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38年(1949年)6月,皖南合作总社成立后,建立了芜湖市和屯溪市合作总社1950年11月至12月间成立了皖南合作总社办事处。截止1951年底,皖南行署区共有池州、宣城、徽州办事处和芜湖市合作总社等4个地市供销合作社。
1950年5月,皖北合作总社成立后,统一了全区合作总社的领导机构,截止同年10月,建立了阜阳、宿县、六安、滁县、巢湖、安庆等6个专区合作总社及合肥、蚌埠市合作总社。
1952年9月,成立安徽省合作总社,同年10月,各专区合作总社均改为专区办事处,即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芜湖、徽州专区办事处。各专区办事处为省合作总社的派出机构,协助省社检查督促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组织指导业务工作。
1954年9月,安徽省合作总社更名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后,各专区办事处和市合作总社也先后相应更名。即安徽省供销合作社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芜湖、徽州等7个专区办事处,合肥、芜湖、蚌埠、淮南、安庆等5个市供销合作社。
1958年5月,省社并入省商业厅后,各专区办事处、市社也相继与当地的商业局合并。
1961年9月至12月间,各级供销社先后从商业系统划出,恢复了安徽省供销合作社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芜湖、徽州等7个专区办事处和合肥、蚌埠、淮南、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濉溪等8个市办事处。专区办事处为省社的派出机构,市办事处负责各市范围内的供销合作业务和领导郊区基层社。
1965年恢复巢湖、池州专区,同年,设立了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巢湖专区办事处和池州专区办事处。
1968年至1970年,各地市办事处先后再度并入当地商业系统。
1975年8月后,恢复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巢湖、芜湖、徽州、池州等9个地区供销合作社和合肥、蚌埠、淮南、马鞍山、铜陵、淮北、芜湖、安庆等8个市供销合作社。
1980年芜湖地区更名为宣城地区,芜湖地区供销合作社亦随之更名为宣城地区供销合作社。池州地区供销合作社随着池州地区的撤销而撤销。
1983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1983年底至1984年上半年间,合肥、蚌埠、淮南、淮北、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市供销合作社均改为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经济实体,受市政府直接领导,其主要任务是:一方面承担国家计划产品购销任务,一方面为农民推销产品,供应生产和生活资料,提供生产前和生产后的服务;领导直属专业公司;指导本市范围的县联社和基层社。在此期间,安庆、宣城、徽州地区供销社分别改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庆、宣城、徽州地区合作办事处。巢湖地区供销合作社改为巢湖地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地区供销合作社仍然保留原名称。
1985年,徽州地区合作办事处更名为徽州地区供销合作社。
1987年,马鞍山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撤销,其业务归属市商业贸易委员会。
1987年,撤销徽州地区,设立黄山市,徽州地区供销合作社改为黄山市供销合作社。
1988年,撤销安庆地区和安庆市,重新组建安庆市,原安庆地区合作办事处和安庆市社撤销,重新组建了安庆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同时,设立池州地区,成立了池州地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