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2年,市人民防空委员会首次拟制《合肥市反空袭斗争预案》,划分了包括机关和工厂集中区在内的重点保护目标和对空射击阵地,组织了通信、工程、消防、救护、防化5种专业队伍。其基本任务是“以防为主,积极抗击,确保城市安全”。
1965年,根据“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在1962年《预案》的基础上,市人防委拟制出《城市反空袭斗争预案》。同年,各区也根据《预案》原则,分别拟制了各自的具体方案。
1969年,战备紧张。市人防领导小组以“着眼战时、立足平时”为指导思想,将《预案》分为近期和远期两种,以近期为主,近远结合。
1975年2月,根据国家和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军民结合、打防结合、平战结合、城郊结合”的要求,参照以往《预案》,制订了《合肥市人防、城防总体规划》,强调人防工程建设及后方保障等问题。
1984年,由市人防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市28个区局及有关单位共40余人组成城市防空袭预案拟制小组,并举办了学习班。在具体拟制过程中,除对过去《预案》全面分析总结外,还对新《预案》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到1985年元月,基本完成了全部拟制任务,于1985年底装订上报省人防委。新拟制的《合肥市防空袭预案》,为合肥市建国以来最为完整的一套方案。主要内容有敌空袭前、中、后期全市军民的行动,人口疏散,消除空袭后果,防空专业队的配置,指挥机构的设立及13个保障计划。总计文字20800余字,各种数据16400个,附图1套(7张),附表99份。
区级预案的拟制工作,于1984年12月以中市区为试点展开。半年后,市人防委在该区召开区级预案拟制指导现场会。到1986年11月,东市区、西市区和郊区也分别完成了各自预案的拟制任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