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航线
一、国内干线 〔上海——南京——安庆——九江——汉口〕 民国18年(1929年)10月21日,国民政府沪蓉航线管理处的水陆双翼飞机开辟沪汉线,经南京、安庆、九江至汉口,在安庆市长江水上机场起降。民国20年,欧亚航空公司飞机,加入该线飞行,后因每月亏损三、四千元而停航。据《近代中国民航史稿》记述:中国交通部于民国18年5月正式成立沪蓉航空线管理处。同年5月1日,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孙科同美国寇蒂斯·莱特公司的子公司——美国航空开拓公司签订合同,成立中国航空公司;同年10月12~ 13日,上海——汉口线进行第一次试飞;10月21日,沪汉线正式开航。民国19年3月,中国航空公司宣告结束,同年7月,前中国航空公司沪蓉航线管理处、中国飞运公司合并成立中国航空公司。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以前,中国航空公司飞行上海——南京——安庆——九江——汉口航线。 民国25~26年,安庆东门修建陆地机场,水上机场废弃。民国30年8月前,日伪中华航空公司飞机在此线断续飞行。1949年安庆解放前夕,中央航空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的飞机在此线飞行,除周一停飞外,其余每日均有往返飞机各一班。因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央航空运输服务公司从上海迁至广州,不久迁香港,航线因此而停航。航线全程820公里,沿途飞经南京、安庆、九江,飞越昆山、无锡、广济、大冶至汉口。 〔上海——芜湖——安庆——成都〕 民国19年,沪蓉航空线管理处水陆双翼飞机开辟沪蓉线,在安徽芜湖、安庆经停,飞越昆山、无锡、太湖、溧阳、稀水、汉口、天门、宜昌、恩施、涪陵、重庆至成都,全程1720公里,断续飞行。30年代中期后停航。 〔上海——南京——安庆——九江——汉口——沙市——宜昌——万县——重庆〕 民国23年6月,中国航空公司在安庆江边西门外近大观亭设航空站,供沪蜀航线飞机起降。沪蜀线由上海经南京、安庆、九江、汉口、沙市、宜昌、万县至重庆,断续飞行,建国后停航。飞机票价:上海至安庆,单程90元,往返160元;南京至安庆,单程50元,往返90元;安庆至九江,单程35元,往返60元;安庆至汉口,单程70元,往返130元;上海至重庆,全线单程450元。航程1715公里,沿途飞经无锡、常州、南运河、南京、合肥、安庆、武昌、大官湖、九江、黄石、武汉、沙市、宜昌、万县、涪陵至重庆,可鸟瞰太湖、长江、巢湖、佛子岭水库、长江三峡水域和大别山脉等景色。 〔上海——安庆——武汉〕 1952年5月,中国民航上海管理处用革新和里—2型飞机开辟上海——安庆——武汉航线,航程680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安庆,飞越昆山、无锡、南京、无为、浠水至武汉,可鸟瞰阳澄湖、太湖、长江等水域。1954年上半年,因长江洪水淹没安庆机场,航线停航。 〔上海——合肥——徐州——北京〕 1957年1月1日,民航上海管理处用里—2型飞机,开辟上海——合肥——徐州——北京航线,航程1375公里,每周飞2班。沿途飞经合肥、徐州,飞越无锡、济南至北京,可鸟瞰阳澄湖、太湖、长江、淮河、微山湖、黄河等水域及泰山景色。1957年4月1日,因济南筹建航站,航线改经济南而停航。 〔上海——合肥——济南——北京〕 1958年1月1日,因济南航空站建立,民航上海管理处用里—2型飞机,开辟上海——合肥——济南——北京航线,航程1365公里,每周2班,飞经合肥、济南,飞越无锡、南京至北京。1965年8月10日,改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行,每周2班。1979年11月1日,改用安—24型飞机飞行,每周3班。1985年11月16日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南京——合肥〕 1959年3月4日,南京航空站用运五型飞机飞南京——合肥航线,航程142公里,航班不定期。飞越古河镇至合肥,可鸟瞰长江、巢湖水域,同年底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合肥——济南——北京〕 1966年,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开辟合肥——济南——北京航线,70年代初改用安—24型飞机飞行,航程964公里,每周1~2班。沿途飞经济南,可鸟瞰淮河、黄河、泰山等景色,1980年因三叉戟型飞机在济南机场不能起降而停航。 〔合肥——北京〕 1966年,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开辟合肥——北京航线,1981年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行,1984年11月16日又用运七型飞机飞行,航程964公里,每周3班。沿途飞越徐州、济南至北京,可鸟瞰淮河、微山湖、黄河等水域及泰山景色。 〔上海——合肥——武汉——重庆——成都〕 1966年4月11日,应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的要求,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开辟上海——合肥——重庆——成都航线,航程1720公里,每周1~2班。沿途飞经合肥、武汉、重庆,飞越无锡、南京、浠水、天门、宜昌、恩施、涪陵、合川至成都,可鸟瞰阳澄湖、太湖、长江、巢湖、佛子岭水库、长江三峡等水域及大别山脉。半年后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上海——合肥——北京〕 1977年12月15日,民航上海管理局在合肥骆岗机场启用后,用三叉戟飞机飞上海——合肥——北京航线,全程1371公里,每周飞2班。沿途飞经合肥,飞越无锡、济南至北京。1984年2月20日,M D—80型喷气客机加入该线飞行,1987年11月16日,改用M D—82型飞机飞行,每周2班。 〔上海——合肥——济南——北京——沈阳〕 1977年11月1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上海——合肥——济南——北京——沈阳航线,航程1974公里,每周1班。1979年4月1日,航线改为上海——合肥——济南——天津——沈阳,沿途飞经合肥、济南、北京,飞越无锡、朝阳至沈阳,可鸟瞰太湖、长江、巢湖、淮河、黄河等水域及泰山、长城等景色。 〔上海——合肥——郑州〕 1979年2月17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上海——合肥——郑州航线,航程875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合肥,飞越无锡、南京、阜阳至郑州,可鸟瞰阳澄湖、太湖、长江、巢湖、淮河、黄河等水域。1981年1月因客货源不足而停航。 〔上海——合肥——武汉〕 1979年4月1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上海——合肥——武汉航线,航程757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合肥,飞越无锡、浠水至武汉,可鸟瞰阳澄湖、太湖、长江、巢湖、佛子岭水库等水域及大别山脉。1981年10月31日停航。1985年11月16日该航线复航,并改飞肖特360型飞机,每周3班。1986年3月15日因货源不足再次停航。 〔上海——合肥——济南〕 1979年11月1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上海——合肥——济南航线,航程958公里,每周1班。沿途飞经合肥,飞越无锡、南京、蚌埠、徐州、曲阜至济南,可鸟瞰阳澄湖、太湖、长江、巢湖、淮河等水域及泰山。1980年4月1日因货源不足停航。 〔合肥——武汉〕1981年4月1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合肥——武汉航线,航程345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越浠水至武汉,可鸟瞰佛子岭水库、长江等水域及大别山脉。1985年11月16日,航线改飞民航上海管理局的肖特360型飞机,每周3班。1986年11月16日,再次改飞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的国产运七型飞机,每周3班。 〔合肥——屯溪——杭州——上海〕 1981年4月1日,为适应黄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合肥——屯溪——杭州——上海航线,航程625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屯溪、杭州,飞越巢湖、长江、黄山、南浔至上海。可鸟瞰巢湖、长江、太平湖、千岛湖、钱塘江、西湖等水域及黄山、天目山脉。1982年4月1日航班每周增到4班,1983年10月31日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合肥——屯溪——上海〕 1981年5月1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合肥——屯溪——上海航线,航程619公里,每周3班。沿途飞经屯溪,飞越巢湖、长江、黄山、杭州、南浔至上海。1985年11月16日,航线改飞民航上海管理局的肖特360型飞机,每周2班。1986年8月因屯溪机场第三次扩建停航。 〔合肥——屯溪——杭州〕 1981年5月1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合肥——屯溪——杭州,航程463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屯溪,飞越巢湖、长江、黄山至杭州。1983年3月1日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上海——合肥——郑州——西安〕 1983年4月1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安—— 24型飞机飞上海——合肥——郑州——西安航线,航程1372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合肥、郑州,飞越无锡、长江、南京、阜阳、商丘至西安,可鸟瞰阳澄湖、太湖、长江、巢湖、淮河、黄河等水域及中岳嵩山、西岳华山等景色。1983年10月31日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武汉——合肥——南京〕 1984年3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因客货多,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武汉——合肥——南京航线,航程832公里,每周3班。飞越浠水、合肥至南京,可鸟瞰佛子岭水库、长江等水域及大别山脉。1986年因伊尔十四型飞机退役,改用国产运七型飞机飞行。 〔合肥——上海〕1984年11月16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飞合肥——上海,航程412公里,每周3班。沿途飞越无锡至上海,可鸟瞰巢湖、长江、太湖等水域。1985年11月15日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上海——合肥——广州〕 1985年11月16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三叉戟飞机飞上海——合肥——广州航线,航程1497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合肥,飞越无锡、安庆、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英德至广州,可鸟瞰太湖、长江、巢湖、翻阳湖、赣江等水域和井岗山景色。开航不久改用M D—— 80型飞机飞行。在客货剧增的情况下,1986年初,民航安徽省管理局又增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广州段航线,每周5班,仍满足不了需要,被称为热线。 〔杭州——屯溪〕 1985年11月16日,民航浙江省管理局用肖特360型飞机飞杭州——屯溪航线,航程216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越桐庐至屯溪,可鸟瞰西湖、钱塘江、千岛湖等水域。1986年3月16日因客货源不足停航。 〔合肥——杭州——福州〕 1986年5月4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杭州——福州航线,航程995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杭州,飞越桐庐至福州,可鸟瞰巢湖、长江、太平湖、千岛湖、钱塘江、西湖、闽江等水域及黄山、天目山、莫干山等景色。 〔合肥——上海——福州——厦门〕 1986年5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上海——福州——厦门航线,航程863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上海、福州,飞越无锡、南浔、桐庐至厦门,可鸟瞰巢湖、长江、太平湖、杭州湾、闽江、台湾海峡等水域及金门岛等。福州至厦门段航线因经济效益不佳,一年后停航。 〔合肥——上海——宁波〕 1986年5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上海——宁波航线,航程557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上海,飞越南京、无锡、乍浦至宁波,可鸟瞰巢湖、长江、太湖、杭州湾等水域。 〔合肥——上海——连云港——北京〕 1986年5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上海——连云港——北京航线,航程2488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上海、连云港、北京,飞越无锡、淮安、临沂至北京,飞越济南、徐州至合肥,可鸟瞰巢湖、长江、太湖、海州湾、黄河、淮河等水域。1987年4月,因经济效益不佳停航,同年11月复航。该线在开航的同时,又飞北京——连云港——上海——合肥航线。 〔合肥——南京——郑州——西安〕 1986年9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南京——郑州——西安航线,航程1095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南京、郑州,飞越古河镇、阜阳、商丘至西安,可鸟瞰巢湖、长江、淮河、黄河等水域及中岳嵩山、秦岭山脉、西岳华山等景色。 〔合肥——武汉——成都〕 1986年9月2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武汉——成都航线,航程1351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武汉,飞越浠水、天门、宜昌、恩施、涪陵、重庆、合川至成都,可鸟瞰巢湖、佛子岭水库、长江三峡等水域及大别山脉。1987年4月11日,因客货运输紧张,航班增加。 〔合肥——济南——北京〕 1986年11月16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济南——北京航线,航程964公里,每周3班。沿途飞经济南,飞越徐州、曲阜至北京,可鸟瞰巢湖、淮河、微山湖、黄河等水域及泰山等景色。 〔合肥——郑州——西安〕 1987年3月16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飞合肥——郑州——西安航线,全程960公里,每周2班。沿途飞经郑州,飞越阜阳、商丘至西安,可鸟瞰淮河、黄河等水域及中岳嵩山、秦岭、西岳华山等景色。 以上由合肥至全国各地的航线,东扇面到徐州、连云港、南京、上海、宁波等地,沿途有上海、无锡的全向信标导航台,南京、徐州、连云港等地的无方向性无线电导航台可利用。南扇面到杭州、屯溪、安庆、福州、厦门、广州等地,沿途有屯溪、杭州、南浔(浙江)、安庆、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英德、广州、桐庐(浙江)、长兴(浙江)、福州、厦门等地的无方向性无线电导航台可利用。西扇面到武汉、重庆、成都、郑州、西安等地的航线,沿途有浠水、武汉、天门、宜昌、恩施、涪陵、重庆、合川、成都、阜阳、商丘、周口、郑州、西安等地的无方向性无线电导航台可利用。北扇面到北京、济南、沈阳等地的航线,沿途有大王庄、北京的全向信标导航台和济南、徐州、沈阳等地的无方向性无线电导航台可利用。 二、地方支线 安徽省内地方民航支线是在50年代末,中国民航总局提出“航空运输四通八达,专业航空遍地开花”的号召下开辟的。 〔合肥——阜阳〕 1958年2月26日,民航上海管理处用运五型飞机飞合肥——阜阳航线试航成功,3月2日正式通航,这是安徽省内第一条地方航线,航程189公里,每周3班。沿途飞越大蜀山、董铺水库、颍上县至阜阳。 〔合肥——芜湖〕 1959年2月1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开辟合肥至芜湖航线,全程116公里,每周班次不定。沿途飞越巢湖、长江至芜湖,1965年因客货源不足、芜湖航空站迁安庆而停航。 〔合肥——屯溪〕 1959年10月20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屯溪航线,航程245公里,每周一班。沿途飞越巢湖、长江、太平湖、黄山至屯溪。1966年9月20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试航成功,不久通航。1981年增飞安—— 24型飞机,每周一班1982年11月1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飞机通航,每周增至2班。1986年,该线增飞国产运七型飞机。1986年8月因屯溪机场第三次扩建停航。 〔合肥——芜湖——屯溪〕 1959年10月20日,民航上海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在合肥——芜湖——屯溪航线上试航成功,11月12日正式通航,航程307公里,每周班次不定。沿途飞经芜湖,飞越巢湖、长江、黄山至屯溪。后因客货源不足、芜湖航空站撤销,于1965年停航。 〔合肥——安庆——屯溪〕 1965年7月1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安庆——屯溪航线,航程287公里,每周5班。沿途飞经安庆,飞越巢湖、庐江、长江、牯牛降、徽州至屯溪。1980年因客货源不足而停航。 以上航线,合肥、安庆、芜湖、屯溪的无方向性无线电台均可利用。 三、非固定航线 〔芜湖——哈尔滨〕 从50年代末至1965年,民航上海管理局调里—— 2、伊尔十四型飞机,飞芜湖——哈尔滨非固定航线空运鱼苗,航程2158公里,飞越合肥、徐州、济南、天津、沈阳至哈尔滨。 〔安庆——阜阳〕 1964年,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飞安庆——阜阳非固定航线空运鱼苗,航程324公里,沿途飞越六安至阜阳。 〔天津——合肥〕 1967年合肥精密铸造厂停产待料,民航上海管理局调伊尔十四型飞机飞天津——合肥非固定航线,运碳晶棒物资,航程814公里,飞越济南、徐州至合肥。 〔合肥——长春〕 80年代后,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和运七型飞机在每年的5、6月间飞合肥——长春非固定航线,空运鱼苗,全程1867公里,沿途飞越徐州、济南、天津、沈阳至长春。 〔合肥——广州〕 80年代后,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伊尔十四型、运七型飞机在每年的9、10月份飞合肥——广州非固定航线,将安徽鲜货螃蟹包机空运广州,航程1087公里。1985年后,合肥——广州正式通航,有固定航线飞行。沿途飞越安庆、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英德至广州。 以上5条航线为运输航空线,所经的天津、合肥、哈尔滨、长春、沈阳、徐州、济南、安庆、阜阳、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英德、广州等地的无方向性无线电导航台均可利用。以下28条航线为通用航空线。 〔合肥——望江〕 1959年7~10日,民航上海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望江航线,执行灭棉虫任务,航程195公里,飞越肥西、丰乐河、桐城、安庆、武昌湖,目视领航至望江。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阜南〕 1960年3—6月,民航上海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阜南航线,进行灭蝗,1982年后对小麦进行根外追肥,航程186公里,飞越花兴集、霍邱,目视领航至阜南。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萧县——黄口〕 1960年7月,民航上海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飞合肥——黄口航线,执行农业治棉虫任务,航程270公里,飞越淮南、宿县,目视领航到萧县黄口。 〔合肥——宿县夹沟〕 1962年春、秋季,民航上海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宿县夹沟航线,执行农业灭虫任务,航程238公里,飞越蚌埠,目视领航至夹沟。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嘉山卞庄〕 1963年春、秋季,民航上海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嘉山卞庄航线,执行农业灭虫任务,航程130公里,飞越八斗岭、老人仓、沿池河向东北飞行,目视领航至卞庄。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颍上〕 1966年3至6月份,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颍上航线,执行农业灭虫及小麦根外追肥任务,航程130公里,飞越吴山庙、安丰塘、正阳关,目视领航至颍上。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白湖〕 1966年3至10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白湖航线,执行小麦根外追肥、农业灭虫任务,航程65公里,飞越巢湖、盛桥,目视领航至庐江白湖。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无为〕 1966年7月10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无为航线,执行农业灭虫任务,航程95公里,飞越巢湖,目视领航至无为。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怀宁皖河〕 1966年7至9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怀宁皖河航线,执行农业灭虫任务,航程155公里,飞越肥西、庐江、安庆,目视领航至皖河。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涡阳〕 60年代中期,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涡阳航线,执行小麦根外追肥任务,航程218公里,飞越寿县、蒙城,目视领航至涡阳。不定年份,应农业需要在当年的3至4月飞行。 〔合肥——宿县〕 1967年,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宿县航线,执行农业飞行任务,航程210公里,飞越淮南,目视领航到宿县。 〔合肥——铜陵〕 1968年3至8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铜陵航线,执行小麦根外追肥、农业灭虫任务,航程105公里,飞越巢湖、魏家坝、蜀山镇(无为县)、长江,目视领航至铜陵。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嘉山潘村〕 1969年7至8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嘉山潘村航线,执行农业灭虫任务,航程170公里,飞越商冲集、蔡桥水库、定远、嘉山、女山湖,目视领航至潘村。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芜湖——上海〕 60年代,时有民航上海管理局或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从芜湖专程空运危重病人至上海抢救,航程300公里,飞越无锡至上海。 〔蚌埠——上海〕 60年代至70年代,时有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从蚌埠专程空运危重病人至上海抢救,航程537公里,飞越无锡至上海。 〔合肥——肥东〕 70年代初,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五型飞机飞合肥——肥东航线,执行农业飞行任务,航程22公里,目视领航到肥东。 〔安庆——上海〕 60年代至70年代末,时有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从安庆专程空运危重病人至上海抢救,航程549公里,飞越无锡至上海。 〔阜阳——上海〕 60年代至80年代初,时有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从阜阳专程空运危重病人至上海抢救,航程590公里,飞越南京、无锡至上海。 〔合肥——霍邱〕 1961年7至8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霍邱航线,执行水稻播种、施肥等任务,航程120公里,飞越关刘庙、众兴集、城东湖,目视领航至霍邱。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华阳河〕 1969年3至10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华阳河航线,执行农业播种、灭虫、施肥等任务,航程218公里,飞越肥西、桐城、怀宁,目视领航至华阳河。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藕塘〕 1972年5至8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藕塘航线,执行灭松毛虫任务,航程86公里,飞越肥东县的高塘、王城,定远县的界碑集,目视领航至定远藕塘。后应林业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宣城〕 1972年春、秋季,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宣城航线,执行灭松毛虫任务,航程165公里,飞越巢湖、无为、繁昌,目视领航至宣城。后应林业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寿西湖〕 1973年7月10日,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寿西湖航线,执行灭棉虫任务,航程105公里,飞越瓦埠湖,目视领航至寿西湖。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龙亢〕 1982年5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执行农业飞行任务,航程155公里,飞越淮南,目视领航至怀远龙亢。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蚌埠——哈尔滨〕 1982、1983年5至6月间,民航安徽省管理局用运七型飞机,辟合肥——蚌埠——哈尔滨航线,飞鱼苗包机,航程1919公里,飞经蚌埠,飞越徐州、济南、大王庄、古北口到哈尔滨。因东北天冷,夜间运到,鱼苗死亡,所以夜间起飞,次晨到东北,鱼苗成活。 〔合肥——灵璧〕 1983年7至10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灵璧航线,执行林业灭虫任务,航程155公里,飞越凤阳,目视领航至灵璧。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淮南〕 1984年3至8月,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飞合肥——淮南航线,执行小麦根外追肥和灭松毛虫任务,航程115公里,沿淮南铁路北飞,经下塘集、长丰,目视领航至淮南。后应需要,不定年份飞行。 〔合肥——衢县(浙江省)〕 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派运五型飞机从合肥至浙江衢县执行探矿任务,航程547公里,飞越杭州至衢县,不定年份飞行。 此外,还有一些非固定航线。如60年代空运鱼苗鲜货包机从合肥、芜湖、蚌埠飞往东北、新疆、云南、四川成都等地;60至70年代空运撒鱼苗包机自安庆至瓦埠湖、寿西湖;70年代空运螃蟹苗包机从上海飞合肥;80年代在安徽省的屯溪、安庆地区,山东省的沂蒙山区,浙江省的杭州、宁波、金华及福建省、江西省等地的探矿飞行;1969年阜阳地区及1983年宣城地区发生水灾时空运救灾物资的飞行等。 以上航线,合肥、阜阳、蚌埠、安庆、芜湖、杭州、衢县等地的无方向性无线电导航台和无锡、上海的全向信标导航台均可利用。 图5—1—1安徽省民航航线示意图(198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