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晚年与颜氏女徵在结婚而生孔子。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3岁丧父,受教于贤母徵在。15岁立志于学。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叔来学礼,从此,孔子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离鲁至齐。齐景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婴等人的阻挠。不久孔子返回鲁国,开始整理诗、书、礼、乐,并扩大教育事业,弟子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10年),孔子被任为中都宰,颇有政绩,“一年,四方皆则之”。于是,由中都宰迁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临事兵礼并用,鲁国取得了胜利,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后摄行相事,“堕三都”、抑三桓。孔子计划失败后,乃借口“燔肉不至”,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时孔子55岁。自此,孔子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其间虽“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
孔子回到鲁国,时年已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集中精力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也较可靠。
在孔子哲学中,最高范畴是天,天是人事的最高决定者。《论语》中有不少有关的记载。《子罕》记载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据《述而》记载,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时,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不仅认为他的生死由天决定,而且还认为,他的“德”,他担负的复兴文化的使命,也是天赋予的。孔子承认天是主宰,认为有天命存在,认为天命决定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兴衰治乱。孔子在相信天命的同时,对周时盛行的通过卜筮探求上天意向的作法持否定态度,并且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人们应该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该消极服从天命,放弃自己的努力。因而他特别强调“为仁由己”。这些思想与传统的天命观是矛盾的。它构成了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
孔子没有明确否定鬼神,但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于人死后是否为鬼,他采取回避态度。他的这些思想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一生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这个概念在春秋时期已广泛使用,孔子却赋予“仁”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据《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他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仁”表现于现实生活之各种关系的具体准则,就是“礼”。孔子把礼视为维护旧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认为它是区别华、夷的标志。对于周礼的完美,他赞叹不止。但孔子重视周礼着眼于大节,细小之处也有所损益。他认为维护周礼,须从“正名”入手,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政治上孔子提出实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他反对统治者无节制地剥削人民,认为过分的剥削会造成“不均”;不均是“有国有家者”的大患。他反对“不教而杀”的纯任刑罚的苛政,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了实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这就突破了奴隶制度的“礼不下庶人”和用人上的“亲亲”原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孔子很重视道德修养,他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认为必要时可以牺牲一切,直至自己的生命。中庸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为此他主张对性格过于进取的人加以遏制,对性格谦退的人加以促进。他提出“自讼”等修养方法,主张在博学多闻的基础上进行反省,学与思结合,言与行一致。他总结自己的修养过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如何,只要交上束修,都可以做他的学生。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出身于“0”、“鄙家”。孔子教育目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认为学生学习是为了“干禄”。他把“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把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排斥在教学之外。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主张治学先要立人。他重视温习的作用,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有的放矢,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在言教的同时也注重身教,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是春秋时代渊博的学问家。我国古代文献的整理,亦开始于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删《诗》,定《书》,“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他又据鲁史而撰《春秋》。儒家《六经》都在不同程度上经过了孔子的加工整理。对于孔子的历史评价,历代出于不同之需要,褒贬各异,但对孔子的历史影响之大,却是一致赞同的。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名声大著,被尊为“至圣先师”,自此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至尊地位被正式确立起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虽有一些人对孔子持批评态度,但其地位并未因此而动摇。
上一篇:孟子
下一篇:满宠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