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已见资料,安徽钱庄最早是开设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的望江陈德兴钱庄,至光绪年间,钱庄已遍及各府、州、县。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钱庄停歇,社会秩序稍事平定又陆续复业。民国8年(1919年),据《安徽六十县经济调查》对怀宁、休宁、芜湖、寿县、阜阳、太和等20个县的钱庄登记,共有92家。此后,因受天灾、兵祸的影响,逐渐减少。抗日战争期间,省内钱庄再次大部停歇,只有沦陷区的芜湖、蚌埠两地畸形发展,复业连同新设的钱庄,反比战前增多。战后,国民政府对银钱业实行限制政策,沦陷期间开设的钱庄一概不许登记开业;战前原有钱庄,申请复业又受诸多限制,领照营业者为数不多。但众多的无照钱庄,通过种种渠道获得当地政府默许,照样营业。短暂的繁荣,很快被通货膨胀所扼杀。钱庄竞争不过银行,吸收不到存款,也不敢放款,纷纷关门歇业;少数维持到解放前夕,也不是经营正常业务,而是靠囤积货物、做投机生意苟延残喘。
清末和民国时期,钱庄也和典当一样,大的钱庄为豪绅巨贾,或以官绅作后台。江淮之间各地钱庄,有72家属于李鸿章家族开设,每家资本约在白银3万两以上。六安麻埠阜丰银号,业主祝老四系袁世凯的堂妹婿,他赁借袁世凯的权势和妻室丰厚的陪嫁开设银号、盐店、茶行,该地金融、贸易曾受其左右。阜阳的益顺恒、益萃恒、汇昌和等钱庄都仰仗安徽督军倪嗣冲作后盾,汇昌和钱庄是倪嗣冲的女婿、出任过皖南镇守使的王慈生派人开设。
省内钱庄分布状况:安庆曾是省会所在地,寿县乃历史悠久的古城,六安是大别山门户,阜阳、太和均系商旅云集之处,安徽早期钱庄多半集中在上述各地。从清末到民国前期,安庆有钱庄、银号60家,寿县14家,六安12家,阜阳44家,太和20家。徽州以善于经商驰名,安庆开设也较早,歙县德茂、同茂钱庄开设于清同治末年,连同休宁、屯溪共有9家。芜湖于清末辟为商埠,蚌埠自民初形成水陆交通要津,安徽后期钱庄主要集中在芜、蚌两埠。芜湖在清末有钱庄30余家,至抗日战争前有51家,日伪占领期间有87家,抗战胜利后领照营业者11家、无照但有一定规模和影响者40余家。蚌埠有钱庄、银号抗战前17家,日伪占领期间44家,战后17家。解放后,经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芜湖市有24家钱庄恢复营业,并有18家钱庄代理上海30家行庄业务。私营钱庄一般资力薄弱,经营方式不适应人民金融事业的要求,故存在时间短暂,至1951年,所有钱庄都先后停歇。
从清末至解放前,省内大多数县城及大的集镇都开设过钱庄,还有一些钱业兼营鸦片买卖的“钱土店”。因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散失,且当时许多规模较小的钱庄,既无名号,又无登记注册,全省钱庄总数无法准确统计,已见资料各主要城市有名号的钱庄见表2—1—4。
钱庄的营业对象主要是中小商业,经营方式比典当业进步。省内钱庄业,在清末民初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业务制度。营业范围有:存款、放款、汇款、兑换,有些还兼营工商贸易,哪方有利就将资金往哪方投放。经营方式:不仅与商业往来,同业间也有往来;不仅本埠同业往来,而且有埠际往来。较大的钱庄,都与外埠同业有通汇关系。获利手段:主要是在存放款间获利息差额;此外还从银钱兑换中取利,从揽收汇款中赚取空头利息,从揽做代办事项中收取报酬。存放利差:存款利率一般是活期6厘,定期8厘至1分2厘;放款利率,1分至2分,且计复利,按月结算,变成利生利。银钱兑换:清末民初银钱比价,太和县钱庄规定银元换零钱,一元换五串,扣除手续费只付给四串六百文;零换整,照比价五串换一元,另收5%的手续费。银两换钱,换进的银两总要扒去几分成色,换出时却要按十分成色,一进一出大约获利15%以上。“废两改元”以后,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是银元,银元最高时折银7.3钱,最低时折银6钱,相差部分称作“洋厘”,是钱庄的一种无形收入。实行法币政策以后,大票换小票也要收取贴水。
民国20年前后,省内各主要城市普遍成立银钱业同业公会,各钱庄都要遵守公会订立的章程和营业规则。蚌埠银钱业公会章程规定钱庄营业范围为六项:经收各种存款;经放透支及抵押放款;各种期票贴现;汇兑各路银两或银元及货物押汇;其他关于银钱业因固有之习惯事业;公设评价市场,同业评议市价,每日上午8时,在公会内集议汇兑及外埠各处期票等行市,逐日挂牌,各应遵守。芜湖、安庆等也有类似章程规则。
钱庄的组织形式与商业银行基本相同,按股份有限公司登记注册。大钱庄甚至比小银行规模还大。管理机构为董事会,设经理总揽全部事务,对董事会负责;副理、襄理协助经理工作;襄理以下按业务进行分工,各庄号依其规模大小分设若干部门或专业人员。
钱庄、银号对客户或同业之间汇兑往来、存放借贷、利息高低、手续费多少,按章程规定应有钱业公会统一厘订,实际上完全由各庄号根据自己头寸多少、市场银根松紧、物价涨落、往来信用关系、资金供求缓急等随机应变。蚌埠钱庄把骨干成员称为“四梁”(经理、副理、襄理、业务主任)、“四柱”(内帐、外帐、出纳、跑街),并有八句经营决窍:“四梁能吃力,四柱能吃苦,信息摸得准,客户拉得住,算盘打得精,资金调度活,无力不出,无利不捞”。
在众多的钱庄经营者中,也有不重私利者,望江县陈尚康以经营钱业方便乡邻,不谋高利盘剥,反而多次出资举办公益事业,颇受乡人爱戴。他经营的陈德兴钱庄是望江县城一家著名的老店,有70多年的历史。因其善经营、会管理,钱庄业务兴隆,不谋高利而利润颇丰。他有4家外地为官的财东,每户每年有白银3至5千两存入,因与陈家是世交,银两寄存,不收利息。有这些无息资金支撑,钱庄就以微利贷款给中小商店和小商小贩,既搞活了钱庄业务,又支持了城乡商贸繁荣。曾资助大米200担修造城北卷拱桥,又为拓格冲渡口建造两条重10吨的渡船。民国20年望江县遭受特大洪水,灾民流离失所,陈尚廉四处募捐购买大米,并自捐大米700余担,举办施粥厂,设4个施粥点,早晚两餐;还购进柴草竹木搭盖草舍数百间收容灾民。受惠乡民们联合赠送“济公好义”匾额一方,以表敬意。由于陈尚廉善于经营,商誉良好,被公请担任县商会会长,安徽省红十字会聘任他为望江分会会长。民国20年陈尚廉久病不愈,遂嘱管事将该县穷苦百姓、小商小贩借款10余万吊的条据全部清理焚毁,老百姓无不钦佩。民国21年春陈尚廉病逝,吊唁者达数万人,全县乡民合送“仁者并寿”匾额一方。
安徽省各时期钱庄业一览表

上一篇:第一节 典当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