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军 需
一、经费
【组织领导】
省保安经费总经理处:为办理全省保安经费的计划、筹措、收支等项事宜。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于民国24年(1935年)设立省保安经费总经理处。同时设立省保安经费稽查委员会,制定和稽查全省保安经费预决算。其办事机构先后变更多次。民国27年,由保安处二科兼办。民国28年,保安司令部成立会计室,专任收支。民国32年后,由保安司令部军需处第二科办理经费收支事宜,军需处第三科办理稽查及点名放饷事宜。
专区保安经费经理处:民国23年至民国26年间,各县保安经费曾统一于专区,专区曾设立保安经费经理处,同时设立专区保安经费稽查委员会,办理经费预、决算及点名放饷事宜。
县保安经费管理委员会:为统筹和管理县保安自卫经费,各县均设立保安经费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委员长1人,委员6人至8人。县长为委员长,县保安队队附(专员兼辖之县以保安副司令员充任)、财政局长、商会主席为当然委员,士绅委员由县长遴选和聘任身家殷实者担任。为执行决议案及处理日常事务,于会内设立事务处,由委员长指定委员2人兼任该处正副主任,任期一年,但县保安队附或保安副司令及财政局长不得兼任。事务处设事务员1至2人,司书1人,受正副主任指挥,办理各项事务。保安自卫经费,由各县保安自卫经费管理委员会事务处派员征收,其田赋附加项由粮库代征者,委员会派员按日向粮柜清结征存各款,每5日开列报单,每月终开列总报单,呈送委员长,交委员会审查。征收各款,除附加税随同正税征收不另制单据外,其他征收之款,由委员会制备3联征收据,以一联交纳款人执收,一联呈县政府备案,一联存会备查。每年度开始征收以前,由委员长召集委员会议,造具当年保安自卫经费收支概算书,送县府转呈保安处、财政厅核准备案,按月由保安司令部(处)造具支付预算书领款凭单,由县政府送交委员会核发支款单,向保管库领取。每年年终,委员会须将年度收支款目分别造具清册,由县政府转呈省保安司令部(处),财政厅查核。
【经费来源及收支】
省保安经费,分经常经费和临时经费2项,均筹自各县保安附加税。省属保安团队各年经费开支情况如下:
民国26年(1937年)春,第三团至第十二团经费,由省统收,连同第一、第二团及特务大队由省拨款发。共经临各费257.2922万元。10月,第十至十二团,调补正规军,经临各费年为209.1903万元。
民国27年8月,第二、五、七团调补正规军及第三团裁并,共经临各费年为179.9506万元。
民国28年9月增1特务营,经临各费年为168.0285万元
民国29年7月,将2特务营扩编为特务团,经临各费年为164.4638万元;
民国30年,经临各费年为433.6795万元。
民国31年增编一泊湖水警大队,经临各费年为591.0977万元。
民国32年4月,将6个保安团缩编为5个团,7个大队缩编为5个大队,8个中队缩编为5个中队,经临各费年为942.449万元。
民国33年后,省保安团队不断扩编,加之物价飞涨,各年保安经费均有较大增加。据民国36年概算,保安经费约为139亿元。民国37年1至6月分,保安经费预算即达到400亿元。
【官兵待遇】
由于省保安经费不断增加,大大加重了全省人民负担。但保安团队官兵生活,因经费支继,物价不断高涨,却极为艰苦,较之正规军待遇,甚为悬殊。民国32年(1943年),保安团队之二等兵,月支总计仅18元,正规军之二等兵月支却37元,相差一倍有余。是年4月,为解决保安团队官兵生活困难,将原有团队缩编,官兵薪饷,按照正规军9折发给。民国33年,正规军副食费已增至510元,而保安团队士兵副食费仅30元,官佐若比照正规军增加,则准尉一员月差360元,二等兵一员月差123.4元,以当年现有保安团队官兵11016名计,预计需追加2400万元。因省财力艰难,仅将士兵副食费30元、食盐补助费4元,按7成发给食物。至于官兵食粮,在民国31年10月以前,系由省拨款,分交各团队于新谷登场之际,会同粮政局购足一年食粮。10月以后,团队改发省级公粮,官兵每月食米3市斗。民国33年4月,因各部队均感定量不足,省府会议决定增加,每人每日发米25两,刚敷食用。
二、装备
【枪弹】
省保安团队武器,口径极为复杂,尤其缺乏重武器。据民国22年(1933年)统计,全省保安部队共有枪械:步枪16838支、马枪711支、自来得枪1340支、勃郎林枪173支、手提机关枪128挺、迫击炮38门,共19190支(具)。弹药:枪弹1034212发、炮弹1356发、手榴弹458枚。民国28年春,以历年收缴之武器,及省保安司令部修械所修整之步枪,按团队编制,分别配置,并划一其口径,以便补充弹药。民国30年秋,由省筹款向浙江购“77”式轻机枪100挺,连同原有机枪,每团配足36挺。此后,所需弹药大多由国民政府拨给。抗战期间,安徽沦为敌后,保安团队频年作战不休,弹药消耗甚巨,而上级配发数量过少,加之领运需费时日,故战区各县多自行设法购买。民国35年第八绥靖区拨发省保安团队一批武器弹药,计有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手枪5支、步枪4550支、迫击炮弹550发、机枪弹2.4万发、手枪弹750发、步枪弹14.38万发、手榴弹3740枚,但分发至各区保安队,以及灵璧、和县、泗县、太平、涡阳、合肥、滁县、寿县、岳西等21个县保安队,为数甚少。省自建立保安部队起,武器弹药来源一直十分艰难。此为保安部队战斗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被装】
省保安团队士兵冬夏被装,开始由省统筹制办,尚能按时换发。抗战期间,皖南部队因大江阻隔,领运不便,系汇款由皖南行署代办。后物价续涨不己,被装问题日益严重。民国34年(1945年),士兵被装差额达1600万元,几经设法筹措,并移用团队节约公粮,方勉强制办士兵夏服,其余被装经费来源无望,只得向民间征用实物。民国36年5月,保安第二、第五两团拨归正规军,其被装严令缴回,但只缴得一部分,且多破烂不堪。即便此种缴回的破烂不堪的被装也发给了保安团队,因而有的保安团队被群众称为“叫花子队”。是年8月,复成立保安第二、第五团及第三团,所需被装,若按建制配发,需款数目过巨。省保安司令部只得按需制作,计制做黄铁机布长短单军服各1788套,军帽1788顶,绑腿带1788付,灰铁机布单人棉被5019床,黄铁机布雨衣2535件,黄铁机布单人床单8161床,黄铁机布杂布囊6164个,黄铁机布炒米袋5364条,黄铁机布子弹袋4361条,黄铁机布手榴弹袋4011条,行军锅86付,搪磁碗5040个,腰皮带2225条,灰铁机布棉军服4571套,灰铁机布棉大衣750件。民国37年1至2月份,增制灰铁机布单人棉被3200床,黄铁机布单军服8222套,分别补发给保安第一、二、三、四、五、六团。至于战场减员临时补充新兵,则长时间领不到被装,致使部队服色参差不齐,被群众称为“杂牌部队”。
三、卫生
省保安部队卫生设备极其缺乏,民国24年(1935年)始于团设立医务所,配备医务人员,并购买部分器材和药品。但经费困难,设备甚为简陋,重伤员只得分送就近医院或陆军医院医治。抗日战争开始后,于保安处设立医务所,综理各团医务行政及治理内科疾病。团医务人员及药品也相应增加,并设一个担架兵排,运送伤员。但此仅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重伤员仍送驻安徽陆军兵站医院代医。民国32年,省保安司令部设立卫生科,医药费逐年有所增加,因省保安司令部无综合医院,重伤员医治和转送仍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