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以前,安徽境内有引进的水陆双翼机型和天柱号等民用过站飞机起降,空运能力小。1952年安庆机场复航后,起降过站航班为革新型飞机。嗣后,安庆及阜阳、屯溪、芜湖机场先后起降过安Ⅱ或运五、里—2型飞机,而起降机种最多、运量最大的是合肥机场。1957年在合肥三里街机场起降的有革新型、里—2型飞机,1958年增加安Ⅱ型飞机。1961年,民航上海管理局专业四中队进驻三里街机场,随队带来4架运五飞机。1962年三里街机场扩建后,伊尔十四和安—24型飞机亦常起降。1966年民航第十四飞行大队进驻三里街机场,安徽民航开始执管19架运五型飞机。此外,全国飞宁、沪、杭、武汉地区的飞机因天气不符合飞行条件、机械故障等原因,及空军、海军航空兵训练的飞机都备降合肥。从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间,经三里街机场的航班、备降飞机各6种,航班飞机最大的一架可乘50人。1977年底,安徽民航从三里街机场转至合肥骆岗机场后,航班及备降飞机种数增加,空运量也成倍增长。至1987年,经骆岗机场的航班飞机有7种,备降飞机有27种,航班飞机一架最多载客量比三里街机场时增加2倍多,备降飞机机种是三里街机场的4倍多,安徽民航执管的飞机也由1种增至3种。
一、执管飞机
〔伊尔十四型飞机〕
1981年,民航上海管理局调3架伊尔十四型飞机给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执管,并纳入航班飞行。这3架飞机均是50年代从苏联购入(详见飞机性能一览表)。1984年6月,其中1架因使用期限已到,退役后调往浙江省桐庐县。另两架于1986年因使用到期退役。
〔运五型飞机〕
中国仿苏制运五型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运输机。具有较好的低空飞行机动性和经济性,使用维护简单,飞行安全(详见飞机性能一览表)。1966年民航第十四飞行大队来皖,19架运五型飞机随队飞来,1973年又调来3架。后调2架到民航江西省管理局,有3架因事故坠毁。至1987年尚有17架,作通用航空、航班及训练飞行。
〔运七型飞机〕
国内航空工业部门于19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2月25日在西安试飞,1984年底首批运七型飞机在国内交付使用。1986年4月29日在合肥骆岗机场首次载客飞往上海,此后正式纳入航班飞行。
运七型飞机为半硬壳式结构,装有两台加大马力(2× 2900当量马力)的国产W J5A—1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飞机起降灵活、滑跑距离短,在土质跑道或其它简易跑道上均能起降(详见飞机性能一览表)。
1985年安徽民航调入运七型飞机5架,1987年11月调入1架,共6架。
二、过站飞机
〔合肥三里街机场(1957~1977年)起降的飞机机型〕
航班飞机:
自国外引进的飞机机型有里—2型、安Ⅱ型、革新型、伊尔十四型、安—24型等飞机(详见飞机性能一览表,下同)
国产机型有运五型飞机。
备降飞机:
国外引进机型有里—2型、安Ⅱ型、革新型、伊尔十四型等飞机。
国产机型有直五型直升飞机。
〔合肥骆岗机场(1977~1987年)起降的飞机机型〕
航班飞机:
国外引进机型有安—24型、三叉戟、肖特—360型、DC—9—10型等飞机。
备降飞机:
自国外引进的机型有伊尔十四型、安—24型、米—8型直升机、三叉戟、伊尔十八型、子爵号、安—12型、双水獭、云雀Ⅲ直升机、伊尔—62型、图124型、安—30型、安—26型、波音737型、波音707型、BO—105CB滑撬旋翼型、肖特—360型、图—154型、S—76型直升机、贝尔212型直升机、英宇航公司146型、DC—9—10型等飞机。
国产机型有运五型、直5型直升机、运八型、运十二型、运七型等飞机。
飞机性能见表5—2—1。
起降飞机性能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