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在职工人培训

第二节 等级技术培训


一、初级技术补课初级技术补课又叫“青壮年工人技术补课”。补课对象是:1968年至1980年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技术等级在三级工以下,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和在关键岗位上的操作工人。这部分工人多属青壮年,在各条战线上担负着重要的生产、工作任务。1982年统计,全省有72万多人。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耽误了文化学习,参加工作后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实际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初级工应知应会的要求。为使他们尽快成为“四化”建设的骨干,安徽省1982年下半年,通过技术测验,确定补课对象,制定规划。1983年开始实施,到1985年8月,全省有54.6万名青壮年工人参加补课。经考核取得技术补课合格证的34.8万人。合格率为63.7%。
二、中级技术培训
1984年4月省劳动局对全省中级技术工人培训作出规划。同年下半年试点,1985年在全省展开。培训对象是:实行学徒制的技术工人中,初级技术补课已经合格和工资等级已达到中等,技术(业务)能力未达中级技术工人应知应会要求的。重点是技术工种中的班、组长,生产骨干以及在大型精密设备、关键岗位上操作的技术工人。培训内容按国务院行业部和省行业主管厅、局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考核分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技术理论考核,采取闭卷方式,按所学科目分别进行。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典型工件加工和考工期相结合的方法,按工种等级进行。所有科目都考核合格者,发给省劳动局统一印制的《中级技术培训合格证书》。到1990年,全省有33万人参加中级技术培训,22万人取得《合格证书》。合格率为66.7%。
三、高级技术培训
为建设一支初、中、高级技术结构合理的工人队伍,安徽省从1987年起,开始进行高级技术工人培训。培训对象是:工资已达到高级工等级,实际技术水平尚未完全达到《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规定的高级技术水平的;因生产需要,即将走上高级工岗位的中级工;技工学校或相当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工龄在10年以上的;参加省级中级技术比赛的获奖者;个别中青年技术尖子。培训分应知应会两部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有的进行一次性培训,有的分阶段培训。考核发证办法与中级技术培训相同。其中对30年以上工龄的老工人,应知部分的考核适当放宽。考核成绩记入本人技术档案,作为晋级、考评工人技师的依据之一。到1990年末,全省共培训合格高级技术工人3.07万人。
四、工人技师评聘
1988年起,安徽开始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进行工人技师评聘。在七至八级复杂技术工种设置技师岗位。限额在该工种工人总数的2%以内。参加评聘的条件有: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或经自学、培训达到同等学历的;3、具有本工种高级技术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4、能解决本工种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5、具有传授技艺、培训技术工人能力。评聘办法:审查申报人资格;组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工作实绩、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报省工人技师考核委员会审批;签订聘约,发给聘书。1990年6月,全省首次评出工人技师1155名。
受聘技师实行任期制,在职期间享受15至25元的职务津贴和与本单位工程师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相同的福利待遇。
上一篇:第一节 学徒培训
下一篇:第三节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