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猇亭之败是怎么回事
猇亭之战,又称夷陵之战,是三国时蜀汉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挥师东征东吴,意欲夺回荆州。孙权见蜀汉军队气势强劲,遂遣使求和,刘备拒不接受,孙权只得转向曹魏称臣,以避免两线作战,同时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应战。蜀军初期进展顺利,屡战屡胜,很快夺取了东吴的巫县和秭归。陆逊对双方兵力及地形条件等进行仔细分析后决定避开蜀军锋芒,退军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猇亭(今湖北宜昌东南)一带,占据有利地形,相机再战。
章武二年(222年)正月,刘备大军推进至夷陵地区,刘备亲自率主力在独亭建立了大本营。为了逼陆逊出战,刘备派兵围攻孙权的侄儿孙桓驻守的夷道,诱使吴军援救,陆逊仍坚守不出,孙桓亦死守夷道。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斗志开始松懈,刘备为了速战速决,采取各种方式诱使陆逊出战,陆逊均不理睬。转眼到了六月,江南酷热,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只得暂时放弃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将水陆军队都转移到深山密林中屯兵休整,这样一来蜀军的粮草要经过几百里的崎岖山道才能运达。陆逊这时觉得时机成熟,开始发动反攻。陆逊在大举进攻之前,先派了一支小部队前往进攻,虽然失利,但却让陆逊找到了蜀军的弱点,制定了火烧蜀军营寨的作战方案。陆逊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乘夜袭击蜀军营寨,在到达蜀军营寨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大乱,其退路又被吴军切断,吴军连破蜀军40余营,蜀军战死、投降者无数。刘备率军逃往夷陵西北的马鞍山据守,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杀死蜀军万余人。刘备带领少数人马,趁夜突出重围,逃人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北)中。不久病死,夷陵之战以蜀汉惨败而告终。
夷陵之败使蜀汉受到重创,多名将领阵亡,损失了大量的士兵与物资,元气大伤。无力恢复荆州,也就再无机会图谋中原,而刘备的死亡更是让蜀汉政权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国力衰微。夷陵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此战东吴守住了荆州,蜀汉受到重创,但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了缓和矛盾,恢复实力,双方再次联盟共同抗魏。此后近40年内,三国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修好的联盟也再未动摇,三国对峙的局势稳定下来。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