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三节 现代地貌的形成


一、第三纪
燕山运动后,地壳较长时期处于宁静状态,第三纪初地势渐趋缓和,已呈准平原状态。即前人所称的鄂西期地面。即现在最高平面,海拔1200~1600米。第三纪始新世末,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继而太平洋板块,以北西西方向对欧亚板块俯冲,因而导致中国又一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在这次运动的波及下,安徽发生了显著的差异性断块运动,使地台活化和准平原分化变形。
从总体上看皖南、皖西抬升量最大,江淮之间轻度上升,沿江地区轻度升、降交替进行,而淮河平原则受沉降运动控制。这时,安徽地貌形态已较复杂,山地、丘陵、平原和镶嵌在山间的盆地都基本定型。准平原被抬升至不同高度,成为现今保留的不同级夷平面,如中山地区为1200~1600米,低山地区600~800米,丘陵地区为200~400米。而沉降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淮河平原,促使准平原已深埋沉积物之下。
燕山运动发育的断陷盆地,后因运动强度减弱而使规模变小,并呈全封闭状态,如合肥、宣广盆地、休歙盆地等都是如此。有的封闭盆地在干热气候影响下,形成了石膏、岩盐、芒硝等矿藏。
在渐新世—中新世初,地壳又趋稳定,侵蚀、剥蚀与堆积作用再次取代了差异式断块升降运动,而进入第二次准平原化时期,便地面趋于夷平,即人们所称的山原期地面。它在皖南、皖西丘陵山区,目前以海拔600~800米峰顶面为代表。沿江和江淮地区,则以海拔300~450米峰顶面为该级夷平面,因上升强度的减弱,而出现高度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
中新世中期构造运动又趋于活跃,安徽省表现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早先形成的准平原发生解体、分化、切割和掩埋。长江、淮河等水系的格局基本形成,沿长江谷地堆积中新统砂砾层。
这时,安徽已广泛分布丘陵和山地,淮河平原进一步发育成熟。沿断裂带嘉山、天长等地发生玄武岩喷发活动,形成了玄武岩方山和熔岩台地。
上新世运动幅度相对减弱,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在皖南、皖西等地区山前发育最低级夷平面。即人们所称的三峡期地面。后经地壳运动抬升,成为丘陵的峰顶面,在皖南、皖西丘陵山区400~500米,沿江和江淮之间仅120~200米。
第三纪地壳几度稳定,气候温热,当时处于热带、亚热带环境,在皖南北部和沿江地区,在碳酸盐可溶性岩层之中,发生了几期喀斯特化作用,形成了呈层状结构分布的地下溶洞,有广德太极洞、石台蓬莱洞、贵池大王洞、宣州龙泉洞等。在硫化物矿体附近,硫化物与水形成硫酸根,加速了水的溶蚀作用,在断裂构造发育的铜陵凤凰山、新桥等矿区都发育了深层溶洞,最深者100米以下。
二、第四纪
第四纪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初,安徽又发生强烈断块升降运动,前所形成的三级准平原(夷平面)普遍被抬升和破坏,皖西丘陵山地最为典型,原先统一夷平面,被分化成二级或多级,使夷平面空间分布,更为复杂化(详见表1—4—1)。且在山前地带和山间盆地堆积洪积一冲积物和冰缘堆积。在黄山山麓的三岔—谭家桥、霍山地堑、岳西盆地,都沉积了洪积—冲积物和冰缘堆积。

皖西山地夷平面分布特征表
表1—4—1

(续表)

皖南丘陵山区,受这次运动影响,使天目—白际山、黄山、九华山3大山脉,强烈隆起,主峰都达千米以上,致使一些山地的峰顶、坡肩有石蛋、冰锲劈等冰绿地貌的分布。3大山脉抬升幅度由核心部位向边缘减弱,故山地构成多层状,一般由丘陵—低山—中山序列组合而成的地貌格局。它们之间的虎—月深断裂、江南深断裂受断陷作控制,使早先发育的中、新代断陷盆地发生演化和新生,休歙盆地,不仅范围扩大,沉降中心由南向迁移;此外,绩溪、宁国、泾县盆地也有所扩展;宣广盆地发生明显收缩,呈半封闭状态,盆地中沉积的第三系,构成平缓褶皱,盆地被分化,第四纪断陷盆地叠置于第三纪盆地之上。
皖南地区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水阳江、青弋江、漳河、青通河、新安江等,已发育成型,在上述河流的河谷地带,可发现早更新统二元相结构的冲积物。
皖西丘陵山区也受这次运动的影响,发生差异性断块抬升,使地面的海拔和比高都加大,由于第四纪气候不断转冷,1000米以上的山地也有冰缘地貌发育。不仅霍山地堑再度复活下陷,而郯庐深断裂带西段、磨子潭涤断裂、岳西深断裂、龙井断裂等都发生明显断陷活动,发育了边缘陡、规模大、长轴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平面形态呈长椭圆形等特征的山间盆地。皖西丘陵山地北坡,有关岳庙、船仓、龙井冲、磨子潭、晓天、河棚等盆地;南坡,有岳西、寺前河、潜山、菖蒲潭、石关等盆地。其中岳西盆地最大,长20公里,宽8~10公里。盆地之间,上、下均有河溪贯穿,呈串珠状。
长江河谷在交替升降运动的背景影响下,谷地范围比第三纪相对变小,长江主支流强烈下切,使地面起伏明显增加,使现代地势起伏和水系格局已基本定型。
第四纪早更新统——安庆砾石层(雨花台层),组成了安徽省沿江分布的阶地,从该砾石层的岩性、结构和组合特征可知:当时长江河谷的发育已进入了成熟时期,长江及其支流比降比现时大,搬运能力远较现在为强,同时谷底宽度和河床摆动范围与现在也有差异。早更新统安庆砾石层堆积后,受沿江地区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影响,在各地分布高度和构成的地貌部位都不一致。怀宁、东至等县,安庆砾石层组成三级阶地,在安庆市组成二级阶地的下部,芜湖市安庆砾石层则被淹埋在地表以下,而马鞍山市和对江和县,则又组成第三级阶地的上部。
中更新世后期气候转暖,大约年平均气温比目前高5℃左右,气候上进入典型的间冰期,地表植被茂盛,境内长江、淮河等,泥沙含量大减,河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尤其长江强烈下切,发育了第二级阶地。组成物经湿热气候淋溶作用,一般为网纹土或网纹红土、网纹砾石层,也促使前期堆积物发生红土化过程。
这时淮河平原进一步发展,在沉降作用影响下,继续堆积河、湖相物质,淮河沿岸中更新统广泛分布,与下游江苏省境内淮河平原沉积层连成一片,这时淮河已全线贯通,最后注入南黄海。
晚更新初期,在全球气候转冷的驱动下,皖南、皖西的中山地带又受冰缘气候的影响,从冰缘地貌分布的情况,说明气温下降程度、持续时间的长度都比中更新世早期为弱。
长江和淮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河谷地带,地势低下,仍以流水作用为主,堆积砂质、泥质和砾石沉积物。在干寒气候的影响下,海面了发生显著下降,引起长江、淮河的强烈溯源侵蚀,尤以长江下切作用强烈进行,芜湖市、安庆市等地长江河床中的-20~-50米以及更深的近岸深槽,均为这时形成。
长江两岸前期发育的阶地和山前台地,以及江淮地区的低缓丘陵和台地,普遍堆积风成黄土(下蜀黄土)。
晚更新世中期气候又转温暖,一方面使风成黄土改造为次生黄土;另一方面经淋溶作用影响演变为黄色亚粘土。
晚更新世晚期气候再度变冷,地壳运动也趋活跃。海面再次后退下降,长江、淮河中下河谷都经溯源下切,分别形成12~20米、25~30米长江沿岸两级低阶地,18~28米、30~35米淮河平原二级低阶地。在长江和淮河流域阶地的阶面上,堆积了灰黄色或淡灰黄色粉砂质壤土风积层。
这时,从皖西丘陵山地东南麓向长江河谷发生明显的掀斜运动,又受科氏力偏转的影响,长江河床显著南移,靠近河谷南岸,长江河谷呈不对称状态。尤其安庆以西的长江河段,江北发育广阔的棕黄色亚粘土组成的阶地和河漫滩,而南岸相应时期的阶地和河漫滩,则很狭窄。而长江在南移过程中,形成了沿岸地带一系列沉溺湖和淤积雍塞湖。
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气候又转温暖,海面开始回升,河流强烈淤积,将晚更新世低海平时期形成的长江古河床和古阶地,被沉积物埋藏覆盖。海面上升沿江低地过去形成的湖泊进一步扩展外,又形成了许多新的构造沉溺湖、淤积壅塞湖、河道废弃湖等各种成因的大小湖泊,是更重要的成湖时期。目前沿江的白荡湖、菜子湖、白兔湖、破岗湖、泊湖、武昌湖、龙感湖、升金湖、八里湖等都是这时进一步扩展或形成的。从沿江湖泊沉积物分布的空间演变规律可知,距今2~4千年前,是湖泊面积的最大时期。
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全省的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已全部形成,也是各种地貌类型发展更成熟阶段,山地被差异性断块运动影响,不仅高度、起伏度加大,也进一步被肢解和分割的时期,形成群峰错落、巧石丛生和沟谷纵横的局面;丘陵也被切割更破碎,丘间普遍分布高、低谷地,丘体的延伸方向也很零乱,随谷地方向而变;台地被流水冲刷呈波状起伏状态;江淮分水岭发生拱状隆起,构成长江水系、淮河水系的分水高地;低级夷平面被抬升至120~200米,成为现在丘陵的峰顶面;在沿河、湖地区沉积作用盛行,发育了宽广的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沙洲。
历史时期在人和自然因素双重影响下,地貌形态又产生明显变化,尤其对平原地貌的演变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调查和沿江地区志书记载,历史地图等资料分析,宿松与安庆间江湖演变,唐宋以来变化很大,唐代末修江堤,汛期江水漫溢湖泊,构成江湖连成一片。洪水退落,江水退归河槽,江、湖分家。湖泊成为汛期蓄湖、调洪场所。直至宋代,长江沿岸人口大增,修建江堤,兴修圩田,江水被大堤约束,从此江湖分家,湖群对长江调洪作用大大削弱,洪涝灾害趋于严重。近300~400年以来,长江安徽段河道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即边界条件、水情要素、节点挑流、人类围垦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河道平面上呈藕节状特点,成为单一河段与分汊型河段相间分布格局,且主支汊周期性发生易位。
淮河平原多次受黄河南泛影响,公元前132年始就多次地改道夺淮,造成淮河水系的演变,以及淮河平原的与众不同的堆积过程。早期夺淮称黄河“瓠子元决”,开始了南泛历史,首次南泛历时24年,其后在天禧元年(1017年)、天禧三至四年(1019~1020年)、熙宁十年(1077年)又多次经泗夺淮。这时,淮河平原的水系格局完全被破坏,完全改变了流域的地貌景观。
中期全面夺淮从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四徒”开始,结束于弘治八年(1495年)。它以泗、汴、濉为其主要泛道,并影响豫、皖的浍、涡、颍等水,使整个淮河平原都受到改造,从过去地势坦荡,水网稠密的鱼米之乡,上覆盖厚层的黄沙,且形成反常的“地上河”面貌。
后期的北流南泛,黄河自弘治八年(1495年)黄陵岗筑堤后,北流注入渤海以来,但也屡次南泛夺汴入泗合淮。即“黄河大徒元五”。此后,黄河南泛决口被堵,全部汇集河槽,大量泥沙淤积河床,使河底高于两岸地面,迫使黄河洪水进入安徽淮河平原,并倾注下游洪泽湖,把其淤高,成为地上湖。咸丰五年(1855年)河南铜瓦厢决口之后,黄河才改道北流,最终废弃了南泛河道。历次黄河南泛人为筑堤,加速了河床抬高而发育成地上河。现在横贯淮河平原西北部的高滩地,就是当时黄河南泛故道,现为淮河与沂沐河的分水高地。
上一篇:第二节 古地貌向现代地貌演变的过渡期
下一篇:第三节 新安江流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