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统一中原
曹操(155年一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了巨大贡献。
曹操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上在汉朝历任高官。曹操幼年机敏,善于应变,放荡不羁。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通过举孝廉成为郎官,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任职期间,曹操为了严肃法纪,将十余根大木棒悬挂于衙门外面,声明如果有胆敢犯禁者,即棒杀之。结果因为棒杀了违禁的宦官蹇硕的叔叔,得罪了宦官集团,被调任为地方官。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奉命前去镇压黄巾军,因作战有功,升任济南相。曹操任职后,为严肃法纪,严厉整治了当地的不法官吏,罢免了大批贪官污吏。然此时东汉政治极度黑暗,曹操见无力回天,便辞官回乡。
中平五年(188年),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次年,汉灵帝驾崩,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想趁机诛灭阉党,便召并州刺史董卓入京协助,然而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设计杀死。董卓进京后,废黜了汉少帝,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将朝政控制在手中。曹操见董卓专擅朝政,不愿助纣为虐,便改名易姓逃出京城。回到家乡陈留后,曹操招募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一时之间,各地实力派一起举兵讨伐董卓。董卓为躲避各地诸侯的锋芒,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诸侯们惧于董卓兵力尚强,无一愿出兵追击,曹操独自引本部兵西进,结果大败而归。
曹操收拾残部,后来在镇压黄巾起义军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组建青州兵,成为其建立霸业的基本力量。董卓西迁长安后,被王允设计诛杀,其部下诸将攻下长安,又诛杀了王允,长安大乱,献帝乘乱逃出长安,奔向洛阳。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众多割据势力中,因曹操表面上尊奉汉天子,故得到了许多拥护东汉朝廷的势力归附。此后,曹操举着汉天子的大旗东征西讨,陆续讨伐了张绣、吕布、袁术等地方实力派,势力日益强大。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诛灭了董承等人后,为避免腹背受敌,又击破占据徐州的刘备。在做了充分的部署后,曹操亲自带兵迎击当时北方实力最强的袁绍。袁绍兵精粮足,地广人众,曹操兵力微弱,所辖之地因久经战争,残破不堪,双方实力悬殊。大家都认为袁绍势大,曹操难以取胜,唯独曹操自信冷静,认为袁绍智谋短浅,难以容人,实不足惧。果然,双方在官渡一战中,曹操采用许攸之计,火烧袁绍粮草囤积地乌巢,袁军大败,袁绍弃军逃回河北。此后,曹操进一步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统一了中国北方。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