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为什么汉代君王称帝,唐以后称宗,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9-11-07 10:49:24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对于汉代帝王的称谓都是**帝,而唐宋时期都改成**宗了,这是为何,感觉帝的称谓要更响亮些,后代帝王这是谦虚吗?实际上,这恰恰是帝王私心的一个表现。
帝是古代对于君王的谥号,谥号最早起源于周朝,除了秦朝秦始皇觉得谥号让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而废除了谥号制,除此外其他王朝都在沿用谥号,谥号是对一位君王生平的评价,因此有褒贬之分,可是在南北朝后,中央集权促使君王的一人统治更加明显,唐宋时期对于君王的谥号也就大多是吹捧的,谥号的字数也有最开始的一两个字演变到唐宋时期十多个字,清朝更是达到巅峰二十多个字,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君王不想和前代的君王谥号出现相同的情况。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汉代是谥号是两个字,如汉孝武帝,一般就简称汉武帝了,可唐宋时期,君王的谥号太长,没法简称,简称就无法完全表露出君王的功绩了,就开始称庙号了,庙号的起源比谥号还要早,汉代是只有有大功于社稷的才有庙号,如汉武帝的庙号就是世宗,一般的君主是没有庙号的,而到了唐宋时期,只要是个君主就有庙号,而且庙号都是褒义的,而且庙号字数不定不变,逐渐就开始称君王的庙号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