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遥感
安徽遥感工作起步较迟,1981年省地质科研所开始组建遥感组,职工5人,1983年改为站。现有地质矿产、遥感地质、水文、物探、国土等各类专业人才15名。仪器设备有:日本产假彩色合成仪1台,意大利产杜斯特彩色放大机1套,美国产变焦立体镜1台,日本产高级反拍仪1台,国产重氮复印机1套,意大利产彩色航片自动冲洗设备1套。建站初,工作主要内容是承担找矿、资源调查和工程地质勘测。随社会需求的变化和设备的不断增加,该站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技术手段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从单纯目视判释逐步过渡到光学、计算机识别综合判释;从地质上的单一构造解释发展到构造岩石(变蚀岩)、地层、矿产综合性解释;从用M ss卫片,黑白航片,改用TM片,专摄彩色航片;从方法性试验研究到应用性生产;从单纯地质研究,过渡到为省内经济建设的项目全方位研究。该站是目前省内唯一的遥感科研及生产机构。 为了开拓服务领域,9年内该站搜集了省内外航片、卫片10万余张,包括L1—40TM卫片、黑白、真彩色、红外、多光谱、热红外、雷达航片等。像片来源有:省测绘局、省地质局、长办等单位提供的本世纪50~ 60年代全省第一代、第二代五万分一军用图及黑白航片;地矿部遥感中心提供的省内彩红外航片。地区包括无为、庐江、淮南、马鞍山、铜陵、繁昌、比例尺1∶2万,总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摄影时间,1980~ 1982年;1986年,摄沿江航片,比例尺1∶5.6万;1987年5月摄芜湖航片,比例尺1∶1万,面积约300平方公里;贵池、东至航片,比例尺1∶1万;1986年10月摄合肥市真彩色航片,比例尺1∶1万,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摄影主办单位有省计委、省建委、省地矿局、市建委。1987年10月,上海化工学院受省地矿局遥感站委托在铜陵~庐江、枞阳一带进行侧视雷达飞行,航片比例尺1∶ 10万,面积2500平方公里。煤炭部遥感中心提供淮南市彩红外航片,比例尺1∶3.5万。另从全国遥感协调中心、全国地质遥感办公室、地矿部遥感中心等处购置大量卫片,主要有Landsat1— 3卫片;全省Landsat—DTM卫片,已购2幅,缺13幅;Landsat— DM ss卫片,比例尺1∶ 20万。地点有六安、蚌埠、屯溪、安庆、合肥、阜阳共6幅;全省1∶ 25万比例尺国土卫星黑白及合成片,皖境30余幅。1978~1989年间,省地矿局遥感站围绕地质、环保、城建、资源调查及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定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有些项目已直接应用于生产,服务于社会。这些项目主要有:1981~1982年全省1∶50万比例尺线性构造初步解释;1982年全省1∶150万比例尺黑白卫片镶嵌图;1982~1983年全国典型卫片图集(安徽部分);1983~ 1985年,铜陵地区航、卫片地质解释及多光谱航片方法研究;1984年巢湖流域水土流失,植被演变、湖岸崩塌及淤积研究;1985~ 1986年,长江安徽段植被演变及活动构造,沿江城市污染调查;1986年,铜陵水泥厂厂址稳定性评价;1986~1987年,合肥市航空遥感国土资源综合调查;1987年,古寿春城址研究;1987~ 1988年绩溪县国土资源综合调查;1988年,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桥址稳定性评价,黄山旅游资源(建筑、植被)调查;1988~ 1989年,庐江、枞阳南部遥感找矿方法研究及靶区预测;1988~1990年,安徽沿江1∶ 20万地质图卫片修编;郯庐带及桐柏至大别山带遥感编图。遥感站使用航片比例尺,黑白片为1∶3.5万~ 1∶5万,彩色片为1∶1万~1∶ 3万。彩色卫片大多数来自美国资源卫星,原比例尺不详,使用时已放大到1∶ 20万比例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