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木质机动船和货驳
“黄鹄号”轮清同治四年(1865年)安庆内军械所所造,为中国第一艘木质蒸汽机明轮。进入20世纪,省内在淮河水系沿岸有造船业主制造少量木质小火轮,正式成批制造木质机动轮船和货驳是在解放后,主要产品有:
〔客轮〕
长淮号客轮,定员125座,主机马力22千瓦,蚌埠船厂于1951年制造两艘,是建国后安徽省国营船厂第一次制造的有固定座位的木质机动客轮,1958年又为金寨县梅山水库建造一艘梅山号客轮,定员300座,主机马力44千瓦。
〔拖轮〕
蚌埠船厂自1952年起开始制造“华东号”浅水拖轮,7艘,是由华东内河轮船公司设计,安徽省制造的第一批木质拖轮,以后至1959年共造各种木质拖轮20艘、1012千瓦,芜湖造船厂自1956年至1970年共造木质拖轮21艘、1855千瓦。江风船厂自1957年至1961年共造木质拖轮15艘、801千瓦。
〔渔轮〕
芜湖造船厂自1957年至1960年共造29千瓦及44千瓦木质渔轮63艘,2428千瓦。
〔工程船〕
有航标艇及趸船等。蚌埠船厂自1955年至1970年共造各种木质工程船86艘、1369千瓦、770排水吨。
〔货驳〕
省内各厂建造较多,单船载货吨自20吨至200吨不等。芜湖造船厂自1956年至1970年共造木质驳145艘,13980载货吨。蚌埠船厂自1955年至1960年共造木驳110艘、11270载货吨,江风船厂自1952年至1964年共造木驳68艘、6180载货吨。各地水运公司船厂为补充本企业的运力也造了不少木驳船,1959年大搞上山造船时,省交通系统各船厂及地、市船厂及地、市水运公司在祁门、贵池等山区就地伐木造船,全省共造木驳船37578载重吨,相当于建国后10年中省属各船厂及水运公司船厂造船总和的4.5倍。但这些船只在建造中因就地取材、木质未干,又要等水下山,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真正能使用的不到十分之一。
二、水泥船
安徽省于1969年开始制造水泥船,蚌埠船厂按照江西省九江水泥船研究所的图纸制成24米钢筋混凝土趸船,省建材局芜湖水泥制品厂制造小吨位农用水泥船,各专、市水运公司开始用水泥修理旧船。
1970年10月,交通部和国家建委联合召开“全国水泥船经验交流和‘五四’规划会议”,针对当时造船钢材缺乏,交通运输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决定发展水泥船生产,会后凤台、蚌埠、江风三船厂即生产水泥船,各地、市水运公司亦布置了用水泥造船和修船的任务,自1970年至1987年全省制造的水泥船有以下几种类型:
〔钢筋混凝土趸船〕
船的骨架、壳板和甲板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不需定期上坡修理油漆,维修费用省,经久耐用,使用年限达50年以上,凤台船厂建造长24米的10艘1480排水吨。蚌埠船厂建造24米的5艘740排水吨,江风船厂建造长24米的1艘148排水吨。
〔水泥货驳〕
系用钢丝网水泥骨架或钢骨架,钢丝网水泥外板、甲板、舱壁板等建造的货驳,船型有甲板驳、半甲板驳及舱口驳,船的重量较钢质船重,同样载驳吨位要重50%,成本及售价低,为钢质船的56%左右,自1970年至1975年凤台船厂共造半甲板水泥驳14艘,1400载重吨。江风船厂共造舱口水泥驳47艘,3290载重吨,半甲板水泥驳30艘,1800载货吨,蚌埠船厂共造舱口水泥驳14艘、1400载货吨,半甲板水泥驳13艘,1300载货吨。
〔钢丝网水泥拖船〕
船体结构同钢丝网水泥货驳,船型同钢质拖轮,只是船体自重增加后要按计算排水量适当增大长、宽、深的尺度,自1970年至1975年凤台船厂共造水泥拖轮4艘、380马力。蚌埠船厂共造水泥拖轮6艘、1155匹马力。
1982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政策的深入,农村社队的机动船舶兴起,有水运航道的县社多建起了水运队,且有联户或个体购买船舶作运输专业户。这些水运队和专业户购买的船舶绝大部分为水泥船。因此各地、市水运公司船厂又造起水泥船,从1983年到1985年,每年的产量分别是11963吨、31856吨和46756吨,逐年增加,所造的水泥船大多是60吨左右可以装置挂浆机自航的船舶。
三、钢质船
安徽省制造钢质船始于民国24年(1935年)淮南华商大通煤矿机厂。在田家庵淮河岸边建造了一艘钢质拖轮——大通三号,是安徽省制造的第一艘钢质机动船,后到1952年芜湖造船厂开始造55立方米抓斗式钢质挖泥船,1954年蚌埠船厂开始造120马力钢质拖轮,1956年江东船厂开始造钢质囤船。1965年江风船厂开始造280座钢质客轮,接着以上各厂即以造质船为主。1970年起省交通厅新建的凤台船厂、巢湖船厂、省国防工办新建的向阳机械厂均生产钢质船,1979年第六机械工业部给安徽省一部分造船指标,提供钢材,省内自造自用,省交通厅除在原造钢质船的江风、巢湖、凤台、蚌埠四个船厂安排生产外,又在阜阳、淮河、贵池、东至四个集体企业船厂安排生产钢质货驳,1981年后造船工业回升,有不少市、县水运企业船厂及联户船厂亦制造钢质船,1987年年底全省共有29个船厂可制造钢质船。
四、拖轮
(推轮)
是拖带或顶推驳船、木排等的动力船舶,船体一般较小,但主机功率较大,对稳性及操纵性能要求较高,安徽省的代表产品有:
〔2208千瓦拖轮〕
主尺度60.22米×11.6米×5.7米,主机为DM 13R型柴油机两台,排水量1470吨,是芜湖造船厂1983年为孟加拉国制造的产品;与此同类型的尚有1914千瓦海洋救助拖轮,具有远洋拖带、救助、打捞、消防等多种用途;再有1914千瓦三用工作船,能拖带钻井船和工程船舶,为钻井船起、抛锚、移位、运送钻具、燃油、淡水及生活物资等多用途海上供应船。
〔589千瓦推轮〕
主尺度34米×9米×3.8米,主机为6300型柴油机两台,是江东船厂1984年制造的新型推轮,为长江中下游顶推中型驳船队和动力船。这种顶推船队具有航速快、运输效率高,装卸方便、材料省、造价低等一系列优点,是内河运输发展的方向,与此同类型的尚有589千瓦拖轮,主机换装两台442千瓦柴油机,即884千瓦拖轮,向阳机械厂曾生产此产品。
〔294千瓦拖轮〕
主尺度26.93米×6.8米×3.2米,主机为6NVD 36—AH型柴油机1台,是江东船厂1972~1976年间为发展长江水运,成批制造的产品,共造28艘,在长江干支流中使用。
〔272千瓦推轮〕
主尺度23.4米×9.36米×3米,主机为6160型柴油机两台,是蚌埠船厂在1985年制造的产品,可顶推驳船队3000余吨,适航于长江中下游。
〔177千瓦拖轮〕
主尺度21.51米×5.2米× 2米,主机为6135型柴油机两台,是武昌船厂设计的产品,高驾驶室、吃水浅、双机、操纵灵活,适用于内河拖带驳船队和汽车渡趸,江风船厂自1975年起制造此产品,至1985年末共造39艘,江东、凤台、阜阳等船厂亦生产此产品。
〔136千瓦拖轮〕
主尺21.3米×4.6米×1.9米,主机6160型柴油机1台,原为江苏无锡船厂设计制造的产品。安徽省引进后,增加了减速齿轮箱的速比,放大螺旋浆直径,拖带效率较原设计增高,深受运输单位欢迎,近年来,蚌埠、凤台、巢湖、东至等船厂均生产此产品。
〔88千瓦拖轮〕
主尺度17.53米×3.9米× 1.3米,主机为6135型柴油机1台,是凤台船厂1977年为江苏多桥河网地区设计制造的船型,驾驶室低,易通过桥孔,江东、江风、巢湖等船厂亦生产此类型产品。
五、客轮
(客货轮)
客轮分为仅设座位的短程客轮和长江、近海、远洋客轮,安徽省制造多系短程座位客轮。有:
〔700座/80T客轮〕
主尺度45.6米×8.2米×2.9米,主机为6NVD 36—lAH型295千瓦柴油机1台,有700个客座兼载货80吨,是江东船厂1970~1975年间为长江轮船公司批量生产的产品,共制造20艘,用于芜湖至南京、芜湖至安庆、安庆至九江区间的短程客运,1987年仍在运行。
〔500座客轮〕
主尺度46米×8米×2.6米,主机为6300型295千瓦柴油机两台,由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蚌埠船厂1975年制造两艘,原计划用作淮河干线客运,制成后虽通过试航符合设计要求,但由于主机马力达588千瓦,每一客座耗功率1.2千瓦,成本高,无营运价值,一直没有使用,后运至安庆拆去主、副机改为水上餐厅。从造船技术的角度看是成功的,从营运的角度看则是没有考虑需要与可能、投资与效益的关系。
〔250座客轮〕
主尺度27.5米×5米×1.6米,主机为6135型88千瓦柴油机1台,是淮河航运局和蚌埠船厂共同对淮河主航道和邻省客轮情况调查后设计的船型,1969年由蚌埠船厂建成,适用于淮河干流,以后陆续建造11艘,为淮河中下游主要客运船舶。
〔80座客轮〕
主尺度19.1米×3.6米×1.3米。是省交通厅为发展内河支流客运、支援农业而设计的客轮,由蚌埠、凤台船厂制造。主机原设计为295型18千瓦柴油机,制成后因航速慢仅10公里/时左右,用户不欢迎,后虽将主机改为395型36千瓦,在淮河支流西淝河等航线营运一段时间,但当农村短途汽车班车开行后即停止营运。
六、货轮
安徽省产品主要有:
〔6000吨货轮〕
主尺度105.315米×16米×6.5米。主机为6ESDZ 43/82B型、2208千瓦1台,是芜湖造船厂于1982年开始建造的近洋货轮。主要运煤、盐、矿石等散装货,亦可兼运原木、木材和大件机械设备,适航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之间,1987年仍在继续制造中,与此同类型的尚有3800吨沿海货轮。
〔集装箱货轮〕
主尺度118.6米×18米×8.5米,主机为BLW BK 45GF型、3886千瓦1台。芜湖造船厂于1984年建成,可截300个集装箱,适航于东南亚地区。
〔380吨货轮〕
主尺度46米×8.0米×3.7米,主机为6160型179瓦1台,是向阳机械厂制造的产品,适航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
〔200吨油轮〕
主尺度36米×7.2米×2.2米,主机为6135Zcab型140千瓦2台,是江风船厂1984年开始生产的产品,为运输单位供给油料的辅助船,1987年仍在继续生产。
〔120吨货轮〕
主尺度34米×6.5米×2米,主机为6135型110千瓦1台,凤台船厂于1973年开始制造两艘,1981年东至船厂亦生产此产品,已生产4艘。
〔65吨货轮〕
主尺度23.36米×4.6米× 1.65米,主机29千瓦,池州船厂于1984年开始制造,巢湖船厂亦于1985年造过此船,这种船机动灵活,可自航于各支流航线营运,1987年已有个体水运专业户购置使用。
七、货驳
安徽省代表产品有:
〔1500吨甲板驳〕
主尺度75米×13米×3.5米,排水量1830吨,芜湖造船厂于1971年开始建造,曾连续生产13艘,江风船厂于1970年、江东船厂于1970年亦生产过此产品。
〔1000吨甲板驳〕
主尺度75米×10.5米×3.5米,是江东船厂的定型产品,自1977年至1987年已生产13艘,与800匹推轮配套,是长江货运的主力。目前江东船厂已建成生产流水线,成批生产。
〔300吨半甲板驳〕
主尺度40.8米×8.5米×2米,排水量387吨。是由凤台船厂设计并于1976年开始制造的产品,至1979年曾成批生产20艘,以后巢湖、江风船厂亦生产此产品。
〔200吨甲板驳〕
主尺度38.19米×84米×1.6米,排水量291吨,是向阳机械厂1983年开始成批制造的产品,江风船厂亦在1982年生产过。
〔100吨级半甲板驳〕
主尺度27.5米×5.7米×1.6米。排水量127.5吨,载货100吨,不需改变线型,将主尺度稍放大,即派生出载货115吨和127吨两船型。是安徽省自1981年后驳船更新换代的主要船型,省内江风、巢湖、凤台、蚌埠等14个船厂同时建造。
〔60吨级半甲板驳〕
主尺度22.97米×5.4米×1.3米,排水量84.7吨,载货60吨,尺度稍大的同级产品,有70吨和80吨载货量。亦是安徽省近年来驳船更新换代的主要船型,有江风、凤台、荆山、东至、阜阳等12个船厂制造。
八、工程船
安徽省主要产品有:
〔500立方米/时绞吸式挖泥船〕
主尺度63米×11.7米×3.2米,功率2208千瓦,是安徽省水利机械疏浚工程公司修造厂197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国内第一艘500立方米/时挖泥船,适用于江河湖泊作航道疏浚、填筑堤坝、冲田造地,改良土壤等多种工程的水下土方挖掘工作。已生产3艘。
〔200立方米/时绞吸式挖泥船〕
主尺度39.5米×7.2米×2.1米,功率552千瓦,是蚌埠船厂1978年由六机部安排定点生产的产品。用途同500立方米/时绞吸式挖泥船,至1981年共制造6艘。省水利机械疏浚工程公司修造厂亦生产此产品,至1984年底共生产4艘。
〔150立方米/时链斗式挖泥船〕
主尺度38米×7.7米×2.3米,功率88千瓦,蚌埠船厂1977年为山西太原发电厂制造,用于电厂水源进口清理淤泥。
〔40吨起重船〕
主尺度32.43米×9米×2.5米,主机为6135ZCAB型,最大吊重40吨时,净高10.5米,舷外跨距3.5米,是蚌埠船厂1985年制造的产品,船上装有水下切割机可用作水上吊装、找捞及水下切割、电焊等工程。江东船厂1980年造过30吨起重船1艘。
〔88千瓦垃圾船〕
主尺度28.1米×5.3米×2.3米,主机为6135型88千瓦,排水量165吨,是巢湖船厂于1976~1979年间批量制造的产品,已生产6艘。
〔88千瓦航标艇〕
主尺度19米×3.8米×1.5米,主机为6135型88千瓦,吃水0.9米,排水量29吨。由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凤台船厂于1976年,巢湖船厂于1980年制造的产品。用于航道测量和装置航标,江东船厂1981年亦造过88千瓦航标艇。
〔42米水趸船〕
主尺度42.2米×9米×2.3米,排水量185.36吨、蚌埠船厂于1983年设计制造、凤台船厂于1982年亦造过同类型产品。
〔90米石油囤船〕
主尺度91米×14米×3.3米,排水量1430吨,芜湖造船厂于1976年建造两艘,用于安庆石油化工总厂作石油和化肥装卸码头囤船。
〔65米囤船〕
主尺度65米×12.5米×2.6米,排水量390吨,内装50千瓦柴油发电机两台,江东船厂于1980~1982年间制造6艘,用于长江中游各港口作锚泊囤船。
九、交通艇(游艇、海关艇)
安徽省主要产品有:
〔海关检查艇〕主尺度36.43米×6.6米×3.3米,主机为6NV-D 36-1AH型313千瓦2台,航速13.3里/时。凤台船厂于1979~1982年间为海关总署建造4艘。分别用于大连、天津、青岛、北海等沿海海关作业务交通艇。
〔30人海港交通艇〕
主尺度20.87米×4.4米×2.1米,主机147千瓦,航速10.6公里/时,由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巢湖船厂于1980年制造两艘。
〔太平湖游艇〕
主尺度17.45米×4米×1.5米,主机为6135型88千瓦,航速15公里/时,蚌埠船厂1979年制造,用于黄山脚下太平湖(陈村水库)的游览艇。
〔20人交通艇〕
主尺度10.5米×2.35米×1.1米,主机33千瓦,航速22公里/时。六安地区淠河船厂制造,用于淠河、大潜山总干渠航道交通工作船。
十、汽车渡轮(渡趸、农用渡船)
安徽省主要产品有:
〔14车渡轮〕
主尺度33米×12米×2.4米,主机为6160型136千瓦两台,排水量367吨,江风船厂于1985年制成,是安徽省制造最大的汽车渡轮。
〔8车渡轮〕
主尺度26米× 9.5米×2.2米,主机为12V 135型176千瓦两台,排水量250吨,芜湖造船厂于1974~1975年间批量生产了9艘,江东船厂于1975~1976年间制造两艘,主机改为6135型88千瓦两台。现均用于省内长江、淮河各汽车渡口。
〔6车渡趸〕
主尺度25米×6.6米×1.55米,排水量138吨。凤台船厂于1973年在江风船厂建造的4车渡趸基础上修改设计制成,至1980年陆续生产12艘,用于淮河干支流各汽车渡口,蚌埠船厂于1980年亦造过此产品。
〔两车渡轮〕
主尺度16米×5.1米×1.2米,主机29千瓦,排水量50吨,淮南市船厂于1985年制成,列为“淮南市新产品开发项目”。
〔两车渡趸〕
主尺度18米×4.8米× 1.2米,排水量51吨,凤台船厂于1980年设计制造,生产4艘。
〔12~24马力农用渡船〕
主尺度有船长10米和13米两种,载客100~150人,装9千瓦挂浆机1~ 2台,凤台船厂于1980年开始设计制造,是更新农用渡船的主要产品,至1985年底陆续生产43艘,淮南市船厂、蚌埠船厂亦制造此产品。
十一、玻璃钢船
国内船厂于60年代即用玻璃钢制造救生小船。安徽省江风船厂1972年用以制造100座位喷水客轮。1979年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和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全玻璃钢内河侧壁式气垫船,由巢湖船厂负责建造。于1981年11月25日研制成功,经部级鉴定符合设计要求。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