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联络工作
联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战方针、政策,扩大和巩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同时,开展同各国青年组织及一些国际性、区域性青年组织的交往。
一、统一战线
民国8年(1919年)5月18日,合肥学生联合教育各界成立学商联合会,决议通电全国,争青岛,禁用日货。5月20日,合肥学联组织学生、码头工人和市民联合行动,冲破军警阻挠,把奸商伪装为国货的400包白糖,抛入河中。6月初,以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简称安徽省学联)为中心,联合总商会、律师会、农会等团体共同组织“国货检查所”“检查日货”,安徽各地学生联合工人、商人,举行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罢市支援北京学生斗争。9月,安徽省学联在怀宁县学宫创办一所工读夜校,向工人、店员传授文化知识和马列主义的一些基本道理。
民国10年6月2日,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安徽省学联领导安庆学生抗议反动军阀削减教育经费,遭反动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酿成震惊全国的“六·二”惨案。省学联联合省教育会、教职员联合会、工商商会、农业、报业公会、医师公会、律师公会等十团体成立“安徽‘六·二’惨案后援会”,通电全国,声讨军阀屠杀学生罪行。经过全国学联、全国各地、全省各地的声援,迫使省议会增加教育经费,斗争取得胜利。
民国12年2月,“二·七”惨案发生后,安庆学联联合工商界组织“二·七”惨案后援会,发起召开废督裁军大会,组织示威游行。芜湖以学联为中心,联络工商各界人士成立“芜湖国民对日绝交后援会”。
为开展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安庆团组织根据党中央和团中央的指示精神,以个人身份加入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并积极帮助筹建安庆国民党各级党部。民国14年(1925年)12月20日,国民党安庆市党部正式成立,共青团安庆地委委员李竹声、郭士杰、张定武等3人分别选为国民党安庆市党部执行委员,团地委孙芳续和谢硕分别当选为国民党安庆市党部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安庆市党部所管辖的4个区党部和11个区分部,都在共青团安庆地委的直接推动和影响下开展各项工作。
民国14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安徽各地团组织、学联联合各界人士声援上海工人的斗争。
民国20年3月14日,安徽党、团、互济会、工联、妇女会召开联席会议,作出反帝运动的决议。
民国24年到34年,党、团等组织和团体联合各界社会青年进行抗日宣传。
1953年,共青团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确定青联工作的方针、任务和青年团加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要求青联着重开展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宗教和技术人员等5个方面青年的工作。安徽省团组织对5个方面青年进行了基本情况的重点调查和了解,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训练班、学习班。发动和组织5个方面青年(主要是工商界青年和城市青年)积极参加各项中心运动,在学习宣传婚姻法、党的总路线和普选运动中发挥作用。
为配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青年团安徽省委、安徽省民主青年联合会、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于1956年2月召开全省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和鼓舞全省工商界青年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作用。
1957年5月25日至6月7日,省民主青年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宗教事务处联合组织工商、宗教、民族青年赴武汉参观。参观团共53人(工商30人,宗教13人,回民7人,青联干部3人)。参观了武汉长江大桥、钢铁联合企业、重型机床厂、中南民族学院、武汉大学等,与武汉市各界青年进行多次联欢,交流工作经验,拜访武汉市有关领导人,归途中参观了铜官山。参观活动提高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认识,坚定了接受思想改造的信心,鼓舞了工作干劲,增进了各界青年的团结和友谊。7月4日,团省委发出关于在团内进行统一战线政策教育的通知。
1858年4月9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安徽省选派文教界3人,工商界3人,少数民族1人,街道1人,宗教1人,工人1人,农民1人,委员4人参加。6月30日,团省委决定在全省青年统战工作中开展检查评比活动。
1958年至1964年,省青联举办各种学习讲座和报告会,对各界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协助政府,做好社会青年工作,动员城市街道青年上山下乡。
1980年4月,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关怀和团省委的帮助支持下,因“文化大革命”中断15年之久的省青联得到恢复。8月21日,团省委制定统战工作调查提纲,调查了解全省青年知识分子、少数民族青年、侨胞、台胞、信教青年情况及各市青联恢复、建立、开展工作的情况。
1981年,报请省编委同意,团省委增设统战部。1981年8月8日,省青联组织科技、文艺界委员赴山东学习、参观。1982年,省青联推荐合肥市林家群、安徽大学陈春学两位台籍青年参加全国青联组织的学习参观团赴福建省参观学习,激发台籍青年热爱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感情,扩大对内对外宣传。
1982年,组织省青联常委及在皖全国青联委员讨论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5月22日,省青联发出《关于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调查内容:①各市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宗教、华侨、港澳台胞等五个方面青年的摸底和登记造册;②台籍、台属人员、去台人员、从台归来人士子女情况;③提拔青年知识分子情况及青年自学成才情况;④目前青年的呼声和要求。
1983年,团省委与省青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省青年中开展联谊活动的通知。2月至5月,省青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徽分会、省学联、安徽青年报社联合举办“安徽省第一届青年摄影艺术展览”;1983年,省青联向省对台办发文《关于请示解决庄穆同志的家人及孩子户口的报告》(庄穆系台属)。
1985年,省台联、省青联联合组织在肥台胞及港澳台界活动团,于5月6日赴六安等地参观,祭扫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85年,团省委、省青联组织各界青年赴云南老山前线慰问。1985年7月15日,省青联、省书协在合肥联合举办《安徽省首届青年书法作品展览》活动。
1986年,团省委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在青年个体工商中开展向辛福强学习,争夺“光彩杯”竞赛活动的通知》。
1987年,团省委以皖青联字〔1987〕02号文件下发《关于在全省各级青联组织和青联委员中开展为‘七五’建设出成果作贡献竞赛活动的意见》。1987年,团省委以皖青办字〔1987〕10号文件下发《关于开展青年统战理论研讨工作的通知》。
1988年团省委、省文化厅、省青联等14家单位联合举办全省首届青年文化节。1988年省青联接纳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为团体会员。11月9日,团省委以皖青字〔1988〕60号文件形式将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办公室更名为“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秘书处”。
1989年,团省委、省青联下发皖青字〔1989〕02号文件,要求“为‘七五’建设出成果、作贡献竞赛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工作。1989年,省青联以皖青字〔1989〕09号文件接纳安徽省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为团体会员。4月25日,团省委以皖青办字〔1989〕10号文件发出《关于启用团省委联络部印章的通知》,将原共青团安徽省统战部更名为联络部。
1990年,省青联接纳安徽省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为团体会员。
1991年,省青联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科技兴皖宣传活动。邀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举办讲座;组织科技专家对企业进行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活动。1991年,团省委下发青年统战工作要点:(1)规划并组织好“青春献‘八五’,奉献在本职”的建功立业活动;(2)加强青年宗教工作,加强青年知识分子工作;(3)积极扩大与海外青年的友好交往,做好赴海外研修生的派遣工作;(4)研究和加强青联组织自身建设及所属青年社团的管理工作。4月20日,团省委副书记郑宏杰参加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并作了题为《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努力做好青年宗教工作》的发言。
1992年,团省委以皖青办〔1992〕19号文件下发《关于做好青年党外代表人物推荐工作的通知》。团省委、省民委以皖青〔1992〕61号文下发《关于开展各族青年团结进步表彰活动的通知》。团省委、省青联在全省青年中开展“青春献‘八五’,奉献在本职”建功立业活动。第一阶段“为深化改革、实施‘八五’计划献计献策”活动。
1993年,团省委、省民委以皖青联发〔1993〕14号文件下发《关于表彰“安徽省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决定》。授予亳州市回族食品厂等5个单位为安徽省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王耀贵等15人为安徽省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人物荣誉称号。1993年,省青联常委朱文根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为深化改革实施‘八五’计划献计献策”优秀个人。1993年,国家民委办公厅、团中央办公厅、全国青联秘书处以中青办联发〔1993〕2号文件揭选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征文活动获奖论文。安徽省周冰的《平凡中的奇迹》获三等奖。1993年,团中央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以中青办联发〔1993〕4号文件下发《关于召开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人物表彰大会的通知》。安徽省定远县二龙回族乡团委被评为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毛贻香(汉族)、李金明(回族)、汪河池(女,土家族)、林树森(女,壮族)被授予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人物。1993年,选派冶金部17冶金建设公司副经理周远先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美国国际领导中心举办的中美青年研讨会。1993年,团省委、省青联在全省实施开展“八五”活动第二阶段科技扶贫、智力支边为重点的“东西互助,共同迈向富裕”活动。
1994年,团中央、全国青联以中青联发〔1994〕1号文件下发《关于表彰“东西互助,共同迈向富裕”活动中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决定》。安徽省黄山市青联被授予先进集体,张顺道、许琴、张海荣被授予先进个人。4月14日,省青联秘书处组织安徽省社科界优秀青年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闽泉杯)评选活动。5月30日,团省委、省青联联合省民委以皖青联〔1994〕18号文件下发《关于开展全省各族青年民族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利用新闻媒介,举办讲座、报告会、培训班、知识竞赛,开展各类活动,向各族青年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常识。5月31日,团省委、省科委、省经委、省人事局、省青联以皖青联〔1994〕19号文件下发《关于开展“安徽十佳青年科技创业奖”评选活动的通知》。1994年,团省委、省环保局、省青联联合开展择优选拔中国青年优秀环保企业家活动,陆春华(安徽省淮北矿务局岱河煤矿矿长)、李双喜(安徽省东关水泥厂厂长)、鲍定赏(安徽省淮南洛河发电厂厂长)、顾建国(安徽省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被评为“中国青年优秀环保企业家”荣誉称号,6月14日,省青联推荐中国科大李晓光教授、淮南矿业学院王鹤龄教授参加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评选。1994年,团省委、省青联开展“安徽省行业十佳青年”、首届“江淮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9月25日,团省委、省青联召开“安徽省青年群英大会”,对行业十佳青年、江淮十杰青年进行表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出席颁奖典礼,省委副书记方兆祥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省青联秘书处会同安徽科技报社开辟《青年科技创业星座》专栏,宣传十佳青年科技创业者。10月28日,经省青联、团省委、省科委、省经贸委、省人事厅等单位推荐,金会庆、王经才、王正前荣获团中央、全国青联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
1995年元月13日,省青联、省中医管理局在全省开展“安徽省十佳青年中医”评选。3月8日,省青联利用青联人才、智力优势组织青年科技专家组成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团,在省政协副主席许学受,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张学平的率领下赴桐城开展科技咨询服务。3月17日,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特邀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团成员座谈,省政协副主席许学受,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胡章佩,副主任刘治元、蔡磊平、蒋作君,省青联副主席、团省委副书记张学平等参加了座谈,并就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作了讲话。3月20日至6月26日,由团省委、省青联主办,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协办“三联杯”安徽省青年书画展。书画展共收到报送作品917件,经评审委员会评出一等奖作品7件,二等奖作品12件,三等奖作品20件。组委会对在该次书画展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淮南市青联等10家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6月26日,“三联杯”安徽省青年书画展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在省博物馆举行。省人大副主任邵明、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颁奖。5月30日,省青联推荐全国青联委员崔平,省青联常委、江淮十大杰出青年韩再芬作为“全国杰出女性”宣传人选。5月31日,“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评选揭晓,安徽省王健、胡剑化、杨晓生、魏江磊当选,省青联获组织工作奖(全国仅有4家单位获此奖)。6月28日,团省委、省青联下发《关于“东西互助,共同迈向富裕”活动终期评比表彰的决定》。安徽农学院团委等20个单位,朱其彬等39人分别荣获“东西互助,共同迈向富裕”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1996年元月21日到7月18日,团省委、省科委、省人事厅、省经贸委、省青联联合开展首届“安徽省杰出(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评选活动,通过各级组织层层选拔推荐,专家评委评选,王显义、陈建新等15人荣获首届“安徽省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张建军等14人荣获首届“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另有46人荣获首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创业奖”。安徽省王定民、宣捍东、章林3同志荣获第二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荣誉称号。为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科教兴皖”战略,团省委、省青联决定“九五”期间在全省各级青联组织和省青联委员中开展“科教兴皖比贡献,团结爱国建功业”主题竞赛活动,并向全省下发《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开展“江淮科技行”科技服务活动方案》。6月中下旬,安徽省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省青联发出《关于动员和组织全省青联委员紧急行动起来,投身防汛抗灾工作的通知》。全省青联委员捐款捐物,几天时间,省青联秘书处收到捐款2万余元,并筹集30吨水泥、10吨化肥、10吨膦肥,由省青联主席高登榜和省青联副主席姚玉舟分别带队到黄山、宿县、阜阳等地灾区,慰问灾民。8月23日至24日,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发展论坛安徽省论坛在合肥隆重举办。来自全省各个行业的200万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团省委、省科委、省科协、省青联会同中国科大、合肥工大、中科院合肥分院、省社科院举办,论坛活动以“迈向21世纪的安徽科技”为主题,举办讲演,邀请科委领导及科大何多慧院士进行专题报告,省领导陈基余、张润霞、许学受出席开幕式,张润霞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8月底,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省青联选派1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赴京参加,全国共评选出90篇优秀论文,其中安徽省青联常委赵韩等5人的论文入选,安徽省青联荣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发展论坛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二、国际交往
〔接待境外团体〕
1959年11月24日至27日,苏联共青团一行10人在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穆尔塔扎也夫的率领下,由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钱大卫陪同,到合肥参观访问。
1960年4月11日至4月14日,塞浦路斯统一民主青年组织代表团一行5人(均是塞共党员)在该组织书记处书记基·基·基不得利阿尼德斯率领下来安徽进行3天的参观访问。1960年5月14日至5月17日,桑给巴尔“青年人自己的联盟”代表团一行4人来安徽省参观访问。团省委书记马维民向代表团介绍省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江淮大戏院举行1300人的欢迎大会。1960年7月2日至4日,阿根廷青年代表团一行10人,在合肥进行了2天的参观访问,代表团在合肥期间参观了市政建设和省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馆,访问了郊区蜀山人民公社、省委钢铁厂、合肥工业大学和省艺术学院,并观看了反映安徽省建设成就的纪录片和地方戏曲节目。1960年7月21日,塞拉热窝学生代表团一行2人来安徽省进行了3天的参观访问,游览了合肥市容,与大学生们进行了联欢。1960年8月5日至8月7日,苏丹留学苏联代表团一行10人,在合肥进行了2天的参观访问。1960年8月26日,加纳全国学联代表罗勃·阿姆伯马和大卫·克里期狄安·阿山特2人来合肥进行2天的参观访问。1960年8月29日,应全国青联邀请来中国访问的日本总评对策部和妇女对策部代表团一行14人,来安徽进行2天的参观访问。安徽省副省长黄耀南接见了代表团全体团员,陪同接见的有省人民委员、秘书长郑淮舟。代表团先后听取了省、市概况介绍,游览了合肥市容,参观了省委机关钢铁厂、巢湖烔炀人民公社,出席了省青联为他们举办的招待晚会。1960年9月22日,波兰“青年旗帜报”记者拉伊萨海尔来安徽进行4天的参观访问,这是根据团中央和波兰青年联盟中央关于交换记者的协议进行的交往。
1966年10月28日至31日,玻利维亚共青联代表团一行4人来安徽省进行为期4天的参观访问。客人们在皖期间参观了一些工厂和水利工程,和老红军进行了座谈。
1981年2月27日至3月1日,日中农交京都茶叶农民友好访华团第二分团一行8人访问安徽。在皖期间,省青联组织他们参观了舒城县舒茶公社茶园、安徽农学院茶叶系实验室,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教授座谈,交流技术,游览了明教寺。1981年5月24日,省青联与芜湖团市委共同接待了港青YTS—TH—81—0517团一行22人。旅游团参观了芜湖市工艺美术厂、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芜湖市一中及市重型机床厂。1981年8月7日至24日,应全国青联邀请,日本中国农业农民交流协会青年代表团一行10人访华。8月17日至19日在安徽合肥访问,参观了东方红公社、省农科院、逍遥津、明教寺、包公祠等。
1982年7月5日至7日,省青联接待了中华运通二人团(此团属外A级),该团成员吉姆乔治和青特实威特先生来自美国,二人参观了市少年宫、博物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及市工艺美术厂。
1983年5月17日至20人,省青联接待了中青侨434A团一行26人。该团成员是新加坡华侨,信佛教。
1990年4月12日至20日,应全国青联邀请,以泰国总理府国务部长蓬·良巴威为团长的泰国青年代表团一行12人访华。在合肥参观了农村、乡镇企业,游览了市容。1990年7月21日,省青联组织省暨合肥市各界青年与来肥参加首届亚洲青年女子手球棉标赛的健儿们举行联欢活动。省青联主席、团省委书记徐立全和省妇联副主任高福明分别代表省各界青年、妇女表示热烈欢烈。参加亚洲青年女子手球锦标赛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印度、韩国、中国及中国台北。
1991年10月2日至11日,应全国青联邀请,以友爱日中研修协会常务理事内田裕昌为团长的友爱日本研修协会接受研修生企业代表团一行18人访问黄山。代表团参观了屯溪老街、胡开文墨厂,游览了黄山风景及历史名城歙县。
1992年5月,日本三重岳仁会亲善访华团到黄山访问。1992年8月,中德专家技术组在黄山访问,黄山市青联组织在屯溪的青联委员听取中德专家技术组组长、德方专家斯维诺先生讲学。1992年7月25日至8月7日,应全国青联邀请,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代表团一行9人访华。参观了中国科大、合肥叉车厂、合肥环球实业有限公司、郊区骆岗镇王大郢村,游览了包公祠、包公墓、环城公园。安徽省副省长吴昌期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省外办主任杨多良、团省委书记徐立全作陪,团省委副书记刘伟等迎接代表团。1992年9月17日至18日,正值中日帮交正常化20周年,日本总务厅青少年对策分部国际协力事业团、自民党青年对策特别委员会、社会党青少年局、公明党青年局、日中友协、日中协会、日本青年会议所、中央青少年团体联络协议会、日本青年团协议会、日中青年研修协会等20余家日本政府机构、党派组织、民间团体的代表及少量社会知名人士共150余人访华。以自民党国会众议员为团长的B路代表团共29人于9月17日抵达黄山屯溪区,省青联领导到机场迎接代表团,代表团游览了黄山。
1994年5月22日至24日,省青联接待朝鲜学生委员会代表团一行5人。1994年11月29日至12月7日,应团中央邀请,以朝鲜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同盟中央委员会国际部部长白锡为团长的朝鲜社劳青年工作者代表团一行6人访华,12月3日抵合肥,代表团在肥期间参观了安徽大学、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郊区农村。团省委书记刘伟会见并宴请代表团一行。
1955年7月8日至20日,应全国青联邀请,以联邦选举委员会专员斯科特·托马斯为团长的美国青年政治理事会代青团一行11人记华。7月14日至16日在安徽省进行友了访问。在合肥期间,代表团拜会省人大秘书长并与省人大座谈安徽省立法工作情况,参观中国科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乡镇企业。1995年9月9日至9月13日,应全国青联邀请,由日本总务厅青年对策本部派遣,以日本统计情报研究开发中心常务理事井书荡为团长的日本青年友好代表团一行22人来安徽省黄山、合肥两地访问。副省长杨多良在庐阳饭店会见代表团一行。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张学平、高登榜参加了会见。
1996年6月19日至28日,应全国青联邀请,以南澳大利亚洲议员伊恩·艾文斯为团长的澳大利亚政治交流理事会代表团一行7人访华。6月23日至26日,在安徽省合肥、黄山两地访问。省政府秘书长褚宗智、团省委副书记姚玉舟接见了代表团一行。1996年6月28日至7月3日,以韩国文化体育部青少年交流理事课行政事务馆慎重石为团长的韩国青少年与指导代表团一行18人访问安徽合肥、黄山两地。代表团在合肥参观了安徽中医学院、合肥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包公祠等地。
〔组织青年出访、研修〕
1980年5月,应中日农业农民交流协会邀请,中国茶叶青年实习团在日本进行44天的学习、劳动和参观。安徽省共有8名代表参加该团出访日本。与日本茶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日本采制茶叶的先进技术。
1989年7月1日至27日,应法国青年组织的邀请,团省委、省青联选派7人组成赴法青年友好访问团前往法国蒙贝利亚太参观访问,访问团参加了法国革命200周年庆祝交流流动。访问增进了相互了解,扩大了安徽省青年在法国的影响。
1988年至1996年,省青联先后选派25名有技术专长的青联委员、青年技术人员,到日本、美国、新加坡,研修建筑、机电、食品、服装、园艺、企管、市场营销等技术。选派1人参加联合国志愿人员亚太区域内开发服务项目赴孟加拉国工作2年。选派25名人员出访日本,5人访问朝鲜,2人访问美国,5人访问香港,1人访问苏联、比利时、西德,1人访问刚果、尼日利亚、突尼斯、利比里亚,7人随省青年赴法代表团访问法国,3人访问韩国。共计74人出访、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