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78年以前,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科学技术工作,由各业务部门自行管理。主要是围绕商品购销、农副产品加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业务,开展科研和商业机械化工作,同时还协助农村社队发展多种经营,开展科研活动。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供销社重视科技工作。同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后两次召开科技机械工作会和科技情报会议,并下达《关于加强科技机械工作的通知》。为了抓好供销社的科技工作,全国总社设立科技机械局,并要求县以上各级供销社设立科技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基层单位也要设人专管或兼管科技工作。12月,省编委以(78)168号文批准省供销合作社的报告,同意成立省供销社科学技术研究所,编制40人。负责全系统科技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双重任务。1979年,省社下达《关于供销系统设立专门管理科技机构的通知》之后,大部分地、市、县供销社建立了科技管理的专(兼)管理机构,配备了相应人员。为了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省社根据全国总社1979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社科学技术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安徽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供销社系统科技工作管理的基本体制和任务是:(1)科研项目管理。依据科研项目重要程度和涉及面大小,划分为国家项目、总社项目和省(市、自治区)社项目,实行三级管理。总社负责管理国家和总安排的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和重要科学研究项目,省社负责管理承担总社下达和自身安排的科研项目。同时指导所辖地、市、县社的科研工作;(2)科技成果的鉴定、上报和登记。省社负责登记、申报国家(含全国总社)和省科委的成果项目,审批省社下达和科研成果;(3)指导各地市县供销社开展质量标准、计量、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工作和科技情报工作。供销社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三个渠道:(1)国家拨给。凡是由国家和省科委下达科研项目,其经费由下达单位拨付;(2)全国总社(商业部)下达的项目,由其拨付;(3)省及各地供销社自筹。供销社体制改革后,省社的科研经费全部由自己解决。为了解决各地供销社科研经费开支渠道,1981年,省社根据全国总社(80)供财845号文件精神,规定科研经费一般不少于全部利润留成的2%。有的地市社还规定科研经费可以在“更新改造资金”或“扶持生产资金”中动支。
1980年,省社提出科技发展方向是:地方研究机构坚持以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为主,要紧紧围绕商品购销、加工、调运、养护和综合利用及协助社队开展多种经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生产发展,帮助农民富裕起来,为提高商品质量,减少损失,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服务。全省供销科技工作的任务是:(1)研究野生植物的综合利用。(2)研究和推广主要商品在收购、加工、养护、调运、销售和饮食服务方面的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3)研究废旧物资的加工利用。(4)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技术,帮助降低农业生产成本。(5)搞好农业标准化计量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工作。(6)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组织技术交流、普及科学教育、培养科技人才。(7)加强科技情报和资料工作。
1981年,省社在合肥召开由各地、市社和重点县供销社参加的科技工作会议,确定安徽省供销社科技工作的方针是:围绕供销社业务服务,促进业务发展,促使供销社提高管理、经营水平。进一步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科技工作的内容、科学研究(即承担国家、省、地方科研项目);商业机械化工作;科技情报;标准、计量、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四项技术保障工作。主要任务:(1)科研项目重点放在积极支持农村多种经营,为发展供销社主营的农副产品提供科学技术;并把科研和技术推广应用结合起来;(2)商业机械化。解决农村饮食服务和糕点加工机械化的推广,科学地改进商品陈列、打包和包装,研究和推广太阳能灶、余热小锅炉、远红外线烘烤炉以及电子自动售柴油装置等;(3)科技情报工作。建立科技情报网络、办刊物等;(4)抓好为供销社业务服务的标准、计量、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四项技术保证工作。
1985年以来,随着供销社商办工业的迅速发展,科技工作转向为两个重点服务,即为商品流通服务、为供销社工业服务。1987年,省社设立科技工业处(与业务处合署办公),负责全系统的科技管理工作。省社科研所主要职能转向围绕供销社业务搞好科学研究和有偿技术服务工作,促使科研所逐步走上靠自身科研开发,增强自身活力的自我发展新机制。
1984年,省农资公司成立了“科技服务科”和“安徽省农资公司科技服务部”。各地市县也相应的成立了科技科(股),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资技术服务体系。1987年,巢湖市庙集乡创建本省第一所“庄稼医院”,促进了农资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1988年,科技工作把科技兴农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