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砂礓黑土改良
淮北市砂礓黑土面积216.92万亩,其中耕地162.37万亩,分布在隋堤以南地区。特点是砂礓含量大,质地粘重,土壤肥力低,易旱易涝。1958年以前,因涝灾频繁,农民曾采用筑台、条田的办法,改善排水条件,增厚土层,加速砂礓风化,改良砂礓黑土。1958至1959年台、条田因影响机耕被推平,变成了“受灾田”,各种作物严重减产。1965年前后,结合兴修水利,重建台、条田。根据地下水位高的特点,挖沟排水,打井灌溉,克服易旱易涝的弱点,增加保收面积。施加化肥的同时,增加农家肥,推行秸秆还田,推行种植绿肥作物,逐年加深耕层,改善结构和提高土壤熟化程度,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1983年,濉溪县开始引用外资对境内20.5万亩砂礓黑土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改良。1985年,治理区粮食播种面积单产由1981年、1982年两年平均124公斤提高到201公斤。砂礓黑土大多数具备了一定的排水条件,但瘠薄问题仍未解决。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农林牧综合治理,以打井、蓄水、发展灌溉为基础,以改土培肥为中心,初步改变了砂礓黑土的低产状况。1992年,治理区砂礓黑土粮食单产250公斤。
二、盐碱土改良
全市盐碱土地面积17万亩,其中古隋堤以南3万亩,古隋堤以北14万亩,具有“大中洼”、“洼中高”的分布规律,当地称之“秃子头、白面瓢,光下种、不立苗”。
50年代,采用刮碱、换土、耕锄松土、冲沟、躲盐巧种、客淤压碱、种植耐盐作物等办法,使不能立苗的盐碱土能抓住苗,是年即有收益。但第二年盐碱仍上升积聚地表,继续危害农作物。60年代中期以后,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控沟排水、筑台条田、平整土地、拉淤盖碱、重施有机肥、发展井灌、种稻压碱等改良措施,盐碱土面积和含盐量逐年减少。1979年经改良的盐碱土亩产稻谷达500公斤,1984年亩产皮棉56公斤。至1992年,盐碱土基本已不复存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