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佐廷(1864~1942),字荫棠,岐岭乡陈东村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秀才,以后补“优廪生”。中秀才次年即受聘为私塾教师,开始了他一生的教学生涯。废科举兴学校后,在永定、南靖和广东大埔的公私立中小学里执教国文、历史等科,极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民国29年(1940年)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的“教学五十年极优教师奖状”,誉满闽西粤东。
旧社会教师生活非常清苦,但佐廷淡泊自甘,课余还努力于他喜爱的旧体诗歌创作。他的诗题材广泛,无论山川文物、旧史新闻、家庭悲喜,凡感思所及,尽注笔端。民国15年(1926年),集成《鉴塘初稿》出版,共收诗作600余首。民国20年,又得诗300余首,编为续集,托友人携往广东付梓,不料全部遗失,痛失之余,愈加勤奋,特别是“七七”抗战军兴之后,虽已年逾古稀,却为救亡大义和爱国热情所激发,四五年之间接连创作了抗战诗歌近百首,登上了他一生创作的顶峰。这些诗歌,或愤怒谴责日本侵略军暴行、或尖锐指斥汉奸无耻,而更多的则是讴歌抗日将士英勇业绩,激励人民同仇敌忾复兴中华。那时,几乎每接到一则捷报他都兴奋得不能自禁,都要赋诗赞颂,并期待着“兴师直抵黄龙府,修我戈矛入虎穴,立马扶桑第一峰,还我河山光大烈。”民国30年(1941年),他将这近百首抗战诗歌,连同十九年间其他诗作共600余首,编成《鉴塘诗稿续集》出版,本县硕儒张超南、名士林逊之都为之作序。张序云:“君诗卷流清,脍炙人口,自有千秋”。林序云:“读先生咏史之作,慷慨淋漓,令人忠义之气油然而生”。
《鉴塘诗稿续集》出版的那年春季,本县人士成立民国《永定县志》修志局,聘佐廷为分纂。受聘后,他不顾年近八旬身体羸弱,立即爬山越岭,从陈东老家步行70华里来到县城,以其历来的勤恳严谨精神全力投入编纂工作,一直忙碌到农历年底,为民国《永定县志》的修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年元宵刚过,又匆匆赶来县城继续工作。不幸农历二月即一病不起,五月,逝世于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