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一节 古地貌形成过程

一、地貌骨架
安徽现代地貌基本格局,尤其构成地貌骨架的主要山脉,天目—白际山脉、黄山山脉、九华山脉和皖西大别山脉等,都是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形成的,具多旋回性特点,明显反映构造上的继承性。构造运动性质上继承断块运动特征,多断块山与断陷盆地,山前或盆地边缘常有断层崖和三角面山的分布;构造方向上继承印支、燕山运动的方向为主,故山脉延伸方向,多为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等。
二、古地貌演化
〔太古代〕安徽地貌的演化是围绕太古代形成的陆核进行的,晚太古代安徽西北部经蚌埠运动的影响,首先形成砀山、隐贤集古陆核,属黄河—淮河之间河淮陆核的一部;继而大别山—张八岭地区,隆起为淮阳陆核。它们都是呈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地带,似岛孤状出露在海水面之上。这时,安徽绝大部分地区为海域,北为黄淮海,中为秦岭海、南为下扬子海。
〔元古代〕
早元古代末的凤阳运动,不仅使淮阳陆核向东南方向扩展,而且北淮阳地区也上升为向斜山地。
中元古代淮阳陆核已发育成古陆,面积极大增加,与华北古陆已联成一片。但其以南的沿江地区和皖南一带仍继续下沉,仍属下扬子海的一部分。前震旦纪古地貌演化情况见图1—4—1。

图1—4—1前震旦纪古地貌演化图
晚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纪)霍邱—定远以北,又被黄淮海淹没,皖西的金寨、霍山等地也被秦岭海槽海水再次入侵,沿江和皖南地区,却受皖南运动的影响,大部地区上升为陆地,海水大大退缩。晚元古代(震旦纪)淮阳古陆再度扩展,东南以滁州市—巢湖市—庐江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一线为界;西至省界;北以霍邱县—长丰县—定远县—嘉山县一线为界。北为黄淮海。蚌埠市及邻近地区,东与淮阳古陆相连,呈半岛状伸入黄淮海中。淮阳古陆的东南仍为下扬子海,这时沿江和皖南地区绝大部分,又被海水淹没,仅皖、浙、赣相邻三角地带,成为水中岛屿,出露于海面以上,称为江南岛。以后进一步发展规模扩大,成为江南古陆。
震旦纪气候曾一度转寒。加之,早澄江运动的影响,使江南古陆休宁一带,发生大幅度隆起,导致安徽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最早一次的冰期,在休宁蓝田乡和绩溪煤炭山发现了该时期的冰川沉积物。
〔寒武纪〕
这时,安徽的海陆轮廊特点,与皖元古代(震旦纪)基本相似。沿江和皖南地区仍为下扬子海,但皖北和沿淮地区,有数度较显著的海陆演变。首先,早寒武世早期,皖北受霍邱运动的影响,地壳曾一度隆起,使黄淮海域大地缩小。
早寒武世中期,皖北和沿淮一带又广泛下沉,黄淮海向南扩展,使淮阳古陆向西伸入黄淮海域的蚌埠半岛,也被海水淹没。
早寒武世晚期黄淮海有加深趋势,但蚌埠一带发生抬升,促使淮南、淮北成为咸度、深度不等的二个海区。
晚寒武世蚌埠一带再次上长成陆,又演化为淮阳古陆向西伸出的半岛。
〔奥陶纪〕
早奥陶世的怀远运动,引起淮北地区发生短暂上升,黄淮海大大退缩,仅宿县夹沟一带保留一个很小的海盆。早奥陶世晚期海水从东北方向入侵,海域扩大,仅蚌埠一带仍在水面以上。
中奥陶世在海水又渐次退出,至晚奥陶世皖北全部抬升成陆,南与淮阳古陆,北与华北古陆连成一片,从此遭受长期剥蚀作用的影响。
下扬子海域,没有明显的海陆变迁,仅海底地貌变得更为复杂,沿江一带当时为水下隆起带,使其两侧岩相和生物群有很大差异,下降中心处于宁国、绩溪、旌德一带。
〔志留纪〕
早志留世初期,全省从北而南渐次成为陆地,下扬子海仅在黄山区至宁国一带,残留一个海湾,中志留世以后下扬子海渐次扩大,至晚志留世才恢复近似奥陶纪海域的规模。
〔泥盆纪〕
这时,安徽省第一次形成完整的大陆。志留纪末的江南运动,使沿江和皖南地区下扬子海,全部发生海退,至省境以外。从而与早已成陆的皖北广大地区连成整体。经早、中泥盆世的长期剥蚀,地面逐渐下降。且晚泥盆世,皖南北部及和县、巢湖市等地,又发生下降,虽海水尚入大规模入侵,但和县一带接近入海口,常有海水浸漫入内。
〔石炭纪〕
早石炭世,省内北部和西部仍保持为陆地,沿江和皖南一带则轻度下沉,下扬子海再度入侵。铜陆一带受局部抬升运动的影响,形成下扬子海中北东向岛屿。
由于海西运动的影响,使沿江和皖南地区南部掀斜翘起,使铜陵岛与江南古陆一度相连,形成皖东南古陆,迫使下扬子海向西北迁移。
晚石炭世安徽省又发生更大规模海侵,不仅已长期成陆的皖北地区,又被黄淮海海水入侵,海域范围可绕过蚌埠半岛,到达淮南——定远一线。秦岭海又东扩入侵到北淮阳一带,形成封闭海湾。
下扬海域更为宽阔,铜陵岛再次被海水淹没,其南缘通过休宁海峡与华南海相沟通,沿江、皖南都成海域。
〔二叠纪〕
早二叠世皖北黄淮海又退出,演变为泻湖盆地,逐渐成为封闭湖盆。北淮阳秦岭海也后退,成为陆壳与淮阳古陆连成整体陆域。
早二叠世初,沿江和皖南地区受云南运动的影响,下扬子海不断萎缩。早二叠世中期,下扬子海域,受下降运动制约,发生明显海侵,促使海域扩张和海水加深。早二叠世晚期,下扬子海受抬升运动的影响,发生明显海退,现沿江东部地区,即铜陵以东,当时演变为泻湖、沼泽(图1—4—2二叠纪下扬子台坳演化剖面)。
晚二叠世皖北地区,地壳由北而南逐渐翘起,由湖盆成为陆地,与北淮阳、淮阳古陆成宽广的陆域。沿江和皖南地区,仍为稳定的下扬子海域。仅皖南西南隅,即祁门、休宁一带,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呈岛屿状,出露在海面之上(图1—4—3早二叠世晚期相古地理图)。
〔三叠纪〕
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初,沿江和皖南地区仍为下扬子海域。中三叠世后期,地壳发生隆起,下扬子海不断退缩,仅沿江地区,由原先保留的狭长海槽,到后来为范围更小的狭窄坳陷带,为古长江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晚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强烈波及皖南和沿江地区,使下扬子海全部退出省境,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山系,从此,全省都演化为陆地,自北而南联成一片。
从全省古地貌由海域向陆壳演变的序列来看,与大地构造单位关系十分密切。如江淮台隆、淮阳台隆和江南台隆等地,长期处于间歇性不同程度隆起带,不仅成陆早,而且成陆再沦为海域的时间短,机会也少。从成陆的时间上来分析,淮阳古陆成陆最早,以此为核心,陆域向南、北方逐渐扩展,二叠纪晚期皖北已全部上升成陆。三叠纪末期,沿江和皖南地区下扬子海在上升作用影响下,全部退缩,完成了由海域成为陆地的演化程序,与淮阳古陆、江南古陆胶结一起,构成完整的陆壳。从此,安徽省都演变为陆地,从此脱离了海水入侵的过程,地貌的演化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图1—4—2二叠纪下扬子台坳演变剖面图
1.砂岩-页岩组;2.页岩-硅质页岩组;3.灰岩组;4.硅质岩组


图1-4-3早二叠世晚期岩相古地理图
1.海陆界线;2.沉积相界线;3.沉积等厚线;4.海退方向;5.陆源碎屑供给方向;6.郯庐深断裂;7.盆地相;8.陆棚相;9.开阔台地相;10.泻湖相;11.海侵沼泽相。
上一篇:第一节 淮河平原区
下一篇:第二节 古地貌向现代地貌演变的过渡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