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职工人数
1949年,据皖南合作总社年末统计,专区、市合作总社有职工118人,县总杜274人,区社72人。皖北区各市、县人数不详。1950年,成立皖北合作总社,至年末统计,该区各级社人数为:皖北合作总社309人,专区、市社636人,县总社3573人。
1952年,成立安徽省合作总社。年末,各级机构人数为:省总社964人,省辖市总社445人,县级联社(总社)6782人,基层社21910人。全省合作社固定职工为24580人。
随着合作事业的发展,人员逐年增加。1954年,安徽省合作总社更名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至年末统计,各级供销社人数为:省社1032人(包括7个专区办事处),占总人数2.3%;县供销合作社5847人,占总人数12.8%;基层供销合作社38867人,占总人数84.9%。职工人数中:行政管理人员占34.2%,供销业务人员占63.9%。
1957年,按照中共安徽省委的要求,在全省供销社系统开展整编,精减人员11449人。至年末统计:省供销合作社476人,专区办事处325人,省社直属采购供应站660人,市供销合作社2587人,县供销合作社8685人,基层供销合作社33678人。1958年,县以上各级供销社并入同级国营商业。
1961年,恢复各级供销合作社,至年末统计,全省供销社系统职工有38584人,尚有公私合营人员1382人。市级供销合作社增加郊区社,人员比1952年略有增加,县供销合作社减少27.9%,基层供销合作社减少20.4%。鉴于各级供销社恢复不久,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和质量差(主要是新人员多、文化水平低,小商小贩为数不少,领导骨干少而弱)。1962年8月10日省委转批省供销合作社《关于供销社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调整职工队伍的报告》,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精减调整人员工作,计划精简、调出6921人,补充9321人。至1963年末统计,各级供销合作社实有职工人数为:省供销合作社及直属单位873人,专区办事处304人,省属批发站1070人,县、市级供销社及直属单位:5756人,基层供销社32000人。在职工总数中,县以上各级供销社行政机构人员4083人,商业企业及经营单位人员42046人,饮食业163人,服务业244人,附属独立核算的加工生产企业3425人,其他附属单位42人。在商业企业及经营单位人员中,有管理人员9086人,业务人员30095人,服务人员809人,非独立附属加工人员1643人。次年,全省供销社系统精简调出10531人,补充到供销社13353人。年末,各级供销社人数为:省级社1850人(包括分公司和直属工业企业),专区办事处297人,市、县级供销社13685人,基层社29663人。1968至1970年间,各级供销社并入国营商业。
1975年,恢复各级供销合作社。据1976年末统计,全省供销社系统人数为:县以上各级供销社行政机构3386人,企业机构65729人,饮食、服务业946人,独立核算加工生产企业8739人,其他附属单位1222人,基层社49906人。在企业机构中,有管理人员15570人,业务人员47574人,其他人员2585人。此外,全省各级供销社有临时工21248人,亦商亦农人员17994人。1977年至1979年期间,由于供销社部分职工的退离休,基层单位人员短缺,全省计招收学员工2万余人。据1980年统计,各级供销社人数为:供销社行政机构2989人,商业企业118891人,饮食业1229人,服务业982人,加工生产企业18557人,其他单位649人。在职工总数中,县以上供销社51640人,基层社91657人,在商业企业人员中,有管理人员18519人,业务人员89260人,服务人员9098人,其他人员2014人,全省计有固定职工93287人。
1984年6月,供销合作社由全民劳动计划体制改为集体劳动工资计划体制。年末,保留全民身份的职工103787人,固定工122269人。由于所有制变更,大量集体所有制企业人员调入供销社,加之,供销社归口管理的部分合作商店和新集体企业解体,人员也流入供销社,致使人员增长失控,据1986年和1987年两年统计,供销社集体所有制人员增加10657人。1988年各级供销社人数:各级联社3472人,商业企业146645人,饮食业435人,服务、修理业981人,独立核算加工生产企业30373人,其他独立附属单位843人。在总人数中,县以上企业42599人,基层社104046人。在商业企业人员中,有管理人员23238人,业务人员121021人(包括售货员83910、保管员10386人、采收购员15416人);在饮食业人员中,有管理人员61人,业务人员360人(包括厨师120人);在服务、修理业人员中,有管理人员129人、业务人员776人(包括理发员6人);在独立核算加工生产企业中,有生产工人249119人;全省供销系统有固定工135706人。1949年至1988年若干年份全省供销社职工人数见表13—7—1。
1949~1988年若干年份安徽省供销社系统职工人数统计表
表13—7—1单位:人

注:表中1977年以前均为固定工,1978~1988年职工人数均包括临时工、计划外用工以及合同制职工。
二、文化结构
建国前,合作社职工中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据1952年统计,全省合作社干部24245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人、大学142人、高中1317人、初中6627人、高小9574人、初小5665人、文盲914人。之后,随着扫盲运动的深入开展,招收知识青年进供销社,职工的文化结构有所提高。据1962年统计,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79人、高中文化程度的159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3584人。
1984年6月末统计,全省供销社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36人、中专2882人、高中2030人、初中以下77798人。在地、市供销社主任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0人、中专3人、高中17人、初中以下23人。在县供销社主任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5人、中专57人、高中73人、初中以下206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