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国营运输企业,包括省属国营汽车运输公司,地、市交通局直属国营运输企业,是公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国营运输企业自1949年成立后,不断发展壮大,至1987年已发展到拥有16个地、市汽车运输公司的相当规模的国营运输组织。
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是全省唯一的国营汽车运输大型骨干企业,直属省交通厅领导。1952年6月由皖北、皖南两区汽车运输公司合并组建而成。30多年来,公司历经三建三撤,大的机构变动有三次,至1984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所属地、市企业就地成建制下放给地、市。
一、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
民国38年1月,合肥解放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合肥汽车站及汽车保养场。1952年7月,合肥运输营业所成立,隶属皖北汽车运输公司。合肥汽车站为独立服务性车站,与合肥营业所同级。1953年10月,合肥汽车站、合肥运输营业所隶属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淮南运输分公司。1954年,隶属淮南公路运输管理局。1959年4月,驻合肥公路运输单位划归省交通厅直属运输管理局。1964年3月,合肥汽车站、合肥客车队和汽车保养场合并,成立合肥汽车中心站。
1964年10月,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恢复后,在合肥北门外三角线组建合肥车场,后改为合巢分公司,辖驻合肥车队31队、32队、33队、34队(按全省运输车队统一编号)。
1969年1月,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合巢分公司驻合肥所属车队划归合肥市交通支队领导。同年在合肥成立安徽省交通纵队直属汽车一队、汽车二队。
1970年11月,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革命委员会成立,下辖合肥汽车中心站,货运汽车四、五、六、七运输连,全公司职工总数为846人,车辆总数为339辆。1976年,取消革委会改称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省交通纵队直属汽车一队、二队调入市汽车运输公司。
1984年6月,合肥市汽车运输公司成建制下放给合肥市,隶属合肥市交通局领导。
截至1987年底,合肥汽车运输公司下辖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十队、肥西八队、肥东九队、长丰十一队等11个客货车队,合肥、肥东、肥西、长丰4个市、县级汽车站,汽车修理(保养)厂两个,后勤服务单位6个,是全民所有制的中型专业运输企业,拥有职工3896人,客货车总数为981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208.4万人,客运周转量98979.6万人公里,货运量77.4万吨,货运周转量7967.6万吨公里。
二、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1950年5月,六安成立水陆运输办事处,统一安排公路运输的内河航运业务。次年5月,改为六安联运办事处,分别成立陆路运输和水上运输两个营业所,其中陆路运输营业所负责汽车运输、马车运输和人力搬运。1952年7月,六安联运办事处改为六安联运公司。1953年3月,六安联运公司撤销,原联运机构中的陆运部分充实扩大,正式成立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六安分公司。同年9月撤销六安汽车分公司,将六安的公路运输业务,包括下属的车站、车队及保养场等,均划归淮南汽车运输分公司。1956年六安汽车中心站成立,统一管理全区客货运输业务。1958年12月,撤销六安中心站,成立六安专员公署交通运输管理局,统辖交通口的水陆运输和人、才、物三权。1962年10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政企分开,三权收回,公路运输又恢复独立机制,成立六安汽车总站,隶属关系重新归属淮南汽车运输管理局,并取消六安一、二车队名称,由全省统一编号改为第七、第八车队,总站下辖各汽车站。1964年10月,六安汽车总站再次改称六安汽车运输分公司,归省汽车运输公司领导,增设二十七、二十八两个车队。
1970年1月,在省交通体制变动的直接影响下,六安地区将各交通单位(包括公路、汽运、航运)合并成立六安地区交通支队,人、才、物三权再度下放,原六安汽车运输分公司所有业务,统由交通支队生产组办理。1971年10月六安交通支队撤销,恢复各交通单位原建制,行政上重归六安地区交通局领导。1984年6月,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成建制下放六安行署,归行署交通局领导。
截至1987年底,公司下辖六安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十队、寿县五队、舒城六队、霍山七队、霍邱八队、金寨九队等10个车队及六安、寿县、舒城、霍山、霍邱、金寨等6个市、县级车站,拥有职工3262人,客货车588辆,年完成客运量1794.2万人,71006万人公里,货运量48.7万吨,5002万吨公里。
三、芜湖汽车运输公司
民国38年6月15日,皖南区公路局成立,下设芜湖、屯溪、青阳三个工务总段及芜湖、屯溪两个车辆管理所。11月12日,皖南区公路局改称皖南区交通管理局,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领导。1950年1月1日改称皖南区汽车运输公司,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交通处。同年3月,皖南区汽车运输公司撤销,成立皖南芜湖汽车运输公司。5月23日成立皖南区交通运输公司,下设三个分公司,原皖南芜湖汽车运输公司改称芜湖汽车运输分公司。
1952年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交通处合署办公后,7月1日撤销皖南区交通运输公司,成立国营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芜湖分公司,屯溪设支公司,芜湖、青阳、宣城、歙县设营业所。
1953年9月10日,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芜湖分公司改称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江南汽车运输分公司。1956年5月,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江南分公司改称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江南分局。1958年2月,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江南分局升格为安徽省江南公路运输管理局。1959年6月8日安徽省江南公路运输管理局撤销,成立芜湖专区交通局,与芜湖市交通局合署办公,受省交通厅和芜湖专员公署双重领导。1961年3月改称芜湖专区汽车运输公司,1962年9月30日改称安徽省江南汽车运输管理局,直属省交通厅,在芜湖、屯溪设立两个汽车总站。
1964年10月1日安徽省江南汽车运输管理局撤销,改称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芜湖分公司,将芜湖汽车修理厂(今芜湖江南汽车修理厂)交由省汽车运输公司直接领导。
1968年8月14日芜湖分公司革命委员会成立,1970年10月1日恢复芜湖专区汽车运输公司。
1982年1月4日改称芜湖汽车运输公司,直属省汽车运输公司。1984年6月下放给芜湖市,归市交通局领导。
截至1987年,公司下辖芜湖一队、七队、青阳三队、繁昌五队、南陵六队等5个车队及芜湖、青阳、繁昌、南陵4个市、县级车站,拥有职工1527人,客货车332辆,年完成客运量1174.3万人,43416万人公里,货运量19.5万吨,2243万吨公里。
四、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1951年10月安庆汽车站成立,隶属皖北汽车运输公司。1956年3月,安庆汽车站改称安庆汽车中心站,隶属淮南公路运输分局。
1958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设立各地、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把原来全省统一经营的公路运输企业,全部改为按地区经营,安庆专、市交通科于1958年底合并成立安庆专区交通运输管理局,管辖安庆市、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枞阳、铜陵、青阳、贵池、东至等县的水陆运输工作,接收组建安庆一、二队,贵池三队和安庆汽车修理厂。
1962年10月,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公路运输企业管理权全部上收,按自然片区成立淮南、淮北、江南三个汽车运输管理局,安庆成立汽车总站,隶属淮南局领导,当时汽车总站管辖安庆市、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枞阳、东至等市、县汽车站和安庆十队、十一队、岳西十二队、太湖二十五队4个汽车队及安庆汽车修理厂。
1964年10月,省汽车运输公司分别按地、市成立汽车运输分公司,安庆专区撤销汽车总站,第一次建立专区汽车运输分公司,下辖安庆、铜官山两个市,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枞阳、东至、贵池、青阳、石埭、铜陵13个县的汽车站和安庆四、五队、岳西六队、太湖二十五队、东至七队、贵池二十三队、青阳九队、铜官山二十九队以及安庆汽车修理厂。
1969年初,受省交通体制变动的影响,安庆专区成立交通支队革命委员会,1970年底撤销安庆专区交通支队,恢复安庆专区汽车运输公司,属省汽车运输公司和安庆专区交通局双重领导。
1984年6月,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成建制下放给安庆行署,归行署交通局领导。公司下辖安庆市、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枞阳、东至、贵池等11个市、县级车站,57个分站,153个代办站和安庆一队、二队、十四队、十五队、贵池八队、九队、东至七队、怀宁十二队、望江十队、宿松五队、太湖四队、潜山十三队、岳西三队、桐城十一队、枞阳六队等15个车队以及安庆汽车修理厂。
截至1987年底,公司拥有职工4226人,客货车742辆,年完成客运量2503.1万,人101858万人公里,货运量80.1万吨,7037万吨公里。
五、徽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民国38年(1949年)5月,屯溪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部接收屯溪所有交通机构。6月成立皖南区公路局,7月迁移芜湖,改称皖南行政公署交通处,屯溪设办事处。1950年1月,屯溪办事处改为屯溪汽车运输分公司,隶属皖南区汽车运输公司。1951年屯溪设立联运办事处,隶属芜湖联运分公司。1952年4月屯溪汽车运输分公司改为支公司,归省汽车运输公司芜湖分公司管辖。1953年屯溪联运办事处与屯溪汽车运输支公司合并,设立江南汽车运输分公司屯溪办事处。1956年屯溪办事处改称中心站。1961年4月,原芜湖专区分设芜湖、徽州两专区,屯溪中心站撤销,改设徽州专员公署交通局,9月又改称徽州专区交通运输管理局。1962年10月徽州专区交通运输管理局改为江南汽车运输管理局徽州总站。1964年徽州总站改为徽州汽车运输分公司,隶属省汽车运输公司。1968年8月,徽州专区交通支队革命委员会成立。1970年8月,徽州专区交通支队撤销,改称为徽州专区汽车运输公司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取消革命委员会,改称徽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1984年6月,省汽车运输公司撤销,徽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成建制下放给徽州行署,归行署交通局领导。
截至1987年底,公司下辖屯溪一队、二队、休宁三队、歙县四队、祁门五队、旌德六队、绩溪七队、石台八队、黄山九队、黟县十队等10个车队及屯溪、休宁、歙县、祁门、旌德、绩溪、石台、黄山、黟县9个市、县级车站,拥有职工2178人,客货车467辆,年完成客运量1923万人,60420万人公里,货运量24.5万吨,4004万吨公里。
六、阜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民国38年(1949年)元月,蚌埠转运公司在阜阳设立汽车站,经营阜阳至蚌埠的汽车运输业务。10月蚌埠转运公司阜阳汽车站与阜阳公路管理部门合并,成立皖北行署公路局淮北运输分公司。1950年4月,皖北水陆运输总公司成立,阜阳分别设汽车、轮船、联运三个办事处,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皖北汽车运输公司阜阳办事处,下辖阜阳、蚌埠、蒙城三个汽车站和汽车小队、马车队。1951年9月25日,阜阳汽车办事处改组为皖北汽车运输公司阜阳分公司。1952年8月,皖南、皖北两区汽车运输公司合并成立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阜阳汽车分公司隶属省公司。1953年阜阳汽车运输分公司与宿县办事处合并,成立淮北汽车运输分公司。1956年2月,淮北汽车运输分公司与滁县运输分公司合并,成立淮北运输分局,4月淮北运输分局机关由阜阳迁至蚌埠施家洼,阜阳改设中心站。
1959年元月,阜阳成立专员公署交通运输管理局。1962年10月1日,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权重新上收,成立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阜阳设汽车总站,原阜阳交通局第一、二、三汽车队分别编为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第一、二、三汽车队,由阜阳汽车总站代管。1964年10月1日,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阜阳汽车运输分公司成立,下辖10个汽车站和4个汽车队,1968年8月成立阜阳汽车运输分公司革命委员会。1969年元月27日,成立阜阳专区交通支队,1970年2月阜阳交通支队撤销,交通部门与邮电部门合并,成立阜阳专区交通邮政支队。1972年2月,阜阳专区交通邮政支队撤销,成立阜阳地区交通运输管理局,10月恢复阜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受省汽车运输公司和阜阳地区交通局双重领导。1984年6月阜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成建制下放阜阳行署,归行署交通局领导。
截至1987年底,公司下辖阜阳一队、二队、十二队、十四队、蒙城三队、亳县四队、临泉五队、涡阳六队、利辛七队、阜南八队、颍上九队、阜阳县十队、太和十一队、界首十二队等14个汽车队,阜阳市、蒙城、亳县、临泉、涡阳、利辛、阜南、颍上、阜阳县、太和、界首等11个市、县级汽车站,以及营业处、修理厂、劳动服务公司等20多个单位,拥有职工4300名,客货车802辆,年完成客运量2435万人,139241万人公里,货运量51.7万吨,7705万吨公里。
七、蚌埠市汽车运输公司
民国38年2月,蚌埠转运公司成立,是安徽第一个国营运输企业,隶属华东运输公司徐州分公司。1950年7月蚌埠汽车站成立。1956年2月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淮北分局成立,同年4月分局机关由阜阳迁至蚌埠施家洼。1958年4月改称淮北公路运输管理局。1959年,汽车运输企业下放地方经营,淮北公路运输管理局撤销,蚌埠成立专员公署交通运输管理局。1962年10月1日,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权重新上收,成立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1964年10月1日,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撤销,蚌埠设立汽车运输中心站。1978年1月,蚌埠市汽车运输公司革委会成立,7月取消革委会,改称蚌埠市汽车运输公司。1984年6月公司成建制下放蚌埠市,归市交通局领导。
截至1987年底,公司下辖蚌埠、怀远、固镇、五河4个市、县级汽车站及蚌埠一队、三队、七队、怀远二队、固镇四队、五河五队等6个车队。公司拥有职工1363人,客货车303辆,年完成客运量1041万人,客运周转量50449万人公里,货运量16.6万吨,货运周转量3294万吨公里。
八、淮南市汽车运输公司
1954年建立淮南汽车站。1958年省交通厅调拨淮南市交通局20辆货车,委托市搬运公司代管,1962年6月收回,组建市交通局汽车队。10月,全省公路交通体制调整,成立江南、淮南、淮北三个片区汽车运输管理局,市交通局汽车队划归淮南汽车运输管理局,编为第九车队。1964年10月三局撤销,恢复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原淮南局第九车队编为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分公司第三车队。1969年省汽车运输公司撤销,汽车三队隶属淮南市革命委员会工业交通管理站。1973年6月,以汽车三队、田家庵、蔡家岗汽车站为基础成立淮南市汽车运输分公司。1984年6月淮南市汽车运输公司成建制下放给淮南市,归市交通局领导。公司下辖淮南、凤台两个市、县级汽车站及潘集一队、蔡家岗二队、田家庵三队、凤台四队等4个车队和田家庵货运站。
截至1987年底,公司拥有职工1327人,客货车270辆,年完成客运量735.6万人,客运周转量37809万人公里,货运量28.9万吨,货运周转量3020万吨公里。
九、铜陵市汽车运输公司
1957年底,铜陵市建立汽车站。1959年9月,铜陵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建立汽车队,1962年10月汽车队移交江南汽车运输管理局,编为第十汽车队,仍驻铜陵。1964年4月第十汽车队划归省汽车运输公司安庆分公司,改称第九汽车队铜陵第二分队(队部驻青阳)。1965年5月,铜陵市第二分队改为第二十九汽车队,隶属安庆分公司。1969年10月,二十九队划归池州地区交通支队,编为第四汽车队。1970年10月3日经中共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批准,筹建安徽省铜陵特区汽车运输公司。1971年3月,省公司决定将铜陵市汽车站划归铜陵特区汽车运输公司领导,同时调拨8台客车,为公司第一汽车队,实行站队合一。9月24日,铜陵特区汽车运输公司正式成立,隶属省汽车运输公司和铜陵特区交通支队双重领导。1982年3月,撤销铜陵市汽车运输公司,成立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铜陵营业处。1984年10月恢复铜陵市汽车运输公司,隶属铜陵市交通局领导。公司下辖铜陵市、铜陵县两个市、县级汽车站及铜陵市一队、二队、铜陵县三队。
截至1987年底,公司拥有职工515人,客货车120辆,年完成客运量371万人,客运周转量14011万人公里,货运量9.8万吨,货运周转量1593万吨公里。
十、马鞍山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
1962年10月,马鞍山市交通局汽车队成立,马鞍山汽车站始建。1963年4月,汽车队和交通局汽车修配厂合并,成立马鞍山市汽车队。1969年2月,厂、队分家,汽车队与市公共汽车公司合署办公,成立交通支队汽车连,9月分开,成立汽车一连。1970年2月恢复市汽车队名称。1975年撤销市汽车队,设置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第八汽车队。1979年11月第八汽车队及马鞍山汽车站划归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领导。1984年11月汽车八队、马鞍山市汽车站和当涂汽车站转交地方,成立马鞍山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下辖马鞍山一队、当涂二队。
1987年12月马鞍山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更名为马鞍山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拥有职工357人,客货车92辆,年完成客运量323万人,客运周转量14338万人公里,货运量4.1万吨,货运周转量549万吨公里。
十一、巢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1963年初,巢县设汽车中心站,下辖4个县级站,统属芜湖汽车运输公司管理。1965年,合巢汽车运输公司在合肥成立,巢湖编为第十五汽车队,全区站、队归合巢公司管辖。1968年,巢湖专区成立政、企、事三位一体的巢湖专区交通支队,属专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领导。1970年11月,巢湖在省直十五队、三十三队(庐江)和巢县中心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巢湖专区汽车运输公司,下辖巢县、含山、无为、庐江、肥东6个县级汽车站,5个车队及1个汽车大修厂。1984年6月,巢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成建制下放给巢湖行署,归行署交通局领导,下辖巢湖市、巢县、无为、含山、庐江、和县等6个市、县级汽车站,巢湖一队、六队、含山二队、庐江三队、无为四队、和县五队等6个车队及1个汽车大修厂。
截至1987年底,公司拥有职工2045人,客货车373辆,年完成客运量2349万人,客运周转量79757万人公里,货运量36万吨,货运周转量2698万吨公里。
十二、宿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1951年7月,国营皖北汽车运输公司宿县汽车运输办事处成立,处址在宿县城关小东门内。1953年9月改名为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淮北分公司宿县汽车中心站,1964年10月在此基础上成立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宿县专区分公司,1979年8月更名为安徽省宿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1984年6月,公司成建制下放给宿县行署,归行署交通局领导。下辖宿州、灵璧、泗县、萧县、砀山等5个市、县级汽车站及宿州一队、二队、灵璧三队、泗县四队、萧县五队、砀山六队等6个汽车队。
截至1987年底,公司拥有职工1450人,客货车386辆,年完成客运量1561.3万人,客运周转量69077万人公里,货运量17.3万吨,货运周转量2169万吨公里。
十三、淮北市汽车运输公司
1971年2月,濉溪市运输公司成立,同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濉溪市改为淮北市,随之该公司改名为淮北市汽车运输公司,隶属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领导。1984年6月,公司成建制下放给淮北市,归市交通局领导。下辖淮北市、濉溪县两个市、县级汽车站,淮北一队、三队、濉溪二队3个汽车队及淮北市零担货运站。
截至1987年底,公司拥有职工827人,客货车187辆,年完成客运量283.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633万人公里,货运量24万吨,货运周转量2083万吨公里。
十四、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原是1951年成立的国营华东联运公司皖北区滁县办事处。1953年8月,更名为国营安徽省滁县运输公司。1958年,改设滁县汽车中心站。1962年10月,改称滁县汽车总站,为淮北汽车运输管理局的派出机构。1964年10月,成立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滁县分公司。1969年,成立安徽省滁县专区交通支队革命委员会。1971年,更名为安徽省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1984年6月下放给滁县行署,归行署交通局领导。1987年,公司共有客车299辆,13209座,货车205辆,1355吨,年完成客运量1969.3万人,客运周转量73813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68.4万吨,货运周转量5875万吨公里。
十五、安徽省汽车客运服务公司
1985年10月,安徽省汽车客运服务公司成立,隶属省汽车运输管理局。内设营业、财务、办公三个部室和一个客运车队,有正式职工70人,聘用临时工(主要是退休驾驶员)30余人。同年,该公司由省工商银行贷款150万元,并由省交通厅批准借款300万元,购买日本产日野空调大客车10辆,共450个客座,开始经营客运。营运线路有合肥至杭州、南京、武汉、无锡、芜湖、黄山、亳县等11个市、县。日发11个班次,日完成客运量平均500人次。
1986年,该公司增设机料科、营运科,原营业部改称长途汽车站。年完成客运量2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142万人公里。客车实载率76.8%,年实现客运营收214万元,经营性亏损4.9万元。
1987年该公司共有职工114人,其中固定工100人。有营运客车36辆,其中日野空调大客车10辆,南斯拉夫“桑诺斯”空调客车8辆,匈牙利产“依卡露斯”46座客车5辆,国产“东风”牌客车12辆,“解放”牌客车1辆。有营运线路35条,其中省内线路31条,省际线路4条。日发客车45个班次,年完成客运量4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503万人公里,客车实载率84%,实现营收262.5万元,利润6.9万元。
上一篇:第二节 商营
下一篇:第四节 集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