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浩长(生卒年月不详),又名永祥,番禺县鹿步司棠下乡人(棠下乡在黄埔第一、二次建区时属黄埔区,黄埔第三次建区时划给天河区)。他出身贫苦农民,体格魁梧,习武艺,练就一身本领,绰号“定拳长”,路见不平喜挺身相助,深得农民爱戴。
1841年5月29日,盘踞城北四方炮台的英军10余人窜扰三元里,对菜农韦绍光的妻子李喜施加-,韦怒击英兵,乡民愤起相助,击杀英兵多人。为打击英军的嚣张气焰和防备英兵报复来犯,番禺举人何玉成柬请番禺、南海、增城等103乡义勇5 000多人,以三星旗为令旗,翌日清晨向四方炮台挺进,佯败诱敌至牛栏岗,将英军重重包围。下午1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英国侵略军-失灵,被义勇反复冲杀,击毙英军200余人。颜浩长率领棠下乡的团练义勇于村前的泥沼地杀死英兵多名,并冒雨追击敌人,在杂葬岭以长矛刺死英少校军需毕霞,棠下乡至今尚流传有“定拳长,杀番鬼,食完一口烟都唔迟”的谚语。
清廷为掩盖屈膝投降的真面目,又慑于民愤,便下令犒赏三元里抗英义勇。颜浩长不满清廷的种族压迫政策和政治腐败,声言“生不到衙门,死不到地狱”,不愿往衙门报功。毕霞首级遂由同乡一个开染坊的小商人龙珠割下,持往领赏,得了个“千总”的官衔,人称“总爷珠”。
1854年,广东天地会洪兵起义反清,当年三元里抗英义勇纷纷加入,颜浩长被清廷视为反清人物,派兵到村捕杀,幸在乡民掩护下逃脱,3年后方回棠下,仍以耕田度日,终年80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