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熊十力(1885~1968),名继智、定中、升恒,号子真,中年以后更名十力,晚年自号漆园老人。上巴河镇熊坳张家塆人。
其家境贫寒,父亲为塾师,熊八、九岁还为邻家放牛,10岁才随父就读,极为勤奋,深得父亲喜爱。12岁时,父病故,遂辍学,仍为牧童。他酷爱读书,放牛时手不释卷。
熊对清廷的腐败政治不满,立志改革社会。15岁时投武昌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白天出操,夜晚自学,诸子百家一气贯通。后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学堂规定操课在校,住宿在营,因此与各兵营士兵接触频繁。常在同学中揭露清庭的腐败,借以激发其革命热情。曾写短文咒骂鄂军统制张彪,张十分气愤,耿耿于怀。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熊在武昌联合军学界有志之士,成立“黄冈军学界讲习社”,又经何自新介绍加入日知会。熊所主持的黄冈军学界讲习社也随之成为日知会的外围组织。是年秋,熊积极响应湖南萍醴-。事败,张彪严令逮捕他,幸得蓝天蔚暗中通讯,得以先期亡命于施南诸山中。黄冈军学界讲习社被张查封。事稍缓,熊回黄冈,在乡间教书。
辛亥武昌首义,他先参加光复黄州的活动,后赴武昌任湖北都督府参谋。季雨霖等设日知会记录所,编日知会志,由熊任。未及成书,因二次革命失败而停止。转赴江西,躬耕自给,仍不废学,后仍回乡教私塾。1917年,孙中山发动0运动,他欣然奔赴广州投入革命。0运动失败,全国陷于军阀混战。熊决意退役回乡,从事哲学研究,此时著有《熊子真心书》,蔡元培为之作序,评价甚高。1919年去天津南开中学任教。这年暑期,熊赴北京与梁漱溟结成深交。次年,梁访南京支那内学院,向欧阳竟吾大师请教,并力荐十力入院攻读,于是熊辞去教职,从师欧阳竟吾。他专心研读佛学,夜以继日,于法相宗有所彻悟。欧阳竟吾精唯识宗,造诣较深,熊很佩服。但在学术上与欧阳有异。撰著他的哲学代表作—《新唯识论》以难之。欧阳竟吾授意门下刘定权作《破‘新唯识论’》,熊复作《破(破‘新唯识论’)》而争。嗣后分道扬镳,各执一说。熊独立门户,在南京讲授新唯识论,听众云集,轰动南京。当时驰名中外的大学者章太炎,不顾年迈体弱,从上海赶赴南京听其授课。听完后,感慨称赞:“吾曾以为中国无人懂唯识论,今听汝讲,才知吾见偏颇”。这时他编著了《佛家名相通释》、《因明大疏删注》等书,为后学之津梁。1922年,蔡元培校长聘请熊为北京大学特约讲师。
1937年抗战爆发,自北平逃出,住团风粮道街,后入蜀,隐居重庆缙云山。中央大学哲学系曾请他讲学。他在重庆与董必武、周恩来过往甚密,对中共的-政策尤感倾服。1943年8月,蒋梦麟校长聘请熊为北大文学院教授(在昆明)。
抗战胜利后,他应邀到武汉讲学。蒋介石收买文人,曾多次派人送去巨金,熊为此大怒,拒而不受,并将来人逐出门外。在此期间,还为李翊东(即李西屏)写的《辛亥武昌首义纪事》和居正写的《辛亥革命札记》(《梅川日记》)作序。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董必武、郭沫若即电请他回北京共商国事。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陈毅,以及徐特立、林伯渠、郭沫若等,都很关心他,常与他谈论学术,更加激励他努力从事中国哲学研究,潜心著述。他虽保留北大一级教授名义,但长居上海,先后撰有《原儒》、《体用论》、《明心篇》等哲学著作,较系统地阐述其哲学思想。其基本哲学思想是体用不二,即用见体、意识与存在为一的哲学观。他的巨著:现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作《原儒》,指出秦以前的儒学有反封建反帝王-的特点,故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汉以后的儒学被帝王篡改,以利其统治,非真正儒学。这一著作传布欧亚,影响深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70年英《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道:“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1968年5月23日,因受“文革”的破孩与摧残,在上海逝世,终年84岁。1971年9月,亲属将其骨灰运回黄冈故里安葬。1979年4月,上海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为他恢复名誉。80至90年代,海内外多次举行熊十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公认熊十力创立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20世纪中国最具创造力、最具影响力的佛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
上一篇:张承
下一篇:方本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