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省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的块断升降运动为主要特点,块断运动的主要机制是断裂运动,块断内部及其边缘的断裂活动程度的大小及方式决定了块断运动的变异和发展。根据对全省新构造块断差异运动基本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安徽部分地震工作者提出了下述新构造块断运动分区的原则。
1.根据一级块断的基夺特征(如区域地质发展史,新构造运动性质、强度和时、空演化特征等)和规律划分出一级单元区。
2.根据一级块断内部的差异活动特征划分二级单元区。
3.分区的边界首先考虑决定块断运动变异和发展的块断边缘和内部的活动断裂,其次是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及其它方面的因素。
4.分区的指标主要包括新构造运动的时空演化、活动性质、幅度、强度、地貌特征、晚新生代沉积的新构造背景及应力场特征等。
图1—1安徽省新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按照上述原则,安徽境内新构造运动分区如下(图1—1):

Ⅰ、皖北块断沉降区
Ⅰ1、淮北持续沉降区
Ⅰ2合肥盆地升降交替区
Ⅱ、皖西块断上升区
Ⅱ1金寨—霍山—般上升区
Ⅱ2大别山强烈上升区
Ⅲ、皖中块断微弱上升区
Ⅲ1天长持续沉降区
Ⅲ2张八岭一般上升区
Ⅲ3全椒一潜山升降交替区
Ⅲ4沿江间歇性上升区
Ⅳ、皖南块断上升区
Ⅳ1宣城—南陵升降交替区
Ⅳ2皖南强烈上升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