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管道运输是20世纪中期出现,并在世界各地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方式。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主要是石油、汽油、天然气等液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管道由大型钢管、泵站和加压设备等组成。优点是:货物在运送过程中损耗小,可以避免运输设备的回空,有利于川流不息地进行同方向的大量输送。
1971年,中国始建大庆油田至秦皇岛的管道线,揭开了中国管道运输的序幕。到80年代,全国已初步建成各大油田至全国各地大炼油厂的原油管道输送网络。
穿过安徽省境的鲁宁管道线,是集山东胜利油田、河北任丘油田、河南濮阳油田的原油于山东的临邑,南运南京的管道运输线,全长700多公里。1975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圈阅的文件,由石油化工部投资人民币7亿元,在徐州成立“华东输油管线指挥部”,负责铺设鲁宁管线的任务;施工人员由沿线各地政府组织,经过三年的努力,鲁宁管线于1978年7月建成投产。
鲁宁管线的管径为720毫米,年设计输油能力2000万吨。管道从山东临邑的首站向南,在济南附近横过黄河,走徐州,穿越安徽省灵璧、泗县、天长三县,达南京的长江北岸仪征。鲁宁管线从首站到末站,设有13个泵站。原油从临邑通过管道,输送到仪征,由仪征装船,大多数运往南京附近的三个大炼油厂及安庆炼油厂,一部分原油出口换取外汇。
鲁宁管线建成投产后,原华东输油管线指挥部改称华东输油管理局,负责全线的管道维护和运输管理。为了维护管理方便,华东输油管理局在南京设立江苏输油管理处(后改称南京输油公司,1988年初又改称江苏输油管理处),具体负责徐州的贾汪泵站到仪征泵站长356.68公里的管道维护管理工作。
江苏输油管理处所管辖的300多公里管道,处在江淮丘陵地带,地势较为复杂,沿线穿越河流29条,铁路2条,公路87条。为此,这段管线上设有7个泵站,即徐州的贾汪泵站,濉宁泵站,泗县泵站,泗洪泵站,盱眙泵站,六合泵站,仪征泵站。其中,泗县泵站设在安徽省泗县的城北郊,是唯一设在皖境内的泵站。各泵站内配有6台DK 750输油泵,3台700万大卡的方箱式加热炉,并配有百余名工人,保证原油输送时的加温加压及日常管道养护维修工作。沿管线有专设通讯线,便于各泵站之间、泵站与上级管理部门的通讯联系。各泵站和当地县、乡、(镇)政府及公安、交通部门保持密切关系,当地政府对建设和保护管线均给予积极支持。
鲁宁管线一般埋入地下1.5米深处,地面上设有水泥预制的标志桩。管道在转弯处还设有转角标志。在一些地质条件差的地段,管道旁设有固定墩,起到固定管道的作用。管道在穿越河流时,大多数建有水工设施,如护堤等。
鲁宁管线穿越安徽省境内三个县约102公里,管线过徐州南下,首先进入安徽的灵璧县,灵璧县境内管道约长33公里,分属濉宁、泗县两个泵站管理;由灵璧入泗县,泗县境内管道长约51公里,泗县泵站设于泗县县城北郊,管理泗县境内大部分和灵璧境内部分管道。管道从泗县的朱圩子附近出省进入江苏省泗洪、盱眙等县,又南下在天长县半塔镇附近穿过,进入江苏的六合县,天长境内的管道约长18公里,属六合泵站管理。
鲁宁管线自投产以来,随着华北平原新油田的开发产油和胜利油田的产量增加,输油量逐年递增。投产后实际年输原油360~1004万吨,到1986年年输原油达1432.2万吨,1987年达到1474.59万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