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改土施肥
一、改良土壤
每年在冬闲季节,动员农村劳动力,集中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改良土壤的主要方法:对岗地逐年深耕,以提高活土层,并施用农家肥,减轻土壤的粘性;对冲田采取两旁开挖节洪渠,改冬沤陈规为种植油菜和红花草,同时增施草木灰,以改造冷浸田。60年代末,试种绿肥成功,至1976年绿肥(红花草、蓝花草)面积达31.7万亩。70年代后期,油菜下大冲,实行油稻、肥稻轮作制,改善了冲底田的土壤结构。
二、推广应用化学肥料
县内应用化学肥料,经历过试验、推广和大量使用的过程。建县前是试验阶段,农民称化肥为“肥田粉”,因使用不习惯,到建县才逐步推广。1965~1970年,亩均施肥量2~3.5公斤,总施用量为3000~13000吨,多为碳铵、硝铵、氨水和少量的复合肥及尿素。以后逐年增加,1980年,总施肥量为58763吨,化肥种类除碳铵、复合肥和尿素外,还广泛施用过磷酸钙。至1985年,总施肥量已达到181375吨,是1970年的13.95倍,亩均施肥126公斤,是1970年最高施肥用量的14.82倍。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加大,促进了农业增产,也加大了农业投入,并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状结构差等不良后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耕层土壤质地粘重,结构不良、僵板,或呈膏状,耕作困难,适耕期短,其中轻粘土面积28.5万亩,占县总耕地19.7%;二是耕层土壤有机质减少,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偏低,有碍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化验表明,旱地耕层有机质含量0.8~1.0%的有12.6万亩,占8.8%,小于0.8%的有4.3万亩,占3.0%。水田有机质含量小于1.0%的约7.5万亩,占5.2%;三是耕层土壤养分失调,普遍少氮,含磷、钾不均。化验表明,旱地氮含量小于0.075%的有40万亩,占26.2%;水田23.4万亩,占16.3%。全磷含量为0.037%,旱地为0.035%,速效磷为4.7ppm;水田为0.034%,速效磷为5.6ppm。钾和速效钾,由于受成土田质、成土条件和大量施用化肥等影响,导致各地含量不均。就速效钾而言,含量大于150ppm的有68.5万亩,占47.5%,100~150ppm的有58.5万亩,占40.4%,小于100ppm的有17.4万亩,占12.1%。
每年在冬闲季节,动员农村劳动力,集中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改良土壤的主要方法:对岗地逐年深耕,以提高活土层,并施用农家肥,减轻土壤的粘性;对冲田采取两旁开挖节洪渠,改冬沤陈规为种植油菜和红花草,同时增施草木灰,以改造冷浸田。60年代末,试种绿肥成功,至1976年绿肥(红花草、蓝花草)面积达31.7万亩。70年代后期,油菜下大冲,实行油稻、肥稻轮作制,改善了冲底田的土壤结构。
二、推广应用化学肥料
县内应用化学肥料,经历过试验、推广和大量使用的过程。建县前是试验阶段,农民称化肥为“肥田粉”,因使用不习惯,到建县才逐步推广。1965~1970年,亩均施肥量2~3.5公斤,总施用量为3000~13000吨,多为碳铵、硝铵、氨水和少量的复合肥及尿素。以后逐年增加,1980年,总施肥量为58763吨,化肥种类除碳铵、复合肥和尿素外,还广泛施用过磷酸钙。至1985年,总施肥量已达到181375吨,是1970年的13.95倍,亩均施肥126公斤,是1970年最高施肥用量的14.82倍。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加大,促进了农业增产,也加大了农业投入,并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状结构差等不良后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耕层土壤质地粘重,结构不良、僵板,或呈膏状,耕作困难,适耕期短,其中轻粘土面积28.5万亩,占县总耕地19.7%;二是耕层土壤有机质减少,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偏低,有碍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化验表明,旱地耕层有机质含量0.8~1.0%的有12.6万亩,占8.8%,小于0.8%的有4.3万亩,占3.0%。水田有机质含量小于1.0%的约7.5万亩,占5.2%;三是耕层土壤养分失调,普遍少氮,含磷、钾不均。化验表明,旱地氮含量小于0.075%的有40万亩,占26.2%;水田23.4万亩,占16.3%。全磷含量为0.037%,旱地为0.035%,速效磷为4.7ppm;水田为0.034%,速效磷为5.6ppm。钾和速效钾,由于受成土田质、成土条件和大量施用化肥等影响,导致各地含量不均。就速效钾而言,含量大于150ppm的有68.5万亩,占47.5%,100~150ppm的有58.5万亩,占40.4%,小于100ppm的有17.4万亩,占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