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有机肥
1、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粪、猪粪、厩肥、饼肥、草木灰、灶墙土、塘泥、草皮、秸秆、、垃圾肥等。50年代,推广“烧、熏、挖、换、扫、铲、沤、堆、拾、捞”十字积肥法,提出“一人一猪”、“一亩一猪”,鼓励农民养猪积肥。每年发动群众开展两次季节性积肥运动,夏收之后、秋收之前,利用高温、多雨、多草季节,割草、镑地皮、沤绿肥、高温堆肥,为秋种备肥;冬季,提出“变闲为冬忙”,挖塘泥、拾畜粪、家土换野土。1958年“大跃进”时期,积肥流于形式,质量差,农民称之“黄土搬家”。1964年,学习外地经验,推行“五改造”(改造厕所、猪圈、锅灶、牛铺、草木灰贮存法),生产队建立积肥专业队,统一收、存、制肥。时家家有尿罐,天天收尿肥,冬天浇麦田,夏季沤堆肥,草木灰单收、单存,人粪尿掺土制成颗粒肥,收到很好效果。1980年以后,城市粪水堆制成的精肥和加工业副产品的各种饼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农家肥质量提高。市郊区麦田亩施精肥可达25~50公斤,刘桥、马桥区麦田平均亩施饼肥25公斤左右。80年代末,由于农民过多依靠化肥,农家肥施用量明显减少,到90年代初基本停止使用。
2、绿肥1966年以后,为解决农家肥不足问题,开始引种扩种绿肥作物,掩青肥田。主要种类有苕子、苜蓿、箭舌豌豆、草木樨、柽麻、田菁、紫穗槐等,同时提倡蚕豆、豌豆、芝麻、绿豆等作物掩青肥田。70年代,提出“无机促有机,有机保无机”,推广秸秆还田。马桥区雷山大队,每年每亩秸秆还田250公斤以上。1979年,粮食亩产由1970年的150公斤提高到625公斤。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紧张,绿肥面积急剧减少。到80年代中期,基本停止成片种植,仅零星散见于地头沟旁。
二、化肥
50年代,曾试用化肥,时称“肥田粉”,数量极少,农民不会使用,撒施后庄稼往往被烧死。60年代初期,使用品种有硫酸铵、硝酸铵,亩施硫酸铵3~5公斤,亩施硝酸铵2~3公斤。1963年,推广施用磷肥,因其不象氮肥见效快,农民不愿使用。由于政府的号召,农技人员的试验指导,实践证实了磷肥的增产作用,磷肥不久便大面积推广施用。70年代,“以农家肥配极少量磷肥作基肥、以少量氮肥作追肥”的施肥技术普遍用于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的施肥。1980年全市耕地平均亩施化肥26公斤,其中标肥14公斤,过磷酸钙12公斤。1982年,土壤普查化验,淮北市土壤缺氮少磷,施肥方式开始落实“化肥起步、氮磷配施”。1983年,濉溪县使用飞机对8.4万亩小麦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增产5~10%。此后,农民偏爱化肥,施用量增加,施用品种增多。1984年平均亩施化肥猛增到77公斤左右,其中氮肥36公斤,磷肥36公斤,钾肥不到2公斤,复合肥不到3公斤。主要品种:氮肥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氯化铵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等,复合肥有磷酸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等二元复合肥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985年以后,随着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的逐步深入,磷肥用量增加,开始推广优化配方施肥。1992年全市耕地平均亩施化肥116公斤,其中氮肥56公斤,磷肥51公斤,钾肥3公斤,复合肥6公斤。
上一篇:第二节 种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