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8月27日至30日,本县成立了5个人民公社,即皇藏区东风人民公社、王寨区红旗人民公社、赵庄乡超英人民公社、杨阁乡东方红人民公社、刘套乡新华人民公社。到9月20日,全县共成立22个人民公社,实现了公社化。
1959年调整为19个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成立后,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以公社为经济核算单位,生产资料全部公有化,无偿调用;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集体住宿,按军事化要求,实行营、连、排、班编制,称之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由于这种“政社合一”的一大二公体制,加上当时的浮夸风,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农民生活十分困难。粮食产量,1958年维持在3亿多斤,1959年2.7亿斤,1961年不到2亿斤,1962年不到1.4亿斤。
1962年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规定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全县将19个公社划小为62个公社,辖550个大队,6110个生产队。公社规模基本上相当于原来的小乡。1964年全县粮食产量开始回升到2.2亿斤,1965年实行粮食征购“一定5年不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66年粮食总产达到3.6亿多厅,略高于恢复时期的1952年的总产量。
这期间,经营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上,一些生产队搞了《一年早知道》,群众有了明确奋斗目标,积极性较高;在作物种植上,除了抓粮食外,不少生产队注意抓棉花和其他多种经营,解决钱的问题;在评工记分上,有的实行“小段包工”,有的实行日清、旬结、月公布,但更多的生产队实行的是“男10分、女8分”,死分死记,干活大呼隆;在口粮分配上,有的是“人七劳三”,也有的是“人劳各半”。
1964年,本县开始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初期,有些单位是把它当作生产典型学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68年出现了以改造盐碱地出名的学大寨的典型——郭庄大队。1970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作出了“学大寨,赶郭庄”的决定,采取“大批判开路”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1974年,全县学大寨、赶郭庄达到狂热程度,县委决定“苦干二年,誓把萧县变成郭庄县”,这时已把郭庄大队当成“方向路线的典型”来学,“农业学大寨”运动,实质上已成为“文化大革命”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这一运动,直到粉粹“四人帮”以后才被制止。
本县十多年农业学大寨主要活动有:
一是从1971年开始,搞了6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用整人的方法推广郭庄经验,与“文化大革命”相配合,使大批人挨批受斗;
二是搞穷过渡,乱并队,扩大核算单位,小公社又并成了大公社;
三是搞花架子,虚报浮夸;
四是实行“商业革命”,取消集市贸易,大割“资本主义尾巴”;
五是“重新安排萧县河山”,不惜劳民伤财,“引水上高山”等;
六是“以粮为纲”,片面强调粮食产量,搞单一经营,无视客观优势,砍掉不少多种经济作物;水源缺乏,却硬性规定种植40万亩水稻,使农业丧失了自我发展能力;
七是劳动报酬采取“不记工分、年终自报互评”办法,使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进一步升级;
八是领导作风上,瞎指挥和“一刀切”盛行。
“农业学大寨”期间,人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也付出了巨大代价,颇多成就。如:萧濉新河的总出水口开宽加深,便于汛期泄洪;黄河故道中段的开挖,蓄了水,造了地;大沙河的清淤,不仅加快了排泄,而且减轻了两岸156平方公里的涝渍灾害和碱害;利民沟的改道,使岱湖不再受客水压力,减轻了涝灾;新打12321眼机井,平整了近60万亩土地,添置了大批农业机械,灌溉面积扩大到74.39万亩,从而改变了生产条件。
在这期间,虽然粮食、棉花、生猪几项农牧产品产量是上升的,但由于在不少方面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限制了生产队的多种经营和社员家庭副业收入,仗农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生产成本高,出现一大批高产穷队,社员从集体分配的收入很低,1966年人均分配47.12元,到1976年人均分配只有48.37元。全县农业总收入,1966年6212.2万元,1976年10748万元,10年增长72.9%,而各种费用却增长135.7%,集体提留上升69.8%,人口增长34%。因此,农业的实际增长水平是非常低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出现新气象,1980年,全县23个大公社,又分成70个小公社,恢复了区,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镇组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