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浙江瑞安市湖岭镇鹿木河岙村有一支苏东坡后裔

 发布时间:2024-09-16 09:44:58

提起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可谓妇孺皆知;而提起鹿木河岙村,恐怕还不及鹿木的麦贴锅有名。这个瑞安西部小山村,所居住的苏姓人家,经证实是苏东坡的小儿子苏过的后代子孙。

日前,本报新闻采访车载着一行人前往鹿木社区,一路上,青山如黛,绿树成荫,空气格外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到了河岙村,苏过的32代后人、退休老干部苏茂生热情地接待我们。

河岙村苏姓始祖——为了避世入赘

话说700多年前,那是元朝中后期,兵荒马乱,“眉山堂”苏过的十二世孙苏祖禄三兄弟,从姑苏城(今江苏苏州)一路南徙,辗转避世到东瓯(今温州),寻觅宜居之地。沿途,精通医术(岐黄之术)的苏祖禄,开展行医问诊,帮当地百姓号脉看病,赢得好口碑。

当三兄弟来到陶山棠梨埭村歇脚时,程老员外见苏祖禄医术高明,为人忠厚,有意撮合他和尚未婚嫁的女儿,想要苏祖禄做上门女婿。意思一道明,苏祖禄起先有点犹豫:入赘毕竟不是啥光彩事!可是,经过数月奔波,身心疲惫的他,也想有个家。又见当地民风淳朴,程员外为人厚道,程家小姐更是知书达理、温婉贤淑,两人也算两情相悦,苏祖禄点头同意了。

两位弟弟尊重大哥的选择,三人泪别后,两人继续前行。据悉,其二弟后居住在今福州一带;小弟则选择了今乐清。

苏祖禄先成家后立业,几年下来,家底渐厚,欲另觅住所。因经常上山采药,他发现有一处山岙,土地肥沃,山环水绕,形似盆地,常见山鹿,具有发祥之兆,遂决定来此居住。由此,他成了河岙村苏姓的始祖。

河岙村今非昔比,小河早已不复存在。记者在苏式族谱(修于清代)上看到一幅当年河岙村手绘的全景图,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清澈见底(画有倒影)。

苏祖禄夫妻仅生育一子——苏华。原本希望子孙后代能枝盛叶茂,但是一代又一代,一直到八代都是一脉单传。“我们的老祖宗,那时候就已经实行计划生育了。”70岁的苏茂生调侃道。

苏茂生还讲述了祖宗发家的故事,正应了“寅时葬,卯时发”的传说。传闻,河岙苏氏传至第九代暮乔(开希公)时,一心想找处旺丁之地。于是,请风水先生找了一块风水宝地,安葬了他的祖父。之后,没过多久,暮乔竟然挖到金银财宝发了横财,购置千亩良田,不但从此富甲一方,而且居然就在他这一代,顺利地生下三个儿子。

补廪生后代有位编辑家

河岙村还曾走出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苏寿桐和其堂兄郑州大学教授苏寿祗。这两人的祖父苏福皆就来头不小。据苏氏族谱记载,苏福皆“卓尔不群,聪明夙具,博通经史,兼善丹青。光绪六年,张太宗师岁试取入县学第二十名,十一年乙未徐太宗师岁取一等第六名补增,次年顶补膳堂,荣食天禄。”当时的岁试、科试录取名次分三等:一等叫廪膳生,可得国家的禄米,即“荣食天禄”。若廪膳生额缺则可另补,叫补廪。苏福皆应该就是补廪生。

在河岙村苏氏祠堂门前,如今依然伫立着两副旗杆夹(古代中举后由官府赐予用来竖立旗帜的,以示显贵和辉煌),其中一块上面镌刻着“福皆敬立”。“听说,当年只要乡人拿着福皆大人的拜帖,就可以顺利进出县城城门。”苏茂生颇感自豪地说。

苏寿桐也是河岙村村民引以为豪的名人,中小学生使用的课本《中国历史》就曾是他编写的。

生逢乱世的苏寿桐,求学生涯几经波折,几番休学、复学,方才完成学业,直到1947年,毕业于前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地理学系,获文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多次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斗争。

从1953年起,他长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把全部学识和精力都倾注于教材编写工作上;1982年起,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86年被评为编审。

古生物家苏德造与数学家苏步青同出一脉

就在河岙村邻村——下林坳,村上有个书香门第之宅——苏宅,从宅门里走出好多老牌大学生,其中就有国内闻名的潜心研究古生物的专家——苏德造。他曾为我国的古鱼类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和苏寿桐一样,他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苏德造的祖父苏祖德原住鹿木松湾村。他少读私塾多年,上知天文,下知风水地理,生有四子一女,后又有了四个儿媳,因人多房少,遂外出寻找风水宝地,最终在下林坳村新建家园。

追宗溯源,苏德造的老祖宗与我国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同出一脉,均为“芦山堂”派系。

这得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说起,那是温州苏氏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因福建泉州一带遭遇大旱灾导致粮荒,听闻“温多沃壤”,当地苏氏准备大规模入迁浙南。

这一年,芦山派系始祖苏益后人苏缄(曾任广州南海县主簿、阳武尉,后调升秘书丞,又出任广东英州知州)的第15世孙苏怀台与其弟怀泉、怀美以及堂兄弟多人,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出发,沿水路一路北上,直抵当时飞云江干流的潮至之地——瑞安池莱(今高楼营前地赖)。后来,除苏怀台定居营前外,其他兄弟均分徙各地,其中,苏怀泉翻山越岭,定居平邑带溪(今平阳腾蛟大溪边)。

苏怀泉繁衍的子孙众多(苏步青即其9世孙),迁徙不一,很多由平阳迁回瑞安,如四世孙子元于乾隆廿三年(1758)迁到瑞安鹿木松湾村,至今已传9代,苏德造即其苗裔。由此推断,苏德造和苏步青的祖宗均为苏怀泉。

焦坑苏氏之祖——为了爱情私奔

提起马屿焦坑苏氏之祖,得追溯到明朝天启、崇祯年间。

家在福建安溪县的苏心渠,与浙瓯平阳四十二都的一名林姓姑娘偶遇,两人一见钟情。那时,中国传统婚姻一般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加门不当户不对,自由恋爱的两人遭到双方家长反对。

苏公子与林姑娘勇敢地打破封建婚姻枷锁,相偕私奔来到瑞安廿四都芦浦(今锦湖街道芦浦村)。此后,其父苏济礼两次来瑞平一带苦寻独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明崇祯十四年(1641),苏济礼终于找到儿子,老泪纵横,遂同在芦浦安家。

不料,几年过去,苏心渠的娘子一直无任何怀孕迹象。苏心渠可是一脉单传,苏老爷急着抱孙子呢。是否居住地风水有问题?恰逢当时时局动荡,苏济礼父子打算另寻觅一处风水好的地方,于明隆武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举家迁至瑞邑四十三都上安的焦坑,遂成为焦坑苏氏之祖。这说来也怪,一到焦坑定居后,苏心渠的娘子很快有喜,而且苏家从此人丁兴旺。这一支至今已传15世,后裔众多。

经考证,宁益社区徐垟等地的苏姓居民与焦坑苏姓各支派一样,同属苏益后裔,同为“芦山堂”派系。

苏氏溯源

苏氏宗脉源远流长。苏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出自己(妃)姓。周武王时,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时,苏国被攻灭。苏国的后裔就以国名“苏”为姓。

北宋时,在唐代苏氏六派系基础上,形成鼎盛辉煌的三大派系:以“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眉山派系,以苏易简为代表的铜山派系,以及以苏颂为代表的芦山派系(始祖为苏益)。

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苏轼有三子,苏迈、苏迨和苏过。小儿苏过颇有苏轼遗风。《挥麈后录》卷八:“苏过,字叔党,东坡先生季子也。翰墨文章,能世其家。士大夫以小坡目之。”

苏氏在中华姓氏中排位第41位,约有人口620多万。自古以来,苏氏名人辈出,还有苏秦、苏武、苏蕙、苏定方、苏曼殊、苏兆征、苏振华等。苏氏在瑞安姓氏中排位第27位,约有人口1万多,瑞安境内苏姓后代就是“芦山堂”和“眉山堂”两大派系。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