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苹果 柑桔
一、苹果 1952年至60年代,供销社苹果收购量很小。1965年起,随着苹果产量的提高,收购数量增加。1984年起,苹果实行多渠道经营,社队及果农自销数量增加,供销社收购数量锐减。1987年起,直接向省外生产单位购进的苹果增加,收购量有所回升。 1956年起,苹果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计划调拨商品。安徽为非重点产区,省内市场供应主要靠省外货源,每年由国家安排从山东、辽宁等省调入苹果。1984年,苹果由派购改为议购议销,省外调入量逐年减少。1959~1988年若干年份苹果购销数量见表5—1—6。 1959~1988年若干年份安徽省苹果购销数量统计表 表5—1—6单位:吨 ![]() 注:1952年国内纯购进为11.6吨,1955年为0.4吨,1956年为2.2吨,1958年为1.9吨,1960年为3.8吨,1961年为16.5吨。 1983年商业部以GH 015—83号文发布了鲜苹果部颁标准后,省外调入的苹果执行该标准,省内收购参照执行。 二、柑桔 1952年起,供销社收购柑桔。1956年起柑桔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的计划调拨商品,安徽为柑桔非重点产区,省内市场供应多靠省外调入,每年国家安排从浙江、四川、江西、福建等省调进柑桔。60年代,年调入量400~800吨。1972年~198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供销社共投入资金77.3万元,各种化肥2271吨,重点为农民解决柑桔苗木、防寒设施及栽培技术培训等。1979年起,随着柑桔生产的发展,产量增加,省外柑桔也大量流入,收购量增加很快,其中省内货源只占28%~30%。1984年,柑桔由派购改为议购议销后,省外柑桔大量流入全省市场,且价格低于省产柑桔,加之,多渠道经营后,供销社收购量下降。1967~1988年柑桔购销数量见表5—1—7。 1967~1988年安徽省柑桔购销数量统计表 表5—1—7单位:吨 ![]() 注:国内纯购进1952年2.1吨、1953年23.5吨、1955年32.2吨、1956年46.5吨、1959年60吨、1960年119.8吨、1961年25.7吨、1962年87.2吨、1963年62.3吨、1964年150.8吨、1966年142吨。 1965年,省供销社制定柑桔收购质量标准。1983年商业部以GH 014—83号发布了鲜柑桔部颁标准后,省外调入的柑桔执行该标准,省内收购参照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