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二节 古地貌向现代地貌演变的过渡期


一、淮河平原
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淮河平原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过程,地面处于准平原化过程,在现广阔平原之下,保存了侏罗—白垩系岩层形成的埋藏平坦的基岩面。表明地壳相当稳定,长期处于风化剥蚀环境,仅个别断陷盆地堆积作用比较明显,如阜阳断陷、泗县断陷、蒿沟断陷等。这时淮河平原尚未形成,而是起伏和缓的丘陵和错落其间的盆地,组成了当时古地貌格局,地势具有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的特征。与现今地面的倾斜方向完全相反。
二、皖西地区
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时期,皖西地区表现强烈的构造活动期,沿其边缘和内部发育了多条不同组合的断裂,如北西向的金寨断裂、磨子潭断裂;北东向的郯庐断裂西段、岳西断裂、龙井关断裂和罗河断裂等。间歇性差异式断块运动的结果,在地貌上表现为断块山、断陷盆地、地堑谷地貌组合形态。如马鞍山—园洞山断块山、潜山断陷盆地、岳西断陷盆地、孔城断陷盆地、霍山地堑等。在山地、盆地和地堑的边缘都分布有清晰的断崖或三角面山。
这时,皖西丘陵山地的岩浆活动也是高潮期,形成了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侵入体,如白马尖二长花岗岩、主薄原混合花岗岩、司空山混合花岗岩、天柱山(万山)混合花岗岩、混合二长岩等。它们构成了现今晚西丘陵山地的胚胎。即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宏观地貌格局的雏形。
三、江淮地区
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江淮地区,也以间歇性差异式断块运动为主,但一般上升幅度都不大,如滁州市、嘉山一带,巢湖市、含山、庐江等地发育的褶皱一断块山和断块山,海拔都在200米~400米左右。均呈北东向展布。而合肥、天长、来安等地为规模大小不等的封闭型或半封闭型断陷盆地,其中合肥盆地为最大,全盛时期东达定远,南到舒城,西至六安市,北接淮南,面积共2万平方公里,近东西向展布,沉积物厚度累计为1.1万米。从沉积物可知:合肥断陷盆地,自侏罗纪初已开始发育,长期处于断陷作用控制之下。但空间范围和断陷速度,常发生大小和强弱的变化,到后期盆地规模逐渐变小,断陷速度日趋减弱。
四、沿江地带
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在沿江地区,除表现为差异式断块运动,岩浆活动尤为强烈。首先,下扬子深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形成北东向沿江线状断陷,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在断块上升作用下,遂形成沿江地区的北东向褶皱一断块低山和断块低山。有的山地,临江而立,如铜陵市的笠帽山,繁昌的坂子矶,马鞍山市的采石矶等。沿江地区分布怀宁、枞阳、马鞍山、繁昌、无为等断陷,其中马鞍山断陷为最大,面积1500平方公里。
沿江地区的岩浆活动无论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都很强烈。前者以月山闪长岩体、铜官山石英闪长岩体、枞阳正长岩体、铜陵市凤凰山花岗闪长岩体等;后者有芜胡、马鞍山、枞阳、怀宁等地,都发育了规模较大的火山谷盆地。岩浆活动的结果,不仅形成由其组成低山、丘陵和黑色、有色金属的重要成矿带。
五、皖南地区
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对皖南影响十分强烈。首先,北东向的虎(岭)—月(潭)深断裂、江南深断裂、高坦断裂,北北东向的汤口断裂(泾县—黄山谭家桥—黟县渔亭)、旌德断裂(宣州—旌德)、绩溪断裂(郎溪庙西—宁国—绩溪—休宁五城),东西向的周王(贵池市—宣州周王—广德独树街)、休宁深断裂(祁门历口—休宁—歙县岩寺—昱岭关)的复活和新生活动,使皖南地区的天目—白际山脉、黄山山脉、九华山脉等,渐次强烈抬升发育成山,三大山脉之间为断陷带,形成了宣(州)广(德)、休(宁)歙、宁国、泾南(陵)等断陷盆地,其中休—歙盆地和宣广盆地为最大,面积分别为2000平方公里和6000平方公里,沉积层厚7090米。燕山运动奠定了皖南地区的宏观地貌骨架。
另外,燕山运动期间,皖南地区的岩浆活动也很频繁,如黄山斑状花岗岩体、九华山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古牛降花岗岩体、大历山花岗岩体等都是燕山期的侵入岩;火山岩以清凉峰流纹岩等最为称著。它们构成皖南丘陵、山地的重要组成之一。
安徽省的古地貌演变深受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的影响,使其前形成的古地貌都受到改造,使皖南、皖西地区的褶皱山,都演变成褶皱断块山和断块山。最典型的为黄山、五龙山、九华山和大别山等。另外,也改变了山脉的展布方向,如原休宁、祁门两县境内近东西走向山地,向北东方向偏转。燕山期形成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严格控制了山地和河流的主要走向。
大量花岗岩的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构成地貌的组成物质更为多样和复杂化。皖南、皖西的中山大都由花岗岩和火山岩组成。尤为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国家级山岳风景旅游名胜区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孕育了雏形。长江河谷和许多断陷盆地、火山盆地的发育都受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制约。这时全省宏观地貌骨架和山、河、湖的轮廊已初步形成。
上一篇:第一节 古地貌形成过程
下一篇:第三节 现代地貌的形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