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38年(1949年)6月至1950年11月,皖南先后有22个县建立了合作总社。即芜湖县社;池州专区的贵池、繁昌、至德、东流、石埭、青阳、太平、铜陵县社;宣城专区的宣城、当涂、南陵、郎溪、广德、泾县、宁国县社;徽州专区的歙县、旌德、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县社。
1950年5月至10月,皖北先后有49个县建立了合作总社。即阜阳专区的阜阳、太和、亳县、涡阳、蒙城、凤台、颍上、临泉、阜南县社;宿县专区的宿县、灵璧、泗县、泗洪、五河、怀远、砀山、萧县、永城、濉溪县社;滁县专区的滁县、来安、江浦、全椒、定远、凤阳、嘉山、盱眙、炳辉县社;巢湖专区的巢县、无为、含山、和县、庐江、肥东、肥西县社;六安专区的六安、舒城、霍山、金寨、寿县、霍邱县社;安庆专区的怀宁、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桐城、桐庐县社。
1951年,皖北区桐庐县更名为湖东县,桐庐县合作总社亦随之更名为湖东县合作总社。
1952年,江浦、萧县、砀山三县划为江苏省,三县的合作社亦随之划出。
1953年,撤销界首市,设立界首县,成立了界首县合作总社。
1954年9月后,各县合作总社均更名为县供销合作社。
1955年,盱眙、泗洪两县划归江苏省,两县的供销社亦随之划出;江苏省的萧县、砀山两县复属安徽省,两县的供销社也复归。同年,湖东县更名为枞阳县,湖东县供销合作社更名为枞阳县供销合作社。
1958年6月后,各县供销合作社先后与商业局合并。
1961年9月至年底,先后恢复66个县供销合作社。即阜阳专区的阜阳、太和、亳县、涡阳、蒙城、凤台、颍上、临泉、阜南、界首县社;宿县专区的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砀山、萧县县社;滁县专区的滁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天长、肥东县社;六安专区的六安、舒城、霍山、金寨、寿县、霍邱、庐江、肥西县社;安庆专区的怀宁、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桐城、枞阳、东至、青阳、贵池、铜陵县社;芜湖专区的巢县、无为、含山、和县、芜湖、宣城、当涂、南陵、郎溪、广德、泾县、繁昌县社;徽州专区的歙县、施德、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太平、宁国县社。
1964年设立利辛、固镇、长丰县,相继成立了利辛、固镇、长丰县供销合作社。
1965年石埭县改为石台县,同时,县供销合作社也随之改名。
1968年至1970年间,各县供销社相继撤销,原属供销社的业务大部分划归商业系统。
1975年8月后,恢复70个县供销合作社,即合肥市的长丰县社;铜陵市的铜陵县社;阜阳地区的阜阳、太和、亳县、涡阳、蒙城、凤台、颍上、临泉、阜南、界首、利辛县、社;宿县地区的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砀山、萧县、固镇县社;滁县、地区的滁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天长县社;六安地区的六安、舒城、霍山、金寨、寿县、霍邱、肥西县社;安庆地区的怀宁、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桐城、枞阳县社;巢湖地区的巢县、无为、含山、和县、庐江、肥东县社;芜湖地区的芜湖、宣城、当涂、南陵、郎溪、广德、泾县、繁昌县社;徽州地区的歙县、旌德、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宁国县社;池州地区的贵池、青阳、东至、太平、石台县社。
1983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3年底至1984年间,有47个县供销合作社更名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即合肥市的长丰、肥东县社;蚌埠市的怀远、五河、固镇县社;淮南市的凤台县社;马鞍山市的当涂县社;淮北市的濉溪县社;芜湖市的芜湖、繁昌、青阳县社;阜阳地区的蒙城、颍上、界首县社;宿县地区的宿县、灵璧、泗县、砀山、萧县县社;滁县地区的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天长县社;六安地区的六安、舒城、霍山、金寨、寿县、霍邱县社;安庆地区的怀宁、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桐城、贵池县社;巢湖地区的无为、含山、和县、庐江县社;宣城地区的广德、宁国县、社;徽州地区的歙县、黟县县社。其它20个县社尚未更改名称。
80年代,阜阳县、亳县、宿县、滁县、六安县、宣城县、巢县、贵池县,相继改为地辖市。随之,这8个县社分别更名为阜阳、亳州、宿州、宣州市供销合作社;巢湖、贵池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六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987年,县级黄山市和屯溪市,改为黄山市的黄山区和屯溪区,两市供销社更名为黄山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屯溪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