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等专业学校
〔安徽省商业学校〕
位于芜湖市康复路西端,占地30亩,前身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光炯于长沙创办的安徽旅湘公学。光绪三十年迁至芜胡,改名“安徽公学”。民国元年(1912年)改办“甲种实业学校”,设农、商两科,次年增蚕科,并分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和“甲种商业学校”。不久,商校停办。民国8年,鲍植又创“省立第一甲种商业学校”。民国11年迁至现址,次年更名“省立第一商校”。民国15年又停办。民国17年,该校与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合并,改名“省立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直到抗日战争芜湖沦陷,民国31年在金寨县再建“省立立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民国35年春,迁回芜湖,更名“省立芜湖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民国38年,“工、农、商”三家联合招生,定名“芜湖市高级职业学校”。不久,又各自分立。1952年,该校始属省商业厅领导,更名“安徽省芜湖商业学校”。征土地,建校舍,增师资,改学制,学校逐步发展。1961年改名“安徽商业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受了破坏,教职员下放农村。1972年又重新恢复。更为现名“安徽省商业学校”。1980年,该校被列为全国商业系统重点中专学校。
80多年来,“安徽省商业学校”几度兴辍,但一直坚持和发扬致力于民族解放和祖国振兴的优良传统。早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该校便是当时芜湖乃至安徽学生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少进步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建国初期,一些学生踊跃参军、参干,献身保卫和建设祖国的事业。从1984年起,学校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在中专的基础上,先后办起了省商业职工大学和函授中专。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前毕业生约1200余人。建国后直至1985年,共为国家培养了5149名专业技术人才。
“安徽省商业学校’规模为1000人,设有商业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商业物价、工业会计、企业管理及审计等6个专业,学制分别为二至三年,自1979年以来均招收高中毕业生。1985年秋在校学生总人数为700人。
〔合肥商业学校〕
安徽省商业厅1962年创办。“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1979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合肥市北门五里井原址建校复办。遵照“边建设边办学”的方针,先后开设商业储运、商业经济和广告装潢专业。商业储运和商业经济两个专业每年均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广告装潢专业每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该专业系华东地区协作专业,面向安徽、山东、浙江、福建等省招生。1985年秋在校学生总人数470人。安徽省商业厅曾于1956年在合肥建立一所“安徽省商业干部学校”,“文化大革命”后停办,1980年复建,复建后的省商业干部学校与“合肥商业学校”同一校址,统一领导,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担负着全省地、市、县商业系统各级领导的培训任务。
〔安徽省安庆商业学校〕
前身是“安徽省安庆商业职业学校”始建于1964年8月。位于安庆市任家坡。1965年1月14日,安徽省商业厅为贯彻中共中央有关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以商人字第0017号文件正式通知将全日制“安徽省安庆商业职业学校”改为“安徽省安庆半工半读商业职业学校”。同年12月17日,中共安徽省商业厅政治部以商政宣70号文件将“安徽省安庆半工半读商业职业学校”再度更名为“安徽省安庆半工半读商业学校”。“文化大革命”初期该校下放到宣城等地。1974年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该校改为“安徽省商业干部学校”担负全省商业系统干部培训的任务,学员均为各地、市、县商业系统业务骨干或基层领导。1978年12月,根据省革命委员会革秘(1978)94号文件批复,省商业干部学校改为“安徽省安庆商业学校”,学制三年,从1979年起每年招生200~300人,招生指标由省计委纳入计划。规模为1000人。开设财务会计、计划统计、经营管理、微型计算机应用、家用电器等5个专业,1985年秋在校学生总人数为600人。
以上3所商业学校均由省商业厅直接领导。
〔安徽省阜阳商业学校〕
1982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办,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商业中专学校,隶属于阜阳行署领导,由阜阳行署商业局具体管理。办学经费列入行署预算。招生分配纳入省计划,主要面向阜阳地区,兼顾淮北及其他地区。原批准设立财务会计、计划统计两个专业,规模400人,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1983年首届招生,设有财务会计、计划统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储运、工业会计、文秘、审计、税务等9个专业,6个教学班。1985年秋在校学生735人,已向国家输送三届毕业生共计556人。
除上述中专学校外,1958年,根据当时中共中央提出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安徽商业系统在大办工业的同时,还创办了一批半工半读的中等专业学校。设在蚌埠市的有“安徽省蚌埠半工半读商业学校”,设在合肥的有“安徽省商业厅纺织工业学校”、“安徽省商业厅化学工业学校”,设在宣城周王农场的有“安徽省商业厅畜牧兽医学校。”这些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师资大多从商业系统现有干部中调配,学生来源系从社会统考中招收的应届小学毕业生,仅以上4所学校当年就招生1000余人。以后除安徽省商业厅畜牧兽医学校于1962年基本学完预定课程正式颁发了毕业证书,同时根据当时精简下放的政策全部下放农村外,其它学校在未完成预定学习任务前都提前结束,有的转入工厂,大部分学生下放农村。其间纺织化工学校及粮食系统的粮校撤销后曾集中一部分学生成立合肥商校,不久亦停办。
二、职工中专学校
1981~1985年,安徽省国营商业系统经上级批准,相继兴办了9所商商业职工中专学校。即合肥第一、第二商业职工中专学校,淮南、安庆、蚌埠、芜湖商业职工中专学校,巢湖地区、宣城地区、宿县地区商业职工中专学校。学制二至三年,面向全省商业系统职工招生。开设的专业有:商业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商业经济、副食品经营、经营与管理、商业服务、计划统计、工业品经营、钟表维修、商品养护、家电维修等专业,先后共招生2509人。1983~1985年毕业生2164人。1985年秋在校学生总数为1500人。
三、技工学校
〔安徽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
198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办,由省商业厅领导,原定规模600人,学制两年,招收高中毕业生,设摄影、烹饪两个专业。第一届租赁巢湖饭店进行教学。首届招生98人,其中摄影52人,烹饪46人,1982年7月毕业94人,主要分配全省各地商业部门。1983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迁至合肥,因无校址,暂停招生。
〔安徽省安庆地区商业技工学校〕
1980年11月正式成立,校址在池州,隶属于安庆行署领导,由安庆行署商业局具体管理。办学经费列入行署预算。学制二至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两年,初中毕业生为三年。设立钟表维修、商品养护、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商品经营、商业企业经营与管理6个专业。自建校至1985年共招收学生378人,已毕业人数为200人。该校特点是工种较多,适应性强,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具有独立操作的能力,充实了商业职工队伍的技术力量。1985年秋在校学生人数为120人。
四、高等教育
1984年经省教委批准在芜湖开办了“安徽商业职工大学”,校址设在安徽省商业学校内,与省商业学校行政上实行统一领导,教学上实行分别管理。学制三年(大专),全脱产学习。设有商业企业管理专业,每年通过成人高考,从在职商业干部中招收两个班,到1985年已招收学生200人。
此外,还组织全省商业职工参加电大、业大、职大、夜大、高等院校函授和高教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学习。1979~1985年,全省商业系统参加上述高等教育学习的共有786人,已毕业694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