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购销沿革
供销社经营的调味品省内产的以大蒜、生姜、辣椒干、味精为主,其中,大蒜、生姜产量较大。1979年以前,调味品生产多数被限制在农民的自留地里,商品量很小;味精生产多因原料不足,产量亦很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味品生产得到很大发展。由于受国际市场行情和销量的影响,调味品产量变化较大。 建国初,调味品为供销社经营。1956年,在蚌埠、合肥、芜湖、安庆、淮南、屯溪、滁县、宿县、阜阳等有蔬菜公司机构的地市,调味品划归国营商业。1963年,重新划归供销社经营。1962年,生姜、大蒜、辣椒干为省管收购价格、调拨指标商品。1965年,省供销社规定,辣椒干在省内调拨按省安排计划组织产、销区县公司、市供销社直接购销,调省外和供应出口部分,由产区县公司经营;生姜、大蒜在省内调拨部分由产区县组织、基层社经营,直接与销区购销结算;调省外部分由区县公司经营。1979年,生姜、大蒜试行议购议销。1980年,大蒜头、生姜、辣椒干、味精等放为地、县供销社管理。1982年起,调味品市场全面放开。 花椒、八角自1956年起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商品,每年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分配调拨计划。1984年起,实行议购议销。省外调入的花椒、八角由分公司统一经营,再分销各地。黑、白胡椒、茴香等均由各地自由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