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夕,合肥东北乡有大小集镇77个。这些集镇是群众传统的自由交换商品的场所。凡做生意买卖都按期赶集。逢集一律按农历定期。有十天四集、十天两集、日日集、隔日集四个类型。十天四集又分“大集”,“小集”。大小各半,逢期交错。如店埠镇以农历一、四、六、九日逢集。其中:一、六是小集,四、九是大集。相传已久的“大集”,猪、牛上市,农副产品集中。“小集”则少。多年来,南北集镇的贸易时间。各有不同:南边的六家畈、长临河、桥头集等,清晨开市,起早贸易。八点钟左右人都离去,俗称“露水集”;北边集镇,上午八九点钟赶集人才陆续上市,中午正是贸易高潮,午后离集,猪、牛买卖更迟,多在傍晚成交。上市交易的日常食用物资多由农民、手工业和集镇居民直接交易,大宗农副产品以粮食、油料、油脂、土纱、土布为主,多归私商行(店)经营。据县工商联调查,解放前夕,本地历年形成的行(店)有粮油行、纱布行、杂货店、竹木行、猪牛行、禽鱼行,旧货行、柴草行611家,粮油行占1/3以上。如梁园镇就有粮行40家,油行8家;撮镇有粮油行48家;石塘有纱布行45家。这些行(店)有合资经营,也有独资经营。他们手中都拥有大量资金进行买卖,有的从中收取佣金,有的从事吞吐业务,旺季压价收,淡季高价出。下市压价收,上市高价出,欺买欺卖,袖筒作价,见利忘义。市场物资越是紧缺,他们越是抢购囤积,哄抬物价,贱买贵卖,从中牟利。新政权建立后,集市贸易以行政区划一乡一集或一乡两集。只有定光、新河两乡距大集镇较近无集市贸易。集市相距最远7.5公里。最近两三公里。相近集镇逢期交叉,赶集人轮流做买卖交易。
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县集市贸易时起时伏。1951年,国家规定取缔投机商,凡从事经商者一律在交易所进行交易,不准囤积和拒售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物资。与此同时,国营商业和供销商业组织购销参与市场调节,保持物价稳定,限制私商投机经营和牟取暴利活动,并组织各种集市贸易交流会,繁荣集市贸易。1953年起,国家对粮、油、棉、烟等主要农副产品逐步实行派购和统一收购,多余部分允许进入自由市场,集市贸易活跃。1956年,对私改造完成以后,农村自留地每人0.1亩至0.2亩。许多农产品列为一、二类物资。如粮、油、棉、麻、生猪、菜牛、皮革、废金属及贵重药材等,禁止进入自由市场。集市贸易只限于耕畜、家禽、疏菜、柴草等三类物资。由于主要物资购销关系起了变化,集市贸易额相对缩小。是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1203.20万元,比1950年下降25.8%。1958年至1960年,一度关闭自由市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和猪肉等紧张物资都转为地下黑市交易。1961年高峰时,猪肉每市斤卖到5至6元;大米每市斤价格高达3元以上,当时,胡萝卜也成为主食,每市斤卖到六七角钱。这一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574.20万元,比1956年减52.28%。1961年至1962年,允许农民经营家庭副业,集市贸易随之复苏。1963年至1964年,全县大小集市全面恢复,集市商品上市量日益增多,肉食、鲜蛋、蔬菜、粮食,糖果、生活用品等无所不有,而且价格也比过去大大下降。如猪肉每市斤0.98元,大米每市斤0.34元,白菜每市斤0.02元。1967年开始,“狠抓阶级斗争”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禁止仔猪、耕牛和一些农副产品的外流。1969年,允许三类物资上市,但不准商贩插手,按规定价格、地点出售。是年,集市贸易额1472.20万元。随着“文化大革命”不断深入和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对集市贸易越管越紧。为控制社员农忙上集,先后采取封集和统一规定各个集镇十天只能逢一、六两集。1975年,实行的有八斗、白龙等31个集镇,占当时全县开集数的2/3。同年3月,梁园镇在开展“基本路线教育”运动中,封闭集市长达3个月之久,动员民兵、“红小兵”扛枪弄棒管理市场,使集市贸易日渐衰退,日用食品得不到正常供应。1978年,集市贸易稍有松动。1979年,市场全面开放,允许个体商业经营,放宽农副产品贩运,上市品种除一、二类物资外,部分粮油复制品允许上市。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副产品、肉类禽蛋、干果蔬菜极为丰富,上市量大,购销两旺,集市空前繁荣。1980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总额达到3201万元,比1978年集市贸易成交额2289.50万元增长40.12%。1985年,全县74个集镇,逢集的有56个(不逢集的18个)。其中:单日集2个,双日集3个,日日集4个,10天2集6个,10天4集41个。是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总额5050万元,比1976年增长2.7倍。其中:月均成交额421万元,日均成交额14.03万元。同期,全县有交易所259个。其中:耕牛交易所59个,生猪交易所53个,粮油饲料交易所52个,家禽水产交易所41个,竹木交易所29个,旧货家具交易所13个,其他交易所12个。
肥东县1980~1985年
几个主要年份集市贸易与社会商品零售额比较

肥东县几个年份交易所市场服务人员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