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房玄龄为什么被称为贤相?

 发布时间:2019-11-07 10:49:24

   房玄龄为相15年。贞观三年,他开始成为尚书左仆射,即唐代宰相。他总理政府百司,日夜操劳,尽心竭力,想把每件事都做好,听说别人有善言善行,高兴得如同自己有一样,通达政事,审定法令时力求宽大平和,选拔人才不求全责备,不以自己的长处为衡量他人的标准,也不因出身问题而埋没人才,能够根据每个人的所长而因材施用。
房玄龄做事认真负责。起初,尚书省的公文、狱讼他都亲自过问,太宗念他过于辛苦,下令尚书省的大事由仆射处理,小事交给左右丞,他才得以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脱身出来,全力帮助太宗访求贤才,处理军国大事。房玄龄注重加强吏治,认为只要选拔公平正直的人为官,国家政治自然清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精简机构、裁并冗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他也很重视国家典章制度的建设,以“宽平"为标准,他和长孙无忌修订《贞观律》500条,分为12卷,又确定诏令13卷1590条,还删改唐初敕格,成《贞观格》18卷700条,供各政府部门工作参考。这些法律条文在有唐一代长期沿用,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房玄龄还在国家礼制建设和史书编修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魏徵等根据时代发展,对古礼相应地进行增删,修成《大唐新礼》100卷,分138篇;又监修了前朝多部史书,其中,《晋书》由房玄龄亲自主持审定。
贞观十三年(639年),房玄龄任太子少师,他身居高位而非常谦让,不肯接受太子隆重的拜师礼仪。同时,他请求解除仆射一职。贞观十六年,太宗给他进位司空,仍令其担任宰相全面执掌朝政,玄龄谦让,太宗不许,说“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对房玄龄评价很高。贞观十八年,太宗令人画房玄龄等二十四
人画像于凌烟阁。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这时,他还惦记着军国大事,他上书希望太宗爱惜百姓生命,停止征伐高句丽,自称若知而不言,则会含恨九泉。太宗见到表文,对嫁给玄龄次子房遗爱的高阳公主感叹说:“此人生命垂危如此,还能这样忧心国家。"
唐太宗对房玄龄也非常信任,太宗亲征辽东,命房玄龄留守京城,给他手诏,将玄龄比作汉代萧何,称自己出征没有西顾之忧。太宗让房玄龄全权负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等各种事务,可相机行事,不必向自己奏请。这时,京师有一男子至留台告状,并声称自己状告的正是房玄龄。玄龄马上命乘驿送此人至太宗所在地,太宗下令杀掉此人,又下诏责备房玄龄不够自信,令他再碰到这样的事可以自己决断。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

上一篇:房谋杜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