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沟渠
宿县地区由于古河流的交叉沉积,以及历代黄泛沉积侵蚀的影响,形成了“大平小不平”的以平原地貌为主的地形特点,其低洼处又形成了封闭式的湖泊(凹)地,星罗棋布的散落于全区各地,本区宿县北部曾形成方圆百里的陴湖,至唐宋间仍有“陴湖绿爱白鸥飞”之称喻。其东北部的老汪湖,地处萧、宿、灵三县交界处,每至汛期,一片汪洋,渍涝成为本区历史上的主要灾害。从古代起,本区人民就采取挖沟导水的办法,以图减轻涝渍之灾,然而,在封建社会里。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治水方案,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不可能彻底解决水患。到解放前,历史上治水所遗留下来的断头沟仍遍布全区各地,且不少地方也因历史的延续而以沟为地名,较有名的有泗县的草沟、找沟、长沟等;灵璧县的界沟、虹灵沟、运料沟、渔沟、浍沟、京渠、章渠、杜渠等;宿县的夹沟、蒿沟、桃沟、娄沟、湖沟、陈沟、王皇沟、牛沟、连沟、苦沟、看花沟、官沟等;萧县境内有九里沟、利民沟、烂石沟、龙山河沟、雷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