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外国政府贷款、混合贷款、买方信贷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利用外资项目迅速增多。为筹措更多的境外资金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由中国银行承办的外国政府贷款、混合贷款和买方信贷项目也日益增多(以下简称“三贷”)。
由于“三贷”资金在国际上较容易筹措,合肥中行鼓励企业凡适合使用“三贷”项目的尽量使用此种融资方式,以便扩大外汇贷款使用范围。“三贷”的对象:是国内的企事业或被授权的政府部门。“三贷”的范围:主要用于加强基础工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创汇实力。凡已纳入政府间“财政合作协议书”,并符合银行对外签订的“三贷”条件者,可申请此类贷款。贷款的条件:项目列入计划、资金投向正确、配套条件齐备、项目效益明显,贷款要求与手续和一般外汇贷款相同。“三贷”的银行费用:一是出口国银行发放信贷收取手续费、承担费、管理费等“上游协议”费用;二是国内转贷行的“下游协议”费用。
1980年6月30日,合肥中行、省对外贸易局、省第三轻工业厅联合颁发《关于办理买方信贷、引进设备审批手续的通知》规定:使用英、法、意买方信贷的项目,各地市二轻局、外贸局必须与当地中行(无中行机构的与当地人民银行)共同参与审理盖章上报。合肥市的单位使用买方信贷项目,可由二轻、外贸局直接与合肥中行共同审理盖章上报。当年8月,经中国银行批准合肥中行开办了买方信贷业务,利用法国买方信贷12万美元和意大利买方信贷10万美元,为芜湖华侨皮鞋厂引进生产设备;12月,利用英国买方信贷90万美元,支持蚌埠化工厂引进无菌明胶设备用于技术改造。1981年5月,利用英国买方信贷99万美元,引进针织设备及配件,支持蚌埠针织厂的技术改造。1982年12月,利用意大利政府混合贷款480万美元,引进大理石开采和加工设备,支持安庆大理石厂技改项目。1984年4月,利用法国买方信贷876万美元,支持安徽特级无水酒精总厂(宿州市)引进年产1.5万吨无水酒精生产设备。1985年8月,利用瑞典政府混合贷款300万美元,引进奶油生产线,支持合肥永康食品厂技术改造。1988年5月,利用法国买方信贷3144万法国法郎(约455万美元),支持合肥化工厂引进1.5万吨PVC糊树脂生产线。1989年1月,转贷卢森堡政府混合贷款427万美元,支持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三炼钢厂引进炼钢生产设备;9月,利用法国政府混合贷款4599万法国法郎(约666万美元),引进水库活动坝设备,支持黄山市新安江综合开发项目。1990年7月,利用奥地利政府混合贷款446万美元,引进抽汽冷凝汽式发电机组,用于亳州市热电厂项目建设;同时,利用奥地利政府混合贷款535万美元,引进斯太尔底盘生产线,支持合肥淝河汽车制造厂技改项目的实施。
二、世界银行融资
中国政府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席位后,于1982年第一次引进世界银行资金,用于华北平原农业项目,涉及山东、安徽、河南3省9个县。安徽省项目区为涡阳、蒙城、濉溪3个县,用于治理砂礓土和农业机械化。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SDR(特别提款权),其中安徽省1500万SDR,由省农业银行负责实施。
1985年10月,引进世界银行实施“淠史杭——巢湖”农村信贷项目协定和信贷协定签约,共引进软贷款(无息)7730万SDR、硬贷款(有息)1500万美元;要求项目涉及到经营性并有盈利;项目区覆盖六安、巢湖、合肥3个地市所辖的13县(市)。省农业银行利用世界银行软贷款293万SDR发放中间贷款,贷款期限为20年,其中宽限期5年。财政部转贷给农业银行的软贷款利率为年率2.3%,未用部分承诺费为年率0.5%。该项目从1986年5月实施到1988年10月向世界银行提款结束,共使用贷款折合9200万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通过进口商品投入,3000万美元通过国内招标,投入钢材、水泥;其余以现汇方式投入作劳务费。对国内投标和劳务费的用汇,经省外汇管理局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意,将外汇结汇,凭银行结汇水单保留外汇额度,结汇的人民币用于工程和劳务费。该项贷款不但提高了淠史杭流域的灌溉和防洪能力,加强这一流域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而且还支持了33个项目的建设。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24个,渔业开发项目8个,畜禽养殖项目1个。同年,省投资银行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160万美元,支持8个企业引进技术设备。
1986年,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国家财政部引进第三笔世界银行农村项目贷款,总额为12375万SDR(当时1SDR=1.37379美元)。原项目计划中没有安徽,由于省政府的支持和省农业银行的积极争取,中国农业银行第一批安排给1000万美元;1988年和1989年又分别追加1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实际共用款1275万美元。贷款期15年,其中宽限期5年。世界银行要求财政部转贷给农业银行时要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挂钩,美元转贷款利率为固定年率5.625%,人民币贷款利率为人民银行向专业银行再贷款利率的70%。贷款业务涉及阜阳、宿县地区及蚌埠、淮南、淮北市农业银行17个县、市支行和2个县(区)信用合用联社。到1990年底,共安排项目51个,实施38个。其中,水果项目2个,水产项目3个,畜牧业项目6个,农产品加工项目25个,农村信用社项目2个,有70%的项目在年底建成投产。
三、国际融资租赁
国际融资租赁是国内企业需要采购国外大型机械设备时,国内金融机构向国外金融机构借款或用国外金融机构购进所需机械设备出租给国内企业使用的一种方式。安徽省投资银行积极开办融资租赁业务,1986年,为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代办了2个租凭项目,融资268万美元;1987年,为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代办了2个租赁项目,租赁总额359万美元。
四、国际其他融资
1986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获得每年2000万美元的对外借款指标,后调整500万美元给合肥中行,减为1500万美元。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拓展业务、落实指标,支持安徽经济发展,当年2月,与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签订500万美元的短期贷款协议,支持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动力厂的技术改造项目;当年3月和7月先后与日元大和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签订500万美元的短期贷款协议;1987年12月,与日本住友银行签订650万美元浮动利率长期贷款协议,期限8年,这是该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从境外筹措长期资金;1987年12月,又与日本债券信用银行以较为优惠的利率,签订5亿日元长期贷款协议,期限5年;1988年3月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日本三和银行、8月与日本东海银行、9月与德国北德州立银行分别签订各500万美元短期贷款协议,当年实际贷款额为1206万美元,用于企业的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
1989年,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境外融资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仍从国外融资1670万美元。
1990年,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国际金融业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年末,吸收国外商业贷款余额1358万美元;累计借外债5676.70万美元和5亿日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