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疫病种类和流行
(一)、多种畜禽共患的传染病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建国以来,虽经不断采取炭疽疫苗预防注射、封锁、隔离、消毒、治疗等综合措施,仍时有散发。
破伤风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脐带风”等,是由强直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区各地均有发生。
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畜禽传染病。常见的有水牛巴氏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禽巴氏杆菌病等。
口蹄疫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区60、70、80年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3年,全区有184个公社(占全区公社总数的72.7%。)、645个大队、3085个生产队波及,发生疫点3311个,发病耕牛2141头,死亡63头;发病生猪24086头,死亡2321头。1991年6月22日,嘉山县三界镇贾范村南宅队发现29头生猪发烧、跛行,经省动检所采样确诊为“0”型口蹄疫,1992年4月,凤阳、天长、定远、嘉山等县也发生了这种疫病。
狂犬病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病”,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40年代,本地曾流行,犬、猫、猪、牛等都有发病、死亡,无详细记载。建国后,1980年8月发生流行,波及全区。是年,各级医院共接收被动物致伤的患者37708人次。在此后的5年内,共发生狂犬病人246例,全部死亡。滁州市、天长县发生狂犬病牛483头、生猪389头,全部死亡。其它各县亦有类似情况。该病的科学诊断,是1981年3月20日全椒县武岗乡大冯村一头水牛被犬咬伤唇侧,4月11日发病死亡,经安徽省农牧渔业厅畜牧局化验室做血清中和试验诊断为狂犬病。
(二)牛、羊病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所引起的反刍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51—1952年在凤阳县武店区流行。采取防治措施扑灭后,又于1969—1977年在该县大庙区一带散发。发病死亡的多为3—4个月至两岁以下的小黄牛,1978年此病绝迹。
恶性卡他热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性的一种牛病,一般认为绵羊是自然带毒者和传播媒介,最早发生在本区大柳种羊场,1954年病死水牛9头,以后约隔1—2年发生一次,到1984年共发病水牛33头,黄牛1头,仅治愈3头。随着全区绵羊饲养量的增长,逐渐蔓延到滁州、定远,全椒、嘉山、凤阳等县、市。据1954—1984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区发病水牛258头,黄牛1头,死亡水牛255头、黄牛1头,大都与绵羊有接触史。将绵羊全部销售宰杀后,即未见耕牛发病。
水牛热该病于1959年在江苏省盱眙县农场发现,是由一种专门侵害水牛的病毒通过山羊传播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嘉山县涧溪区1963年开始发生此病,1967年4月诊断查明。1963—1984年,嘉山、来安、定远、凤阳县不完全统计,养山羊较多的地方,共发病水牛121头,死亡119头。
牛双芽巴贝西虫病该病俗称“尿血病”。病原为双芽巴贝西虫或双芽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由蝉传播引起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1954年发生水灾,由沿淮村镇及凤台、五河、怀远等县转移至凤阳县山区的5213头黄牛,发病1038头,死亡348头,灾区移入的成年黄牛发病1003头,占发病率的96.6%。
伊氏锥虫病又称为拉病,俗称“肿腿病”。病原是属于锥体科的伊氏锥虫,寄生于宿主血浆和造血器官内。牛患病时多呈慢性经过,马属动物则多呈急性经过,死亡率很高。1953年9月在嘉山县潘村区新工农场马群中发现虫体;1956、1966、1976年分别在嘉山、定远、天长县的水牛中查到虫体。1981年以后,各县、市用“间接血凝反应法”普查结果发现,1982年全椒县的31个乡、153个村检查耕牛29130头,查出病牛8073头,占27.71%,治疗无效死亡178头;1984年滁州市在琅琊、花山、滁东等乡、村对疑似病牛采血化验,共检查水牛291头,查出病牛201头,占69%。
蓝古病在本区流行已有100多年,病原为过滤性病毒。经年检证实:系由嗜吸牛羊血的库蠓为媒介的虫媒病毒传播发生。70年代在大柳种羊场绵羊中发病,1986—1987年,滁州市腰铺、琅琊、花山三个乡均有发生。1986—1989年在发病疫点,存栏绵羊1.598只,发病797只,占26%,病死91只,病死率22.9%。
(三)猪病
猪瘟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急性以败血症,慢性以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全区各地都有发生。过去对该病主要是从症状、剖检、防治效果方面来综合判定,直到1978—1979年,滁县、定远县经易感猪接种或免体交互免疫法才得到确诊。
猪丹毒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区各地流行,嘉山、天长县从病猪身上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从而确诊。
猪喘气病又称病霉形体肺炎,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是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本区最早是1954年在嘉山县境内的平湖农庄猪场发现。1958—1960年,全区不同程度的流行。1959年,天长县调查发病猪2118头,死亡1450头,病死率为68.46%。1979年嘉山县对19个乡的175个大队调查,发病猪9593头,死亡864头,病死率8.82%。1981年以后,随着集体猪场全部承包给农民饲养,饲养管理条件得到改善,发病趋于缓和。
(四)禽病
禽巴氏杆菌病该病俗名“禽霍乱”,是鸡、鸭、鹅等禽类易感疫病,并可相互感染,在本区流行甚广。一般常年均可发生,春秋两季最为严重。禽巴氏杆菌病病原血清型多达5个,现有预防疫苗保存期、免疫期都较短,加之突发性、频繁性发病,疫性较难控制,是本区目前危害家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鸡新城疫该病俗称“鸡瘟”。本区将其纳人防疫承包主要内容之一,采用雏鸡7—10日龄新城疫弱畜菌Ⅱ系滴鼻,成鸡春秋两季注射Ⅰ系疫苗的办法,防疫密度一般在60—80%,故大面积流行很少发生。
鸡法氏囊病是鸡传染性病毒性疾病,病原是呼肠孤病毒。1982年从国外传入我国,首先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鸡场流行。1988年流入本区,1992年在全区各地流行,发病率约30%。该病主要危害雏鸡,病毒感染发病后容易诱发其它疾病,使死亡率不断上升。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在周围神经和各种组织中,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及肿瘤的形成,引起消瘦或肢体麻痹而死亡。
小鹅瘟小鹅瘟是一种由鹅病毒所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1985年7月,凤阳、定远等县发现该病。安徽农学院皖北分院在凤阳县用二株小鹅瘟病毒,经用江苏省农学院的小鹅瘟高免血清作保护试验而证实,并以高免血清预防具有明显效果。目前,小鹅瘟在本区有扩大蔓延趋势。
二、防治措施
全区畜牧兽医服务组织建立较早,但基层兽医所(站)属民办的大集体性质,在较长的时间内,组织管理、财务收支处于混乱状态。1980年,省人民政府下发《安徽省农村人民公社(区)畜牧兽医站管理试行办法》后,全区着手整顿基层兽医组织,从而纳入正规化管理。1980年,为强化基层兽医人员的业务素质,滁县地区粮食、公安、农业局联合发文,对基层从事兽医工作的1450人进行业务考试,除留用吃商品粮的兽医515人外,又录用900人,改由国家供应商品粮,其中394人转为城镇户口。同时组建了248个公社、区、镇兽医站,比1978年的98个增加了150个。1981年,省农业厅在全椒县召开“江淮片区、社、镇兽医站管理工作会议”后,本区又进行了基层兽医组织的全面整顿,并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畜禽合作医疗,加强基层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管理兽医人员。通过整顿,基层兽医组织和人员逐步纳入,“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药价经营,统一财务收支,统一收费标准”。至此,规章制度得到完善,兽医组织初具规模,人员基本稳定。到1985年,全区建立基层兽医站255个,实现全区乡乡(镇)有站,共有兽医人员1526人,其中中青年占87%以上,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占53.8%。(吃商品粮的1350人,转为城镇户口的911人,劳动部门批准为大集体的753人)。全区基层站实有固定资产166万元,周转资金99.2万元,全年经济收入267.4万元,其中盈余的兽医站169个,占兽医站总数的66.3%;收支持平的61个,占兽医站总数的23.9%,亏损的25个,占兽医站总数的9.8%。
1986—1992年,全区畜牧兽医组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是根据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农业部《实施细则》的规定精神,恢复检疫(验)机构或委派专人负责检疫、检验工作。在考试、考核综合评定的基础上,录用兽医卫生监督员43人;检疫员452人,至此,全区正规化、法制化的畜禽及其产品检疫(验)制度基本形成。二是继续整顿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选派有能力的人员担任兽医站长,清理财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查处违纪违法人员,推行技术职务聘任制,加强畜牧兽医人员的职称评定,建立兽医人员养老金统筹制度,稳定兽医人员队伍,使兽医人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三是开展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系统地学习兽医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四是狠抓畜禽防疫工作的落实,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手段和能力。
滁县地区直属站有一个畜牧兽医站,一个家畜检疫站其七个县、市中,有7个畜牧兽医(总)站(中心),8个家畜检疫站,4个家畜改疫站,有国家畜牧兽医技术干部4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7人,中级职称的263人,初级职称的110人;有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256个,集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934人,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14人。全区畜牧防疫网络正式形成。
在全区畜牧疫病防治网络形成以后,各级畜牧兽医站努力提高技术服务,加强对疫情的普查和预防工作。1986—1999年,在稳定防疫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猪的人工授精、牛冻精配种技术服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又先后推广了雏禽共育、活拔鹅毛、青贮饲料、快速养猪等实用技术。几年来,除牛冻精配种因受养牛业滑坡而受到影响外,其它技术推广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雏禽共育技术,凡是经过科学育雏的,雏鸡1月龄成活率可达90%以上,比土法饲养的成活率提高40—60%。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又兴办了种畜场、炕坊、牛行、猪市、经销、代购饲料及兽药、器械等经营,以增加集体积累,改善基层畜牧兽医职工的福利生活。
据统计,1999年开展猪的人工授精54220窝,比1985年增长327.84%,年均递增23.08%;牛冻精配种3540窝,比1985年下降73.52%,年均下降17.29%;青贮饲料230万公斤,比1987年初次推广时增加184.48%,年均递增23.26%;雏禽共育2400万只,比1986年推广时增加4180.46%,年均递增86.30%;活拔鹅毛16.67万只(次),比1986年推广时增长278.01%,年均递增24.81%;推广快速养猪42.5万头,比1988年推广时增加6019.83%,年均递增178.55%。
1992年防疫猪瘟248.5万头,鸡新城疫Ⅰ系2000万只,Ⅱ系2420万只。开展市场检疫牛1.2万头,剔除31头;检疫猪26.5万头,剔除1051头,检疫羊0.31万只,检疫禽113.3万只,剔除5120只;共检疫肉类2.0万吨,剔除101吨。
以上检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1992年生猪死亡率占饲养总数的3.45%,鸡死亡率占饲养总数的12%,上述指标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生猪死亡率不超过5%,禽死亡率不超过18%的规定指标之内。当年,地、县、市畜牧兽医站经营利润50.4万元,基层畜牧兽医站开展综合经营服务的133个,占基层畜牧兽医站总数的52%,共盈利98.8万元。
1985—1992年滁县地区畜牧技术推广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