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50年代的计划统计
省分公司及各支公司大部分设立了计划科、股、组,作为计划统计工作的职能部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每年初,省分公司根据上级公司分配的各项数字和具体要求,结合上年度有关数字,制定全省性业务、财务年度、半年度、季度计划,按类别分下达各地,作为各地在各个计划期内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定期检查。年底,针对各支公司的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总结在完成计划过程中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纠正偏差或适当调整计划,使计划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195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并颁布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统计报告制度》,后于1952年、1954年、1956年作了3次修订。皖南、北分公司当即布置支公司遵照执行。此项统计报告制度,统一规定了统计报表式样、编报方法。统计报表分基层原始表与分析合并表两类,前者由基层支公司填报,后者由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汇报,每类又分为若干统计表。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公司均不得更改和任意另加报表交下级填报,如确有需要增减必须经过批准手续。省分公司规定:凡分公司所属会计独立的支公司、营业所、办事处、营业部为基层统计单位(会计不独立机构由所属支公司统一编报)。报送办法是直报省分公司,同时县支公司应加报一份给所辖中心支公司。要求各项统计数字必须与业务、财务等部门的数字保持统一。为纠正会计、统计、业务、防理各部门数字不一致的状况,省分公司于1952年12月9日召开统计会议,着重指出数字工作的严肃性及重要意义,明确交待数字统一方法。会后,省分公司又专门派人到数字严重混乱的支公司具体辅导,并把统计工作列为工作检查内容之一。因而自1953年起,各支公司部门间的统计得到统一。
1953年9月,省分公司下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徽省分公司计划报告制度》,要求各地遵照执行。规定各支公司编送分公司的工作报告有:(1)月份工作综合简报;(2)季度综合报告;(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4)专题报告。编送分公司的工作计划有:(1)年度工作计划;(2)季度工作计划。省分公司每年汇总全省的各类统计数字,经过分析研究,用文字及数字并列方式编制各年度的《保险统计检查报告》下发辖内各公司,上报总公司。内容包括:各险保费收入实绩和完成计划情况,各主要业务来源及季度间的变化情况、赔款情况、支出情况等,并分别与上年度实绩进行比较。
1956年3月,省分公司组织统计人员学习统计业务。同年11月19日~28日,又召开了计划、统计、会计会议,贯彻新的制度,研究分公司拟定的补充规定等9个文件,进一步提高统计干部的业务水平。
二、80年代的计划统计
1983年前,省内各级保险公司计划、统计工作分别由财务、业务、综合等部门承担。1984年3月8日,省分公司设立“计划财务处”,地、市、县支公司分别成立计划财务科、股。1985年,省分公司决定将计划、财务部门分设,成立计划处。同时,各地、市支公司设立计划科,县支公司必须配备专职计统人员,负责制定经营计划,进行统计和编选预算等项管理工作。
(1)整理编印保险业务统计资料。1985年下半年,以省分公司计划处为主,对“七.五”期间的统计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至1990年底,已分别编印出1980~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的《安徽省保险业务统计资料汇编》共5本。是年,由计划处编纂了《八九年全省统计分析报告与专题调查汇编》、《八九年全省统计分析报告和专题调查汇编》。
(2)开展全省社会可保财产调查。1982年5月,省分公司组织力量在蚌埠、安庆、铜陵、马鞍山、芜湖、淮南等市,对企业进行普查,为财产保全保足提供了依据。1987年,动员各级公司以计划部门为主,业务部门配合,全省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省社会资产、保源大调查,为开展保险业务提供了大量的数字资料。1983年,组织全省计划干部对国民财产和可保对象进行全面调查,为编制保险业务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1989~1990年全省再次进行保险资源的调查,为有效地掌握保源规模及其分布情况,承保的广度和深度,制定保险业务发展计划和确定险种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进行统计专项调查。为了掌握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分公司及时组织各地对业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调查。1987年,完成的专项调查报告有滁县地区支公司《对粮食企业保险情况的调查》、蚌埠市支公司《关于当前机动车辆赔付情况的分析》、马鞍山市《对开办自行车保险的调查》、徽州地区《对联运代办铁路货物运输保险的调查》、六安地区《对保险专职代办情况的调查》等。这些调查报告有情况、有数字、有分析、有见解,对加强业务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1989年,省分公司计划处针对全省一些部门和单位擅自办或变相办保险业务的情况,由计划处拟定调查题纲,并牵头组织9个处室到16个地、市就“关于经济形势及其对保险影响”作了大量、细致的调查,而后综合上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从1985年起,省分公司根据上级部署及结合全省实际开始制订各种保险中短期业务发展计划。
(1)中期计划。1985年,着手编制安徽保险“七.五”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或原则),业务发展方向和重点,预定达到目标,采取的主要方法和措施等几个部分。1986年,对此计划进行了修订、充实和完善。计划要求平均每年保险费增长约40%,到1990年,国内业务保费收入达到39500万元。1990年5~6月,在业务、财务、人事、教育等部门的配合下,经过调查分析和论证,编制了全省保险“八.五”计划和10年规划,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2)短期计划。全省短期计划以年度计划为主要形式,在上年度计划实绩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达的任务和规定的平均发展速度,参照全省上年度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等各种因素,综合平衡后制定。采取“年初一次下达到位,年中适时适度调整”的方法。1986年前,省分公司对各地、市不仅下达保费收入总任务、增长速度,还具体规定险种间的结构比例。1987年,进行了改革,计划下达“实行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争取数)相结合”,各地、市按下达的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到险种后,上报省分公司汇总。
为实行对计划全面管理,省分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全省及各地计划进度,科学分析和预测业务进展情况,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决策服务。1987年6月下旬,省分公司在“全省政府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前5个月的保费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后7个月的保险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预测,使与会者坚定了完成任务的信心。1989年始,省分公司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业务活动分析会,由总经理主持,计划处牵头,业务、财务等部门参加,集中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研究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1)制订制度和措施。为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1985年省分公司制订了《安徽省保险业务统计工作计分评比竞赛办法》。《办法》规定:以地、市支公司为单位,对报表报送时间、工作质量和统计分析分别打分,每月通报一次,年终进行总评,对取得前6名的给予奖励。1986年1月,在全省保险系统统计工作会议上对《办法》进行修改。1987年初,为使计统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便于对计统人员考核,省分公司还分别制订了《计划部门的职责范围》(十条)、《统计部门职责范围》(八条)。1988年4月,省分公司计划处印发了计划、统计部门职责范围,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业务统计评比竞赛办法”。12月,对项目电报的内容作了进一步修改,对保险业务收入储金收支的统计作了具体规定,使统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1989~1990年,再次对统计工作竞赛评比办法和项目电报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为全面了解全省保险统计工作现状,1990年8~10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保险统计基础工作质量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统计机构和人员、统计资料的积累和整理、统计分析和专题调查五个方面。检查的重点是县级支公司。在各地、市、县自查基础上,省分公司以全省抽调16名计统人员组织5个小组,于9月份对46个单位进行了抽查和验收,并编发验收通报,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工作。
(2)互通情报,组织信息交流。为弥补报表传递慢的时间差,省分公司决定从1987年4月起,对统计报表的主要业务项目实行“项目电报制”。规定各地、市支公司将当月的保费收入及赔款等主要指标于次月3日前用电报上报省分公司,省分公司于5号前汇总印发到各地、市支公司,从而使各公司能及时了解全省各地的业务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部署。同时,将原编发的《保险业务通报》份数增加到300份,通报面由原来的地、市支公司扩大到县支公司,通报内容从原来只通报保费收入和赔款数字,改为按地、市分险种业务收入和赔款情况,并加以分析,进一步促进了各地业务的发展。
(3)统计分析。1990年,全省保险统计工作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电脑化。各地、市支公司都能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统计报表,做到“表面整洁、章戳齐全”。地、市还按月派员专程送报。同时,统计分析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表现在:一是各地都能抓住当时工作中主要矛盾和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二是能把报告期内业务发展中活的情况反映出来;三是分析报告有数据、有情况、有意见,并能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是年全省共写出统计分析192篇,调查报告32篇。蚌埠市支公司、阜阳地区支公司的计划部门还参加了省分公司保险学会组织的调查报告评选活动,其中滁县地区的专题统计分析被收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统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