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应曾(明末琵琶演奏家)
发布时间:2024-09-13 23:57:23
汤应曾生活年代约在明万历到清顺治(1573~1644)年间,有“汤琵琶”之称。下邳(今江苏邳县一带)人。据王猷定《四照堂集.汤琵琶传》载:他幼好音律,家境贫苦。
曾师事琵琶演奏家蒋山人近一年,曾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明周王府中供职,声名渐著。后应召随征西王将军至嘉峪关、张掖、酒泉一带,常为将帅士兵弹奏乐曲,鼓舞士气。离军府后在襄王府中供职,居楚地3年。明末时回归故里,穷困潦倒,后流落淮浦(今江苏涟水西)、桃源(今江苏泗阳)一带,不知下落,终年约60余岁。
汤应曾能弹《胡笳十八拍》、《塞上》、《洞庭秋思》等百十余曲,尤擅《楚汉》。一般认为《楚汉》即琵琶大曲《十面埋伏》之前身;也有人认为究竟是《十面埋伏》还是《霸王卸甲》的前身,难以确定。汤应曾兼擅文曲武曲,演奏技艺高超:或哀楚令人涕泣,或慷慨令人鼓舞;离人思妇之情,剑弩军骑之声,草木百虫之吟,风雨雷霆之势,均能寄托于琵琶。其技艺水平大体可代表明末清初琵琶的独奏艺术。由于《汤琵琶传》“不脱小说余习”(胡思敬《四照堂集.跋》),行文间杂有奇说异闻,故未必事事真切。
曾师事琵琶演奏家蒋山人近一年,曾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明周王府中供职,声名渐著。后应召随征西王将军至嘉峪关、张掖、酒泉一带,常为将帅士兵弹奏乐曲,鼓舞士气。离军府后在襄王府中供职,居楚地3年。明末时回归故里,穷困潦倒,后流落淮浦(今江苏涟水西)、桃源(今江苏泗阳)一带,不知下落,终年约60余岁。
汤应曾能弹《胡笳十八拍》、《塞上》、《洞庭秋思》等百十余曲,尤擅《楚汉》。一般认为《楚汉》即琵琶大曲《十面埋伏》之前身;也有人认为究竟是《十面埋伏》还是《霸王卸甲》的前身,难以确定。汤应曾兼擅文曲武曲,演奏技艺高超:或哀楚令人涕泣,或慷慨令人鼓舞;离人思妇之情,剑弩军骑之声,草木百虫之吟,风雨雷霆之势,均能寄托于琵琶。其技艺水平大体可代表明末清初琵琶的独奏艺术。由于《汤琵琶传》“不脱小说余习”(胡思敬《四照堂集.跋》),行文间杂有奇说异闻,故未必事事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