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制钱
清代制钱沿袭方孔圆钱传统模式,未入关前已在满洲铸钱。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后,仿明朝办法,在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以后在各省设局鼓铸。 安徽于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布政司仍设在江宁(今南京),乾隆年间才以安庆为省会。雍正九年(1731年)曾在江宁设“宝安局”,铸“雍正通宝”钱。雍正十二年停铸(注:《皇朝通考·钱币考》。)。安徽境内未曾铸造制钱,使用的制钱大部分来自江南省(安徽、江苏省前身)的“宝宁局”和“宝苏局”。安徽近年出土的清代制钱,以乾隆、嘉庆、道光3朝的最多。1986年六安县姚李乡出土100多公斤、1987年青阳县五溪供销社收购75公斤、1988年凤阳县临淮关出土230公斤、1989年肥东县石塘乡出土100多公斤、定远县藕塘乡出土150公斤、亳州市东郊出土100多公斤,其中除少量前朝钱外,大多数为乾隆、嘉庆、道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