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寻找苏东坡在遂溪的足迹(三)

 发布时间:2024-11-16 02:50:02

景接三山阅千秋古色

兰沁一阁传百代文采

1.jpg

景兰阁

前 言

4月22日,本报推出了寻找苏东坡在遂溪的足迹系列报道《斯地景胜 当有文明之祥》,描述了苏东坡在遂溪乐民镇兴廉村(今乐民城村)留宿40日,为村民做了许多好事。5月6日,在《还砚永传坡老墨 望亭常仰祖先型》一文中,讲述了与乐民镇相邻的遂溪河头镇双村,不仅有东坡楼,更建有“还砚亭”,苏东坡当年赠送的墨砚今安放双村。

上周,我们来到遂溪县岭北镇调丰村,寻找苏东坡足迹。

2.jpg

调丰古官道遗址

先后有十位名贤臣经过驿站

调丰村至今已有逾千年历史,村中保存了千年官道。“官道”位于调丰村东面,在岭北镇至建新镇公路旁,“官道”铺设在砂石上,长约100多米牛车辙,十分平滑,是古代的高脚牛车来来去去摩擦而成。牛车辙宽12厘米,深60厘米,两道车辙间距180厘米,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牛蹄印,或深或浅,最深的达8厘米。2006年4月底,经广东省和遂溪博物馆考古专家考证,认为是千年古官道,年代在宋代以前。

由于“官道”就在调丰村旁,朝廷在调丰村设茅亭驿站,供传递公文、来往官员或书生上京赴考途中歇宿、换马。茅亭驿站皆用青石块砌筑基墙茅草盖顶,故称“茅亭”。

宋天禧至绍兴150年间,先后谪居雷州或贬谪琼崖途经茅亭驿站歇宿的有: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十位名相贤臣。

据记载,苏东坡当年在茅亭驿站住了一晚。清乾隆年间进士、翰林编修陈昌齐给茅亭驿站题上“景兰阁”三字。雷州各地儒生敬重陈昌齐,踊跃捐款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改建茅亭为二进合院式石砖木结构硬山顶,坐北朝南,以中轴线分一进门楼,左右次间为塾室,誉名为“景兰阁学堂”,一直延用至1933年,景兰阁私塾学堂被列为广东省100所学校之一,培养出一代代佼佼学者。1950年改名为调丰小学。

我们来到调丰村的“景兰阁”,门额灰塑陈昌齐题书“景兰阁”,下方有一副对联:景接三山阅千秋古色,兰沁一阁传百代文采。调丰小学校长程候鑫告诉我们,“景兰”即是敬仰花中仙子兰花,寓意尊师重教。

3.jpg

东坡井

村中有口东坡井

茅亭驿站南侧凿有一口用青石砌筑的泉井,泉水甘甜清洌。

原湛江市博物馆馆长陈志坚写了《调丰东坡井记》一文,文中说:调丰古有铺递茅亭驿站,乃古雷州主官道经此设置,并凿有一口泉井,深3米,井底有两块天然大青石,石缝冒出3个泉眼,寓意三元;六角形井壁用青石砌筑,用全石雕凿成高66厘米、内径85厘米的圆形井围,含有“圆禄”之蕴。井围中间对称地钻有两个小孔,作为夜晚锁盖井口之用。井泉清澈见底,昼夜溢涌,甘甜清洌;夏凉如清冰爽朗,冬温有白气飘悠。清晨,井泉从井围的两个小孔悠悠然地溢出,发出潺潺流韵,令人流连欣赏。斯井有奇异之象,每年清明时节与腊月之卯晨,人们即听到井底有悦耳的蛙鸣之声。井泉专供过往官员、商贾歇憩汲用。苏东坡因“元祐党人”之故,贬谪惠州,宋绍圣四年(1097),再以“讥斥先朝”之罪,责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四月十九日,苏轼从惠州乘船经西江,于五月十一日与谪雷胞弟苏辙相遇于藤县,偕同下容州经杨梅至信宜、高州、罗州、化州、东圩、迈往到调丰茅亭、苏二至雷州城。苏东坡到调丰茅亭时歇憩,汲井泉解渴,于清塘沐浴。尔后,当地人敬贤如师,把泉井定名为“东坡井”,清塘定名为“东坡塘”,以纪念苏东坡。

千年古村尊师重教

有着千年历史的调丰村还有大宋年间建筑的程氏祖祠,石敢(石狗)、八角石井、东坡石井等文物,明清时代的有外翰第(北京大屋)、景兰阁等;还有元明清时期的古民宅八十多座。这些具有颇高考究价值的历史古迹,令人赞叹不已。

调丰村一向崇尚尊师重教。据《程氏调丰村族谱》记载:始祖程浪斋为宋代进士、任职雷州知军事、诰封奉直大夫。他是在宋嘉定年间举族从滨海的东岸迁来定居的。始祖程浪斋带着中原的书香传统,家传代续,形成了一族淳朴的村风民风,也形成了一村书声琅琅的耕读气象。曾有一门三代四进士的佳话。1982年,调丰村有9人考上大学,轰动全县。时至今日,该村已出了300多名大学生,尊师重教得到很好的体现。

调丰小学校长程候鑫告诉我们,目前,“景兰阁”而今已成为该村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同时,一套以本地历史为依托的调丰小学特色文化教材已经编辑好,并得到了市、县教育部门的肯定,该教材已经正式进学校,成为该校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阵地。

2018年5月20日晚报02版版面截图

4.jpg

供稿人苏志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