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调度指挥
调度指挥是民航安徽省管理局飞行的指挥中心,担负着指挥、组织飞行的重任,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条例》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规定、指示、命令、细则等,对安徽民航所属管制区域的合肥三里街、骆岗机场和屯溪、阜阳、安庆、芜湖机场的各种民用飞机、各项飞行任务实施航行管制。其主要任务是:拟订飞行计划、布置飞行任务;办理飞行申请、审核与批复;监督和指挥各种飞机的飞行,实施飞行调配,维护飞行秩序,加速飞行流量;组织各有关保障部门的协调工作;掌握飞行动态,通报飞行情况;检查和了解空勤组的准备和实施情况;分析飞行事故,事故征候及影响飞行正常的原因,提出保证飞行安全和争取飞行正常的措施;维护飞行纪律,发现违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行为,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必要时报请上级处理。 中国民航飞行管理机构设4级调度室。中国民航局设总指挥调度室(简称“总调”),地区管理局设管理局指挥调度室(简称“管调”),各省(市、区)管理局设区域指挥调度室(简称“区调”),航空站设航站指挥调度室(简称“站调”)。 安徽民航航行管制机构设区调和站调。合肥骆岗机场设有区调、站调,原三里街机场设站调,隶属民航上海管理局指挥调度室(管调);屯溪、阜阳、安庆、芜湖4个航空站设站调,隶属合肥机场指挥调度室,负责严把飞行的“接收、放行、指挥”三关。 一、指挥区域 民国18年,安庆民航断续通航后,安徽民航即开始了指挥调度工作。安庆航空站于1952年组建后,设立站调,1954年撤销。1956年合肥建立航空站,设立站调。1958年后,阜阳、屯溪、芜湖、安庆各站均设站调,其管制范围是以机场为中心,半径50公里以内的区域。 1960年,民航安徽省管理局成立后,合肥三里街机场指挥调度室不能担负区域指挥任务,直到1978年12月16日,骆岗机场开航后,才正式担负区域指挥任务,其管制区域如下:自沙沟经徐州、含山、山村、宣城、屯溪、景德镇、黄梅、阜阳、虞城至沙沟之间的连线内(见附图)。 上述管制区域限于对中、低空飞行的飞机进行管制与指挥,70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主要由民航上海管理局调度室负责管制和指挥,合肥区调协助指挥。 安徽民航区调负责审核所属航空站的飞行计划,监督和检查所属指挥调度室的飞行组织与指挥工作,并直接组织和指挥安徽省范围内的地方航线、专业飞行以及上级指定区域内的国内干线和国际航线的飞行。主要手段是利用各种通讯、导航、雷达等设备,及时掌握空中飞机位置,妥善调整飞机间隔和飞行高度,及时准确地给飞机下达各种指令。 站调:负责计划、组织和指挥航空站区域内一切飞行活动,包括飞机的开车、滑行、起飞、降落、起落航线、穿云及等待空域的飞行。 安徽民航合肥区域管制情况见图5—5—1。 图5—5—1安徽民航合肥区域管制示意图 ![]() 二、指挥人员与设施调度 指挥人员是民航值班首长的指挥参谋,不仅担负着为飞行服务的各个业务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而且对确保飞行安全负有重大责任。因此,调度指挥人员均由经过专门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经过锻炼,并经上级有关部门考核合格、业务技术熟练、作风过硬的人员担任。安徽民航的调度指挥人员,大都是从天津民航机械专科学校和民航学院毕业分配来的。 1952年安庆建立航空站时,有1名调度员,1956年合肥建立航空站之初有2名调度员。1958年后,阜阳、芜湖、屯溪建立航空站,1965年芜湖站迁至安庆,直至1987年,各站均为1名调度员。1962年合肥三里街机场有7名调度员。同年,民航安徽省管理局设立航行科,下设调度室和气象台,指挥调度员由7名增至12名。另配有塔台车,在机场天气复杂、专机飞行、试飞、训练、夜航等飞行时,塔台车到起飞线(飞机起降方向的跑道头左侧)实地进行指挥。1978年航行科增设领航室,1985年领航室改为航行资料情报室,1987年指挥调度人员增至17人。 各站调初期的指挥调度设备简陋,安庆航空站只有一部电台。1957年合肥三里街机场扩建时,修建了候机楼,设有指挥调度、通信、气象等部门。调度室和指挥塔台除配备一些必要的办公设备外,只有无线电特高频、中频收发报机指挥飞机。1961年塔台有2套TCS型中波收发报机、2套美国进口ARC—3型超短波收发报机、1套苏联进口3M型收发报机。1963年调度室装有摇控操作超短波收发报机,可与飞机通话。1965年增设一部100瓦超短波特高频收发报机。1977年三里街机场关闭前,已发展到3部6瓦特高频,100瓦和50瓦特高频各一部。阜阳、芜湖、屯溪、安庆各航空站,从建站到1987年(芜湖至1965年,安庆至1981年)均有2套PCNY—3M甚高频对空指挥台。 骆岗机场1977年开航时,塔台设有控制桌、对讲机、电话小总机,还安装1套摇控超短波设备、150瓦扩大器1部、3套超短波收发信机、2部100瓦特高频收发报机和自动录音设备,还有时钟、气压高度表、风向风速仪、望远镜、信号枪等。调度室有对讲机、电话小总机、摇控塔台设备,有可直通民航江苏省管理局(南京机场)、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肥东机场、蚌埠机场的专线电话,还有自动录音设备。随着飞机机型的更新,指挥调度室设备也随之更新换代。至1987年,塔台除原有设备外,增设英国进口多声道录音机1部,英国进口PAE甚高频收发信机(50瓦功率)1套,国产PAE甚高频收发信机1套(10瓦功率)。调度室增设海华单边带收信机1部,代替了原222型收讯机。话台(即陆空联络电台)设备也不断改善,至1987年止,设有单边带收讯机2部、短波收信机6部,备有干线、地方航线波道。为及时掌握飞行动态,话台有8名航行管制员直接指挥、调配本区域内的一切飞行活动,并对其安全负责,通常2人值班。阜阳、芜湖、屯溪、安庆各航空站塔台均有录音机、时钟、气压高度表、风向风速仪、望远镜、信号枪等设备。 塔台是对机场范围内各种飞行(包括开车、滑行、起飞、落地、起落航线、穿云等)的飞机实施管制和指挥。话台与区调紧密相连,区调对空中飞机提供天气资料、进港条件、通报航线上飞行动态、发出指令等,一般由话务员实施,如另有特殊情况或传递重要指令时,才由区调值班调度员与机长通话,话台的通话内容都备有录音。 1978年合肥骆岗机场建立雷达站,设有513雷达。由于使用频率与安徽省电视台5频道相近,干扰较大,故于1980年撤销并调往天津民航张贵庄机场。 骆岗机场开航后,在机场跑道南端右侧、北端左侧还设有固定起飞线指挥塔台(有6瓦特高频二部),作为辅助塔台指挥的起飞线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