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纺织制革
(1)宿县丝绸厂1958年省商业厅投资58万元,在宿城东关商场西侧购地35亩,建起县丝绸厂,命名为“安徽省丝绸厂宿县分厂”。招工人140名。当时一面建厂,一面组织新工人到外地学习技术。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该厂停产下马。1965年省轻工业厅再次投资14.7万元,继续扩建,恢复生产。设有选茧、复整、毛纺、缫丝、丝绸五个车间,并改名为“宿县缫丝厂”。生产白蚕丝。1971年产量达806万元盈利4.8万元,开始扭亏为盈。1980年又改名为“宿县丝绸厂”增添了机械设备,有立缫机12台、丝绸机43台、毛纺机1组、毛织机8台。品种由原来单一生产白蚕丝,发展到能够生产各种软缎被面、线绨、花软缎、羽纱、杭罗、合欢绸、涤弹哔叽等十多种产品,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1982年,根据地区和县计划会议精神,把宿县丝绸厂定为自我整顿企业。1983年领取了企业整顿验收合格证。全厂现有职工707人,固定资产164万元。1984年生产总值达382万元,经济效益有了提高。
(2)宿县新华棉织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坐落在县城红旗东路41号,占地1.9万平方米,全厂职工共有809人。厂内设有生产、供销、人秘、保卫、财务、行政、职工教育等股、室。生产分漂染、络纬、络经、安装、电机、修布、织造(甲、乙、丙)等车间。机械设备有织机、络经机、整经机、络纬机、并线机、摇纱机200多台,汽车2部。生产品种主要有色布、化纤布、涤确良、中长华达呢、中长涤纶、西装呢等30多个品种。
新华棉织厂的前身,是新四军四师供给部于1941年在苏北淮宝县创办的“光华毛巾厂”。主要生产纱布、毛巾、白平布等,以供应部队为主。1949年3月,淮北地区全部解放,工厂交给地区,迁来宿县,建国初,陆续并入一些私营和集体棉织厂,如美国人办的怀远袜厂、宿县民政局的麻袋厂、于同秀的私营德纶布厂等。1957年改名为“宿县新华棉织厂”。当时拥有铁木机85台,以生产棉布为主。1962年新华棉织厂奉命下马。大部分工人下放农村,一部分下放夹沟康湖农场劳动,机械设备送入“撤并停仓库”。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新华棉织厂又奉命上马。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管理混乱,生产下降,1967年产值比上年减少45.73万元,1968年又下降27万元。1970年后,有计划地将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产量和花色品种不断增加。1975年产值达239万元,产量达243.58万米。1984年据据中央文件精神进行企业整顿,完善了生产责任制,工人生产积极性大为高涨,产值猛增到641万元。现在拥有固定资产237.64万元。
(3)宿县针织厂坐落在县城淮海路8号,占地5800多平方米,现有工382人,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内设有漂染、拼线、综合、圆机、大修等车间。1979年厂内设备更新换代,生产流程全部自动化。生产品种除手套、民用丝外,还有棉纶丝袜、弹力棉丝袜、丙纶毛巾袜、线袜等。1983年产值达195万元,利润7万元。
县针织厂的前身是朱守良的成记布庄,1953年改为“友谊针织厂”。1955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朱守良组织11人集资建成公私合营针织厂,随迁南关新址(即今厂址)。
1958年增加烤克车12台,平缝车2台,滚领机1台,缝纫机5台,台车2台,台姆鲁车5台,小罗纹机3台,红木锭2台,倒车1台。新增针织内衣车间,年产2万件。1959年又将北关合线厂并入针织厂,增加了经营品种。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年产值仅3万元。1969年后,生产逐渐恢复正常。1976年淘汰手摇织袜机,更新了机械设备,有电动织袜机54台、1511型毛巾机20台、丰田毛巾机10台,增设毛巾车间。1979年建立了漂染车间,进行丝光染色,增添了花色品种,提高了产量,产值逐年上升。
为加强专业化生产和提高企业管理效能,1979年将毛巾织造、漂染、槽筒三车间划出,新建毛巾厂。
(4)宿县毛巾厂原系县针织厂的毛巾车间,1979年从针织厂划出,建立了宿县毛巾厂。坐落在宿城南关环城河南岸,与针织厂毗连。全厂面积8400平方米。厂内设有人秘、生产、供销、财务、后勤、化验、工艺美术等7个股、室,织造、漂染、槽筒、烫平、机修等5个车间,职工213人(全民所有制工人123,其余系集体、临时工)。主要设备有1511型毛巾机24台,1515型提花线毯机8台,1332p型槽筒机2台,G191型自动卷纬机2台,GC1~2型交速缝纫机2台,烫平机1台,三线包装机1台,脱水机2台,自动洗涤机4台,染色机5台。产品有毛巾、浴巾、线毯、沙发巾、枕巾、被头巾等。产量由建厂初期的111.39万条增加到1984年的140万条,产值达到95.8万元。
(5)宿县制革厂位于宿城汴河西路,占地面积达27.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97平方米,职工185人。主要设备有轻革转鼓26台,重革转鼓10台,片皮机2台,去肉机2台,磨革机2台。熨皮机1台,固定资产123万元,年产值达252.34万元。
制革厂是由我县7家皮革制作户于1953年组织的皮革小组逐步发展而成的。当时只有职工17人,生产设备简陋,仅有大缸5口、刮刀7把,全部资产只有2700元。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只能熟制狗、羊、牛、驴皮,制作车马挽具的白皮革。1956年转为皮革合作社,职工增加到50多人,产值达5万多元。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皮革厂,增设皮件车间,生产皮鞋、劳动手套等皮制品。1963年又转为集体所有制,改为车马挽具厂。后来生产猪皮制品,扩大了生产,并改名为“宿县皮革厂”。1970年产值达70万元。1980年产值达322.6万元,利润有30余万元。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由手工操作转为半机械化、全部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1978年技术员邵子罗制成电子量革机和皮革上色自动喷浆机,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皮革厂设总厂,下设制革、皮件、皮胶制品三个分厂。1982年皮件厂从总厂分出,在西关另建。1983年皮革总厂撤消,改为制革厂,与皮胶制品厂分开单独核算。
(6)皮件厂在宿城西关大街130号,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职工82人。该厂1982年从皮革厂分出成为单独核算单位,有固定资金15.8万元。除生产手套、车马挽具等传统产品外,从南京请来技师,指导生产各式手提包、手提箱、书包等,花色品种达50多个,新产品深受群众欢迎,行销省内外。产值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宿县新华棉织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坐落在县城红旗东路41号,占地1.9万平方米,全厂职工共有809人。厂内设有生产、供销、人秘、保卫、财务、行政、职工教育等股、室。生产分漂染、络纬、络经、安装、电机、修布、织造(甲、乙、丙)等车间。机械设备有织机、络经机、整经机、络纬机、并线机、摇纱机200多台,汽车2部。生产品种主要有色布、化纤布、涤确良、中长华达呢、中长涤纶、西装呢等30多个品种。
新华棉织厂的前身,是新四军四师供给部于1941年在苏北淮宝县创办的“光华毛巾厂”。主要生产纱布、毛巾、白平布等,以供应部队为主。1949年3月,淮北地区全部解放,工厂交给地区,迁来宿县,建国初,陆续并入一些私营和集体棉织厂,如美国人办的怀远袜厂、宿县民政局的麻袋厂、于同秀的私营德纶布厂等。1957年改名为“宿县新华棉织厂”。当时拥有铁木机85台,以生产棉布为主。1962年新华棉织厂奉命下马。大部分工人下放农村,一部分下放夹沟康湖农场劳动,机械设备送入“撤并停仓库”。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新华棉织厂又奉命上马。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管理混乱,生产下降,1967年产值比上年减少45.73万元,1968年又下降27万元。1970年后,有计划地将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产量和花色品种不断增加。1975年产值达239万元,产量达243.58万米。1984年据据中央文件精神进行企业整顿,完善了生产责任制,工人生产积极性大为高涨,产值猛增到641万元。现在拥有固定资产237.64万元。
(3)宿县针织厂坐落在县城淮海路8号,占地5800多平方米,现有工382人,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内设有漂染、拼线、综合、圆机、大修等车间。1979年厂内设备更新换代,生产流程全部自动化。生产品种除手套、民用丝外,还有棉纶丝袜、弹力棉丝袜、丙纶毛巾袜、线袜等。1983年产值达195万元,利润7万元。
县针织厂的前身是朱守良的成记布庄,1953年改为“友谊针织厂”。1955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朱守良组织11人集资建成公私合营针织厂,随迁南关新址(即今厂址)。
1958年增加烤克车12台,平缝车2台,滚领机1台,缝纫机5台,台车2台,台姆鲁车5台,小罗纹机3台,红木锭2台,倒车1台。新增针织内衣车间,年产2万件。1959年又将北关合线厂并入针织厂,增加了经营品种。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年产值仅3万元。1969年后,生产逐渐恢复正常。1976年淘汰手摇织袜机,更新了机械设备,有电动织袜机54台、1511型毛巾机20台、丰田毛巾机10台,增设毛巾车间。1979年建立了漂染车间,进行丝光染色,增添了花色品种,提高了产量,产值逐年上升。
为加强专业化生产和提高企业管理效能,1979年将毛巾织造、漂染、槽筒三车间划出,新建毛巾厂。
(4)宿县毛巾厂原系县针织厂的毛巾车间,1979年从针织厂划出,建立了宿县毛巾厂。坐落在宿城南关环城河南岸,与针织厂毗连。全厂面积8400平方米。厂内设有人秘、生产、供销、财务、后勤、化验、工艺美术等7个股、室,织造、漂染、槽筒、烫平、机修等5个车间,职工213人(全民所有制工人123,其余系集体、临时工)。主要设备有1511型毛巾机24台,1515型提花线毯机8台,1332p型槽筒机2台,G191型自动卷纬机2台,GC1~2型交速缝纫机2台,烫平机1台,三线包装机1台,脱水机2台,自动洗涤机4台,染色机5台。产品有毛巾、浴巾、线毯、沙发巾、枕巾、被头巾等。产量由建厂初期的111.39万条增加到1984年的140万条,产值达到95.8万元。
(5)宿县制革厂位于宿城汴河西路,占地面积达27.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97平方米,职工185人。主要设备有轻革转鼓26台,重革转鼓10台,片皮机2台,去肉机2台,磨革机2台。熨皮机1台,固定资产123万元,年产值达252.34万元。
制革厂是由我县7家皮革制作户于1953年组织的皮革小组逐步发展而成的。当时只有职工17人,生产设备简陋,仅有大缸5口、刮刀7把,全部资产只有2700元。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只能熟制狗、羊、牛、驴皮,制作车马挽具的白皮革。1956年转为皮革合作社,职工增加到50多人,产值达5万多元。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皮革厂,增设皮件车间,生产皮鞋、劳动手套等皮制品。1963年又转为集体所有制,改为车马挽具厂。后来生产猪皮制品,扩大了生产,并改名为“宿县皮革厂”。1970年产值达70万元。1980年产值达322.6万元,利润有30余万元。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由手工操作转为半机械化、全部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1978年技术员邵子罗制成电子量革机和皮革上色自动喷浆机,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皮革厂设总厂,下设制革、皮件、皮胶制品三个分厂。1982年皮件厂从总厂分出,在西关另建。1983年皮革总厂撤消,改为制革厂,与皮胶制品厂分开单独核算。
(6)皮件厂在宿城西关大街130号,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职工82人。该厂1982年从皮革厂分出成为单独核算单位,有固定资金15.8万元。除生产手套、车马挽具等传统产品外,从南京请来技师,指导生产各式手提包、手提箱、书包等,花色品种达50多个,新产品深受群众欢迎,行销省内外。产值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