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指鹿为马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1-07 10:49:24

   "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宦官赵高试图掌控秦朝政局,打击异己,为了确认朝中大臣是否承顺自己的意愿,他向秦二世进献一头鹿,而称其为马,二世并不认同,而询问朝臣,秦朝百官慑于赵高的淫威,纷纷称其为马,而直言称鹿者,均被赵高认为异己,遭到杀害,经此一事,赵高消灭了朝中的异己力量,完全掌握了秦朝政权。指鹿为马的典故流传至今,用来形容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行为。
故事的主人公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苗裔(《史记》认为他是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也就是掌管秦王兵符、玉玺等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赵高发动政变,隐瞒秦始皇死讯,威胁利诱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死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同时设计将率领30万大军的大将军蒙恬害死。蒙恬顾忌家族世代为秦朝忠臣,不愿举兵造反辱没先人忠义之名,无奈之下自杀。赵高在做完这一切以后,另立秦始皇幼子胡亥为皇帝,是为秦二世,赵高自任郎中令。直到从沙丘宫返回秦都咸阳后,才宣布秦始皇死讯并为其举办丧事。从此赵高在朝中利用与秦二世的关系,掌握了一切大权,并逐步控制秦二世本人,蒙蔽视听。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他已牢牢掌控了秦二世,将其变为傀儡,为了进一步掌控朝权,又设计将朝中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丞相李斯逮捕,在经过一系列的折磨摧残后将其于东市腰斩,并灭其三族。次年,赵高接替李斯担任丞相,从此进一步掌控了朝廷,气焰更加嚣张。与此同时秦末农民起义在不断发展,秦将章邯在取得最初的胜利,打败陈涉、吴广的起义军之后,在巨鹿之战中兵败,主力部队被楚军击败,其本人投靠项羽。在秦国政局急转直下时,赵高仍在咸阳不断扩张权势。"指鹿为马"即发生在此年九月,经此一事,秦二世自认为精神错乱,出现幻觉,于是困守皇宫,足不出户,闭绝视听,过上类似隐居的生活,赵高此时权势达到了顶峰。秦二世后来逐渐意识到赵高掌控朝廷,对自己不利,于是暗中酝酿诛杀赵高,然而这一计划很快被赵高获悉,并将计就计伪造了一场叛乱,逼迫秦二世自杀,将公子子婴(公子扶苏之子)立为皇帝。由于此时全国境内起义鼎沸,秦国军队主力已被消灭,这种形势迫使子婴放弃皇帝称号,改称秦王,希望通过这一让步与起义军讲和,放弃关东六国领土,保有关中,从而维系他在秦国的统治。
秦王子婴即位后,赵高加快了谋国篡权的步伐,子婴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不久他设计将赵高诱入宫中,亲手将其刺死,并诛杀其三族。至此,这个在秦始皇后期即炙手可热的人物,在秦国濒临覆灭之时结束了他的一生。"指鹿为马"作为赵高专权环节中的一个传说,不管其是否真实存在,都印证了赵高在秦朝不断扩大自身权势的作为。这一典故,在历史上还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皇帝的昏聩无能,一指权臣的专横跋扈。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赵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记载:"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列举秦、汉、吴三朝书法家59人,其中就有赵高。南朝宋羊欣称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载:"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赵高著有《爰历篇》六章,曾是秦二世的书法老师。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

上一篇:简述秦兵马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