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节日慰问
建国后,对烈军属进行节日慰问已成为传统。50年代,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当地的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组成慰问团,分别到驻军部队看望干部战士,给烈军属拜年,并送去猪肉、粉丝等慰问品。召开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座谈会,组织军民联欢会,中、小学生敲锣打鼓给烈军属拜年,送“光荣匾”、慰问信,为烈军属做好事。
60—70年代,逢年过节时,除了给烈军属和驻军部队以物品慰问外,还派文艺工作者为驻军部队和烈军属进行慰问演出,举行军民联欢会。每年“八一”建军节,县委、县政府、县人民武装部、民政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对南京空军部队五河三铺靶场驻军,进行慰问。该驻军部队也派慰问团、电影放映队,来五河慰问军民。1979年“八一”建军节,全县组织万人慰问团,分别到驻军部队、烈军属家进行节日慰问。为烈军属,复员、转业、退伍军人送去年画5500张、慰问信1.5万份、给当地驻军部队送去纪念手册1000册。
70年代以后,节日慰问又增加了广播和电视慰问形式。本县服役的现役军人所在部队也派来慰问团,召开战士家长座谈会,向战士家长汇报子女在部队生活、学习、训练等情况,并细心听取战士家长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密切了军民鱼水关系。县人民武装部也派专人到本县服役战士所在部队,进行回访慰问。建国后至1985年,本县先后召开优抚、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9次。在此期间,刘集区、小圩区分别于1980年、1985年被评为全省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天井乡农民陈振江、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干部郭茂利被评为全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二、烈士追抚
建国初期,本县根据1950年12月内务部公布的关于革命军人、革命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牺牲、病故褒扬的三个条例规定,对追认的烈士家属,每户发给抚恤粮(又称安抚粮)100—150公斤。
1955年3月开始,执行国务院公布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标准》,改抚恤粮为抚恤金。1979年2月至5月份,民政部门抽调10余名干部,对本县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进行了全面普查核实。经过4个月的查证,本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6人;抗日战争时期牲牺的烈士183人;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461人;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88人;共牺牲烈士738人。1985年统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公牺牲被追认为烈士的26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2人,总计全县在各个不同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776人。
上述烈士除按规定给家属发了抚恤金外,并对248户烈属带给予定期抚恤补助费,平均每月每户补助费为22.8元。
不同时期的烈士抚恤标准见下各表:
1950年12月11日内务部公布抚恤标准
单位:公斤、粮食

1955年3月28日国务院公布的牺牲病故抚恤标准
单位:元

1980年元月4日国家公布的革命烈士抚恤金标准
单位:元

三、烈士褒扬建国后,本县对革命烈士进行4次普查和核对工作。其中,1979年进行了4个月的全面普查,1985年再次查核。
为了追念革命先烈的功绩,对烈士坟墓进行了修整。其中有于圩子陵园式的烈士墓群。全县知姓名的烈士坟墓110座,均立了墓碑。其中朱顶区23座、双庙区35座、浍南区22座、沫河口区6座、小圩区19座、刘集区2座、城郊区3座。
每年清明节,民政部门,共青团、各中小学,组织青少年到所在地烈士墓进行祭扫活动为烈士敬献花圈、肃立默哀,以示悼念。
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地方政府均举行了追悼会,并按规定发给烈士家属抚恤金,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四、残废军人抚恤
建国初期至1954年以前,本县残废军人抚恤标准,是执行1950年12月内务部公布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暂行条例》,按等级发给抚恤粮。1955年,残废人员抚恤标准由抚恤粮改为抚恤金。是年,由民政局、卫生局、县人武部、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县评残委员会,对全县残废军人的等级重新评定,换发新证。在残废军人评定等级时,将原来三等残废人员分为甲、乙两级。是年,经过重新评定换发新证的残废军人为299人。其中,一等的7人,二等的23人,三等甲级的102人,三等乙级的167人。
1964年,进行第二次残废军人换证工作,除对个别残废军人的等级作了调整外,一般等级未动,只是换发了由内务部制发的“革命军人残废证”。
1973年,第三次核发了由省革命委员会制发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其残废军人的残废等级、人数及抚恤标准,基本未动。
1979年元月至5月底,对抚恤对象进行全面普查,其结果,全县革命残废军人为302人。其中,在乡的残废军人特等1名;一等因战的1名;二等因战的24名、因公的2名;二等乙因战的44名、因公的16名;三等甲因战的60名、因公的23名;三等乙因战的70名、因公的21名。在职残废军人,特等的1名;一等因战、因公的各1名;二等甲因战的5名;二等乙因战的7名,因公1名;三等甲因战的11名、因公6名;三等乙因战的6名、因公1名(其中工作人员8名,民警2名,民兵6人)。
1984—1985年,进行第四次残废军人换证工作。经过审查核对后,有376人重新换发了“残废军人证”。其中,一等残废军人7人;二等120人;三等249人。是年,本县残废军人抚恤标准提高,一等残废军人年残废金为498元;二等甲级年残废金为390元;二等乙级年残废金为296元;三等甲级年残废金为180元;三等乙级年残废金为140元。
1950年12月11日公布残废人员抚恤标准
单位:元

1955年公布残废人员抚恤标准
单位:元

五、群众优待
民国30年(1941年),淮北苏皖边区政府公布了《优待军属条例》。本县革命老区根据此“条例”,给予烈军属享受免除田赋缴纳、减免劳役、减免救国公粮及一切临时负担的优待。对缺乏劳力和无劳力的烈军属,组织人力畜力(义务代耕代收,每年不少于40天)。
1950—1955年,政府对烈军属、复员军人优待方法,仍以代耕代收为主。其间,全县代耕代收优待对象为2919户,代耕代收土地4.6万亩。
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代耕代收改为优待劳动日(优待工分)。1965年,全县评定的优待对象1892户,优待劳动日6.95万个。1978年优待对象为1928户,优待劳动日8.77万个。将劳动日划为工分,根据工分数,参加生产队里的现金和物资分配。1979年7月31日,遵照民政部《关于发给部分优待对象副食品价格补贴的通知》精神,对在乡的革命残废军人、特等、一等优待对象,每月每人增加5元价格补贴费;二等每月每人补贴3元;三等每月每人补贴2元。是年10月30日,又开始执行民政部和财政部下达的《关于改进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工作的规定》,对优抚对象中的孤老残废人员发放定期补助费,其标准是:农村每人每月为6—10元,城镇每人每月为10—15元。
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优待工分改为优待金,由生产队从提留款中支付。是年,本县烈军属年优待金为269元,残废军人年优待金为112元,复员军人年优待金为120元,退伍军人优待金为134元,现役军人(指农业户口)年优待金为250—300元。现役军人的优待金存入银行,留待军人服役期满后,为退伍回乡安家使用。
六、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
1949—1956年,全县共接收转业、复员军人2684人。其中,排以上干部313人,技术人员33人,汽车驾驶员59人,医务人员41人,电话员48人。这一时期,复员军人多数自愿回乡务农,少数安排工作。1957—1965年,全县共接收1000余名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凡农民出身家居农村的复员、退伍军人,均回乡务农。参军前原为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恢复其工作。入伍时为在校学生,退伍后准其入学。入伍时为城镇无固定职业的居民,劳动部门给予登记,优先安置。1965年复员、退伍军人154名,安置在城镇工作的22人,其余人员全部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1978年,全县共接收复员、退伍军人731人,安置到全民所有制单位的35人、集体所有制单位的2人,复工复职的9人,其余人员全部安置到农村。1980年,接收退伍军人395名,安置在县城工作的38人,其余人员(农业户口)全部安置到原地务农。
1950—1980年,全县累计接收复员、退伍军人8385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占80%,其中享受定期定量补助的为658人,月支补助总额为5503元。
1982年接收复员、退伍军人392人,其中城镇兵82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0人。
1985年,全县复员、退伍军人397名,其中城镇兵87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21人,是年,复员、退伍军人,按规定给予适当安排。
下一篇:第三节 救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