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贤
何贤(1908~1983)
何贤,原名相贤,广东番禺人。父名澄溪,胞兄何添。少时家境清贫,只读了三年私塾,13岁就到广州沙基一间油粮店做“后生”(小工),两年后转到顺德县陈村“福源号”当掌柜,料理油粮生意。不久,复到广州西荣巷设“鸿记”从事外币、黄金的报价工作。19岁时与朋友何善衡等人合作,在下九路开设汇隆银号,任司理。民国26年(1937)10月,广州被日本军攻占,何贤转往香港经商。民国30年12月,香港为日本军侵占,他迁往澳门,先是经营谷米生意,不久再投入金融界,任大丰银行司理,并和梁昌合作,组成和安黄金公司,获得黄金专营权,事业蒸蒸日上。40年代后期起,大丰银行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创办了包括银行、酒楼、戏院、“巴士”、“的士”等公司。他的事业日益拓展,成为澳门的工商巨子。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何贤是澳门工商界知名人士,也是中共澳门地下组织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争取团结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澳门,何贤乐善好施,举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及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他都出钱出力,任劳任怨;对劳资问题、工商纠纷、社会矛盾等,他都出面调停,设法解决。民国36年(1947),他被举为澳门中华总商会副理事长,1950年连任理事长直到去世。此外,又是镜湖慈善会主席、教育会会长,东亚大学、建置工程学院及多家中小学的校长或校董会主席。
何贤是澳门热诚拥护新中国的知名人士之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参与澳门各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筹备工作,并被推选为工作委员,11月20日,他在庆祝大会上发言,呼吁各界人士团结一致,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当时中葡未建立外交关系,当地情况复杂,何贤公开表态支持新中国,对各界影响很大。从50年代起,何贤多次被邀请回国,并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或全国人大会议。
新中国成立初期,何贤即向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支持广东工企业的发展。50年代及60年代前期,何贤向家乡捐赠汽车、拖拉机、机船、发电机、机床、汽油、药品、化肥、农药等,总值约400多万元人民币,对番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70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区。何贤认为要搞好交通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才有利于经济发展。他向广东省政府建议:由珠海到广州,兴建沙口、细、三洪奇、容奇四座大型桥梁。1981年8月,广东省公路建设公司与澳门南联公司签订建桥协议,贷款15亿元,不几年,4座大桥先后竣工。从此,珠海到广州,万车飞驰,不再受江河阻隔,沿线市县,受益良多。番禺市桥到广州,只有20公里,但两条大河阻断,汽车要过渡,费时失事。何贤昆仲和-,倡议兴建大石、洛溪二座大桥,并带头捐助巨款。大石大桥于1984年建成,洛溪大桥于1988年通车。这两座大桥的建成,改善了投资环境,方便了商旅往来,惠及万民,荫及后代。
何贤昆仲对家乡公益和建设,捐助殊多。自70年代末起,先后助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番禺宾馆;为县人民医院捐建澄溪楼、碧秋楼,添置医疗设备;捐资重修莲花塔,还为石楼镇和岳溪乡兴建多项公益福利设施。何贤为改善县妇幼保健院的条件,亲自在市桥选址新建医院。何贤对家乡各项事业的匡扶和贡献,誉满城乡,成为爱国乐善的楷模。
1983年,何贤身患肝癌,在澳门、香港和美国医治均无效。11月15日,他专程由香港乘火车经广州回番禺,意与故乡父老乡亲诀别。车到大石他要求下车,坐着轮椅巡视凝望正在大兴土木的大石大桥。他还抱病巡视已建或在建的医院和市桥地区,要求看看过去未曾到过的地方,每到一处,既感叹建设的成就,又恋恋不舍,流下眼泪。1983年12月6日,何贤在香港病逝。全澳门下半旗3天志哀,澳督府并追赠以英勇金质勋章最高荣誉。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暨南大学校董会副董事长、澳门大丰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主席、澳门东亚大学校董会主席、澳门立法会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