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业贷款
1961年,为帮助农民战胜自然灾害,恢复生产,发放农业贷款61.8万元,其中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发放贷款6.97万元。1962至1965年,共发放农业贷款98.8万元。1963和1964年连续洪涝灾害,银行采取“集中使用,重点贷放,照顾一般”的信贷方法,在支持农民生产自救的同时,发放灾区农民口粮贷款5.9万元。
1966至1976年,农业贷款增长缓慢,10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仅82.6万元。1971年,经省人行批准,豁免农村集体农业贷款154户,合计金额15.53万元;豁免社员个人贷款1456户,合计金额2.20万元。
1976至1980年期间,农业贷款规模有所增大,但这时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力量逐渐壮大,农业贷款发放量的一部分转由信用社承办。
1980年以后,农村贷款由市人民银行办理改由市农业银行办理。农村贷款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乡镇企业、联办企业、大型村办企业专业大户的支持上。1981到1985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247.5万元,只占同期累放乡镇企业贷款的4%。1985至1987年,农村分田到户,农业贷款的重点转到种植、养殖农户上,共向农户累放贷款3152万元,而向国营、集体农业只放出贷款223万元。1985年,经省农行批准,市农行核销了1978年以前的农业贷款13.33万元,并相应冲减农行信贷基金,同时对贫困农村生产队免息32.8万元,对农机贷款免息2.1万元,对关闭、停产的企业免息0.2万元。
1988年,农业贷款重点支持国营、集体农业进行良种及科学技术的运用推广,共向国营、集体企业发放贷款677万元。1989年,实行信贷向农业倾斜的政策,向集体、个体农业发放贷款4650万元,对粮、棉、油生产和牧、渔、林、副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发放贷款392万元,用于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990年,为支持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发放专项农业贷款477万元。1991年,淮北市发生特大水灾,银行共发放各项救灾支农贷款2700万元;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共发放贷款1600万元。1992年,发放科技兴农贷款1800万元;年底,农业贷款余额达7280万元,其中,国营农业154万元,集体农业1771万元,个体农户3471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1124万元。
二、乡镇企业贷款
1980年以前,乡镇企业规模小,贷款数额不大,1980年底,全市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仅为170万元。从1981至1985年,银行加大乡镇企业的信贷投入,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6317.1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5939.5万元,设备贷款377.6万元)是建市以来全部农业贷款的24.3倍。
1986至1992年,共发放乡镇企业贷款28898万元。1989年在全省乡镇企业贷款规模出现零增长的情况下,市农行结合实际仍增长专项贷款340万元,以支持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到1992年底,乡镇企业贷款余额达8327万元,是1985年末余额的8.4倍,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5446万元,设备贷款余额2681万元。乡镇企业贷款除继续大力支持煤炭、建材业的发展外,还特别注重通过信贷结构调整,引导乡镇产业结构改善,加大对轻纺、化工等行业的投入,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
乡镇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1989年9月1日前执行国家规定的法定利率7.5‰,后上浮到8.1‰,12月1日起,又上浮到10.2‰;1990年3月21日起,实行法定利率上浮10‰。
三、农村工商业贷款
农村工商业贷款主要包括供销社系统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和农村集体个体工商业贷款。1980年以前,农村工商业贷款主要是对市供销社系统,以及市农机公司等部门发放商品流转贷款和中短期设备贷款,特别是对农副产品收购、工业品下乡等方面的资金需求。1980年底,农村工商业贷款余额为3019万元。
1981至1985年,市农行共发放农村工商业贷款33712.7万元,其中对供销社发放32865.3万元,对农机公司发放468.5万元,对农村集体、个体工商业发放378.9万元。
1986至1992年,市农行共发放农村工商业贷款256500万元。在这一时期的农村工商信贷中,集体、个体工商业信贷业务发展较快,供销社系统贷款业务有所调整。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对计划内合同定购和保护价收购的农副产品,按需要供应资金;对议购议销部分,以销定贷,量力给予支持,期间共发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154575万元。1992年,市农行农村工商业贷款余额38747万元,其中,供销社系统676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贷款24511万元,农村集体、个体工商业贷款7476万元。
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按国家规定的优惠利率执行。1989年2月1日,市农行按法定利率收息,人行补贴的1.05‰利差返还给企业。1990年3月21日,农行按优惠利率收息,人行补贴0.9‰利差给农行。个体工商业贷款利率,1989年9月1日前为9.6‰,后上浮到10.5‰,1990年2月1日起上浮20‰。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