公司
1978年2月27日芜湖市第二搬运公司成立,次年7月18日正式开业。1981年11月7日改称芜湖市第二运输公司,公司下辖三个搬运队、一个起重运输队和一个三轮车站,经营全市客货运输,另有一个交通车辆厂。1987年末,公司职工总人数为1028人,其中司机175人,保修工162人,拥有载货汽车149辆,年货物运输量达12.9万吨和2368万吨公里。
四、芜湖市装卸运输公司
芜湖市装卸运输公司衍生于市第一运输公司,是从事汽车货运、车船装卸和理货作业等多种经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82年6月3日经芜湖市政府批准,以第一运输公司装卸大队为基础,组建芜湖市装卸运输公司,隶属市交通局领导。1983年1月22日正式成立,2月1日开始营业。至1987年末,公司职工总数为471人,其中司机74人,保修工63人,拥有载货汽车59辆,年运输量实绩达7.1万吨和671万吨公里。
五、马鞍山市汽车运输公司
马鞍山市汽车运输公司原为马鞍山市搬运公司,成立于1955年3月10日,1956年3月1日改称马鞍山矿区搬运站,1957年8月1日恢复搬运公司名称。1958年4月10日改名为马鞍山市搬运管理处,同年12月23日组建马鞍山市运输公司,与市交通局合署办公,1962年10月24日第二次恢复搬运公司名称。1969年2月成立马鞍山市交通支队,撤销搬运公司,公司下属单位直属支队领导。1971年2月成立马鞍山市搬运营。1975年6月17日第三次恢复搬运公司名称。1984年3月27日改名为马鞍山市汽车运输公司,至1987年末,公司拥有职工1022人,客货汽车147辆,其中客车15辆,年货物运输量实绩为58.4万吨和2472万吨公里。
六、马鞍山市装卸运输公司
马鞍山市装卸运输公司的前身是马鞍山市革命建设兵团装卸营,该营成立于1970年10月15日,同年12月15日归口市交通局,改名为马鞍山市装卸营。1975年6月17日更名为马鞍山市装卸大队。1982年2月16日改称马鞍山市第二搬运公司。1984年3月31日改名为马鞍山市装卸运输公司,公司下辖2个汽车队、一个民间运输公司、4个火车装卸队、3个工厂。至1987年末,共有职工432人,载货汽车46辆,年货物运输实绩14.5万吨和848万吨公里。
七、安庆市运输公司
1950年11月10日成立安庆搬运总站,行政隶属市人民政府,业务由搬运工会主管,1951年8月25日更名为安庆市搬运公司,下设3个办事处,4个直属营业所、10个服务站。
1952年省搬运公司成立,安庆市搬运公司改名为分公司,行政隶属关系不变,业务由省搬运公司指导。1954年省搬运公司撤销,恢复安庆市搬运公司名称。1959年搬运公司改名为搬运管理处。1963年3月28日搬运管理处撤销,恢复搬运公司原称。1968年搬运公司成立革委会,1978年8月撤销革委会,恢复搬运公司名称。1981年更名为安庆市运输公司,公司下辖一、二、三车队、客运分公司、起重大队、平板车运输大队、汽车装卸大队、杨桥搬运站、广圩搬运站等十一个单位。至1987年末,公司职工总人数达1408人,其中司机205人,保修工368人,拥有载货汽车169辆,年货运量实绩达39万吨和2232万吨公里,另有载客汽车30辆。
八、蚌埠市运输公司
蚌埠市运输公司原为蚌埠市搬运公司,下辖一、二、三及起重装卸4个分公司、汽车出租公司、交通汽车修理厂、医院、学校、商店、旅社,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的经济结合体。1987年末,公司职工总人数达3741人,其中司机433人,保修工188人,拥有载货汽车307辆,载客汽车34辆,年完成货物运输实绩达135万吨和4917万吨公里。
九、淮南市运输公司
淮南市运输公司原淮南市搬运公司,80年代初改为此名。1987年末职工总人数4711人,其中司机518人,保修工231人,拥有货车393辆,客车41辆,年货物运输实绩达83万吨,6761万吨公里。
十、淮北市第一运输公司
淮北市第一运输公司原是淮北市搬运公司,80年代初改为此名。1987年末,公司职工总人数424人,其中司机68人,保修工54人,拥有载货汽车69辆,年货物运输实绩17.3万吨和905万吨公里。
十一、淮北市第二运输公司
淮北市第二运输公司原亦为淮北市搬运公司,1987年末,共有职工103人,其中司机23人,保修工20人,拥有货车21辆,年货物运输实绩3.4万吨和315万吨公里。
十二、铜陵市运输公司
铜陵市运输公司原为铜陵市搬运公司,80年代初改为此名。1987年末,职工总人数1063人,其中司机71人,保修工130人,拥有载货汽车53辆,年货物运输实绩达32.4万吨和672万吨公里。
全省地市公路汽车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实有数表

全省地市公路汽车运输企业运输量及劳动生产率实绩表

全省地市公路汽车运输企业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实绩表

安徽八个省辖市集体汽车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统计表

安徽八个省辖市集体汽车运输企业载货汽车厂牌统计表

安徽五个集体汽车运输企业与地市公路汽车运输企业客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照表

说明:全民车系指与集体运输企业同城的公路汽车全民运输企业。
安徽八个省辖市集体汽车运输企业与地市公路汽车运输企业货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照表

说明:表中“全民”系指同城的公路全民汽车运输企业。
上一篇:第三节 国营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